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是夏季養生的首要主題,尤其今年,北方大部分地區雨水量多,空氣中水分多,潮濕天氣堪比南方地區。中醫認為,環境中濕氣較重容易引濕上身,典型表現是頭暈、困倦、乏力、腹脹、口中黏膩等。如何祛濕?《黃帝內經》記載:“濕之中人,必源于虛,強壯者無慮也。”指出祛濕得先補虛。
湖北省中醫院腎病一科主任醫師金勁松說,濕邪分兩種:一是內濕,二是外濕。內濕是人體正氣虛弱所致,對于體質、臟腑功能偏弱的人群來說,尤其是脾虛的人,本身人體水液運轉就有留滯、阻滯等內濕癥狀。加上環境中的外濕“助力”,內外交織,令身體的濕遷延難愈、雪上加霜。但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夏季潮濕,環境中本就濕邪盛,即便正氣內存,外濕也易入侵人體。舉個形象的例子:人體好比一棵植物,濕氣好比雨水,當雨水太多時,植物就容易澇死。所以,祛濕前是否得補虛,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
如何判斷哪些人祛濕前先補虛?金勁松表示,一是有濕邪且體質較弱的人,比如老年人和兒童;二是脾胃功能較差的人群,表現為經常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吃點東西就脹氣;三是腎虛的人群,平時容易出現腰膝酸軟癥狀,嚴重者有腰膝冷痛、浮腫等問題,男性出現遺精陽痿,女性出現月經不調等。補虛的方法很簡單,除就醫辨證開具補虛的中藥,還可通過艾灸關元穴(肚臍下三寸)、氣海穴(肚臍下1.5寸),練易筋經導引功輔助補虛祛濕。艾灸的具體方法是:點燃艾條,距離兩個穴位10厘米處懸灸3~5分鐘。
補虛的同時,還要根據濕邪在人體內上中下三焦的具體位置,針對性祛濕。當濕邪在上焦(心、肺)時,人會出現惡寒、身熱不揚、面色淡黃、頭重如裹等癥狀,治療以宣上為主,可用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的方法;當濕邪阻滯在中焦(脾、胃、肝、膽等)時,有周身沉重、惡心嘔吐、大便溏滯、口干不欲飲等癥狀,可采用白術、蒼術等苦溫燥濕的藥調理脾胃,健脾燥濕;當濕邪出現在下焦(腎、大腸、小腸、膀胱)時,容易出現小便不暢、大便不通,可采用車前子、茯苓等排濕利尿的方法祛濕。
對于濕氣較重的亞健康人群,每天早上可以喝杯生姜水,扶助中焦脾胃陽氣;平時多吃二仁粥(薏仁和蓮子)、赤豆薏米粥、荷葉粥、茯苓粥等食療方?!?/p>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