產業結構理論是什么意思?
產業結構理論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組成即資源在產業間配置狀態,產業發展水平即各產業所占比重,以及產業間的技術經濟聯系即產業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產業結構理論的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17世紀。W.配第在17世紀第一次發現了世界各國國民收入水平的差異和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的關鍵原因是由于產業結構的不同。他于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術》就通過考察得出結論:工業比農業收入多,商業又比工業的收入多,即工業比農業、商業比工業附加值高。
產業結構演變三種模式分別是什么?
雁行形態發展模式
“雁行形態”說是日本學者赤松在1960年提出的,是一種揭示后進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實現產業結構高度化途徑的理論。赤松基于對日本棉紡工業從進口發展到國內生產,再發展到出口歷史的考察,認為后進國的產業發展遵循“進口-國內生產-出口”的模式相繼更替發展。因為從圖形上看像三只大雁在飛翔,所以稱雁行形態說。
產品循環說
這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跨國企業問題專家弗農提出來的,它是揭示國際貿易對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影響的理論。弗農認為,工業發達國家的產業發展是以本國新產品開發為起點開始進行產品循環的,新產品開發、國內市場形成、出口、資本和技術出口、進口、開發更新的產品。
同時開發發展模式
這是后起的經濟發達國家在發展技術集約型產業中所采取的一種主要發展模式。隨著技術集約化的發展,產業基礎不斷更新,傳統產業的主導地位逐漸被新興產業取代,產業結構正面臨一場大的變革。在這種形勢下,各經濟發達國家都投入了巨額資金,競相開發高技術產品和建立高技術產業,以搶占技術“制高點”,加速產業結構高度化進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地位。因此,后起的經濟發達國家在這些技術的開發和產業的建立上,同先行的經濟發達國家大致是同期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