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增量市場逐漸消失,手機廠商開始博弈存量市場,“內卷”也就成為了手機行業的新常態。在內卷的背后,是整個行業在面對產品同質化所表現出來的焦慮,從折疊屏,到一億像素攝像頭,再到百瓦快充,就連還不“完美”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也被匆忙推向市場,手機廠商原本想通過技術創新轉向價值競爭,卻不自覺地陷入更加內卷的狀態。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度中國的智能手機銷量環比下降13%至7500萬部,該季度的銷量也同比下降了6%。業內人士指出,在今年市面上眾多機型在配置、功能上都大幅升級的情況下,市場表現卻比去年更為疲軟,說明用戶只會為他們的需求買單,單純得炫技式創新只能加劇行業內卷。
屏下攝像頭被硬推上場
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硬件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手機廠商如何突圍?事實上,對于任何一家手機廠商來說,創新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所以,我們看到近年來手機廠商在創下上越來越能“折騰”,加鏡頭,推高像素,提升充電功率,但這些創新給用戶體驗帶來的提升卻非常有限。
以120W快充來說,雖然大功率快充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但目前大部分旗艦手機并沒有使用120W快充。不可否認,使用120W快充技術,手機充電的時間縮短至20分鐘以內,但電池容量也被閹割到4000mAh以下。更重要的一點是,使用65W快充給手機充電的時間在25分鐘左右。這樣算下來,快充功率提高了近1倍,充電時間只縮短了幾分鐘。而且,120W快充的硬件成本更高,對電池安全的要求也更高。
除了120W快充,屏下攝像頭同樣是行業最為關注的一個創新點,因為這一技術有望實現真正的手機“全面屏”。近年來,為了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全面屏”的視覺體驗,手機廠商先后推出了劉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手機。其中,挖孔屏可以說是最接近全面屏形態,但在視覺上仍然不是一整塊屏幕。
所以,屏下攝像頭就成為實現“全面屏”的最佳解決方案。8月10日,小米MIX4發布,這款手機最大的賣點就是搭載了屏下攝像頭。不光是小米,中興在去年就率先推出了屏下攝像手機Axon 30,這是一款具備400PPI的屏下攝像手機。另外,三星也發布了首款搭載屏下攝像頭的折疊屏手機Galaxy Z Fold3。
手機廠商紛紛將屏下攝像頭當作重要的技術創新,試圖以此吸引消費者,然而屏下攝像頭技術并不完美,仍然存在明顯的技術缺陷。小米董事長雷軍在MIX4發布會上也坦言,當前屏下攝像頭產品的前置拍照效果還處于優化階段,注重拍照功能的用戶最好還是需要選擇挖孔屏產品。
屏下攝像頭技術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它嚴重影響了攝像頭的進光量,尤其是在屏幕顯示圖像的情況下,進光量更是受到嚴重的影響;而且在亮屏情況下,屏幕自身的發光也會進入攝像頭,嚴重影響拍攝質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手機企業往往是改進算法,以算法來祛除屏幕發光、彌補進光量減少造成的損失,這就導致了拍攝的圖像質量更多依賴手機企業的算法技術,這可能導致圖像的失真等問題。
由于技術上的不成熟,所以屏下攝像頭技術并沒有在手機市場大范圍推廣,一些手機廠商還處于技術儲備階段,例如OPPO近期展示了其下一代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但并未公布量產時間。
內卷之下,尋求高端突圍
2021年當下,國產手機品牌臨一個共同挑戰:沖擊高端市場。
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在2021年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800美元以上價格區間中,72%的份額由蘋果占領,而相比之下,國產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暫時缺位,缺乏強有力的競爭產品。
對于喊了多年沖擊高端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來說,這樣的成績多少有些尷尬。焦慮之下,一些手機廠商開始盲目的技術堆疊,希望以此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以小米11 UItra為例,幾乎搭載的是目前行業最頂級的硬件,不過這些硬件都是來自供應鏈,并不能與競品拉開差距,最終的結果是讓人覺得“不太高端”。
榮耀沖擊高端市場則另有一套方法論,即“雙輪驅動”的極致產品主義觀:一面基于深刻的消費者洞察,一面是能夠引領需求的技術創新,把硬核的科技力轉化成消費者最需要和最期盼的產品力。每一項技術創新在推出前,都并非從廠商視角出發的“一廂情愿”的堆料和改革,而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帶來真正有需求、有市場的功能創新。
“整個(手機行業)的內卷變成了只看硬件的參數,不管消費者體驗,這種內卷是打造不出高端產品的。”在榮耀CEO趙明看來,一項技術的積累往往需要長時間沉淀,才能在最后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