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之外,小米集團的另一支造車團隊也在集結。
36氪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小米控股的生態鏈公司智米科技已加入造車大軍,前通用泛亞的電動汽車項目負責人馬永東加盟,負責智米的整車業務,同時,不少北汽的電子電氣架構人員也在近期加入智米。
更能表明智米科技造車意向的是,有汽車設計公司已經在和智米接洽,對接整車設計工作。
“智米的造車方向也是乘用車,首款車是SUV。”消息人士向36氪透露,智米科技的造車業務目前與小米汽車保持獨立,未看到小米行政體系對智米科技的明顯支持。
智米科技是一家主營空調、空氣凈化器等產品的小米生態鏈公司。與其他小米生態鏈公司不一樣,智米科技是小米的控股子公司,而其他生態鏈公司如石頭科技、追覓科技等僅有小米的少量股權投資。
從工商信息可以看到,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持有北京智米超90%股權,擁有實際控制權。劉德是小米生態鏈發起人,經常代表小米集團在生態鏈公司中持股。消息人士告訴36氪,在小米公司內部專有的OA系統中,也能看到北京智米科技公司的人員體系。
針對上述信息,36氪向智米科技核心管理層求證,對方未立即回應。
今年3月末,小米集團宣布造車,計劃10年投入100億美元,首批投入100億元。9月,小米汽車實體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北京,工廠也定在亦莊。
小米汽車團隊擴張迅速,目前已經超500人,研發中心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武漢等地。據36氪了解,小米汽車的整車研發重心在上海,北京團隊更偏重自動駕駛、座艙和供應鏈等。小米汽車的首款車會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
雖然小米是全球頭部手機公司,擁有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積淀,但新造車浪潮早在2014年就已發起,如今突出重圍的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等,都已經建立起品牌認知和完整的產品研發體系。從小米汽車推出首款車的時間點來看,將會面臨一場激烈競爭。
雷軍顯然也看到了這一局面,他的規劃相當激進,第一款車第一年的銷量就要達到10萬臺,這幾乎是當下新造車公司耕耘3年的成績。而小米汽車在推出第一款車后,此后三年還要保持每年推一款新車的節奏,總銷量要達到百萬臺。
緊迫的造車進度,或許是小米布下智米科技這條造車線的出發點。消息人士向36氪分析,小米宣布造車后,吸引到的資源充沛,多線布局造車,或許可以平衡各方訴求,同時也在內部賽馬,加快造車節奏。
但這同樣也會是個挑戰,榮耀從華為剝離出來以后,再次在國內市場趕超小米手機業務。雷軍多線作戰的風險又多了幾分。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