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地處亞馬孫雨林的巴西帕拉州的一處牧場,牛群吃著草,遠處有森林被燒毀的跡象。
編者的話:在南美大陸流淌的亞馬孫河被譽為“河流之王”,它孕育的“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有60%地處巴西境內。如今,因為持續多日的“亞馬孫雨林大火”,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不僅面臨國內非政府組織和反對派的批評,而且成為“歐盟公敵”,與法國等國領導人的矛盾日益升級。不管是因為人為開荒伐木毀林,還是干燥高溫釀成天災,“地球之肺”都已嚴重“上火”。作為發展中大國,巴西在尋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環保困境和國際壓力。把亞馬孫雨林看成巨大寶藏的巴西人真是有些兩難。
科學家、大豆農、旅游業者都愛的“地球之肺”
素有“地球之肺”美稱的亞馬孫雨林面積達550萬平方公里,橫跨南美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約60%位于巴西境內。按照政府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巴西人常說的“亞馬孫地區”涉及阿克里州、阿馬帕州、亞馬孫州、帕拉州、朗多尼亞州、羅賴馬州、托坎廷斯州、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拉尼昂州9個州,約占巴西總面積的40%。這9個州的人口約2400萬,超過巴西總人口的1/10。
有資料顯示,亞馬孫雨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當于全球所有汽車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3,對全球生態及氣候平衡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些環保組織稱,亞馬孫雨林如果被破壞,會令世界上許多地方更加頻繁地出現極端天氣,甚至四季交替現象也會消失。此外,亞馬孫雨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巴西人把該地區稱為“生態王國”。美國《科學》雜志稱,亞馬孫雨林對人類研究生命的起源至關重要。
巴西是農業大國,它是全球第二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第一大大豆生產國、第四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這背后,有亞馬孫地區的巨大貢獻。巴西北部的阿馬帕州位于亞馬孫河的最下游,有“陸地孤島”之稱。該州73%的面積位于亞馬孫雨林,沒有州際公路與其他地方相連,與外界交通只能依靠航運和空運。當地農民主要以漁業和采集阿薩伊漿果為生。《環球時報》記者今年7月去阿馬帕州采訪農業情況。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炙熱的驕陽烘烤著一望無際的農田,農場主托馬斯指著待收的大豆,興奮地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亞馬孫雨林還是巴西吸引國際游客的一張王牌。根據巴西官方的數據,訪巴西的日本游客中,有65.7%的人主要目的就是生態游,而這一比例在中國游客當中為71.2%。巴西旅游業者擔心眼下的大火對亞馬孫地區乃至全國的旅游業造成打擊。巴西旅行社協會會長納薩爾表示,“現在衡量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為時尚早,但情況可能會變得非常復雜”。納薩爾表示,由于環境問題導致巴西形象惡化,會對旅游業造成不利影響。
鳥瞰亞馬孫州首府馬瑙斯一隅。李曉驍攝
開發意味著每分鐘流失一塊“足球場大小”的雨林
由于亞馬孫地區交通條件相對落后,發展水平遠低于巴西的全國水平。如何用好亞馬孫雨林已經考驗了巴西數十年。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正值巴西軍事獨裁時期,當時的政府在發展國家經濟時,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度不夠。1966年,巴西設立亞馬孫地區開發管理局,正式開啟了“亞馬孫大開發”的時代。此后,巴西政府在亞馬孫大規模修建公路、航運等基礎設施,組織移民開荒發展農業和畜牧業,還通過開發旅游景點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等。但在開荒的過程中,也直接導致森林砍伐率增長和土地大量浪費。
據一些巴西媒體報道,今年的亞馬孫雨林大火并非史上之最。巴西《環球報》稱,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INPE)1998年開始記錄發生在亞馬孫雨林的火情,而當年也是亞馬孫地區有史以來火災非常嚴重的一個年份。1998年,羅賴馬州有3.3萬平方公里的雨林被燒毀。火災給時任巴西總統卡多佐領導的政府帶來巨大壓力,迫使巴西開始有組織地打擊毀林燒荒。
到21世紀初,巴西環保意識增強,在反思的同時加強了有關保護“地球之肺”的立法工作。2003年,巴西環境部頒布的第303號法令,對亞馬孫農村地區砍伐許可環境證書進行了規定。2006年,巴西頒布《亞馬孫地區生態保護法》,聯邦政府對雨林的管理和砍伐權實行全國統一管理,實施可持續性砍伐,所有雨林地區砍伐作業都必須有環保部門的許可證書。此外,巴西也不斷加強對雨林地區非法農牧業養殖的打擊力度。對于非法砍伐森林并開辟牧場的農場主,巴西環境執法機構環境與可再生能源研究所會強制關閉牧場并進行罰款,以保障水土恢復。2017年,巴西環保部門對14家肉類加工商處以7650萬美元的罰款。巴西政府還借助高科技手段,用高清晰度衛星圖像強化對小范圍砍伐活動的監控。根據每天發布的實時衛星監測圖像,當發現任何一處面積超過0.25平方公里的雨林消失時,環保部門就會及時趕赴現場,制止非法砍伐。
亞馬孫州位于巴西西部,其首府馬瑙斯成為巴西推動亞馬孫地區發展的縮影。1957年,巴西政府在馬瑙斯市建立馬瑙斯自由貿易區。1967年,自由貿易區改為以吸收外資為主的工業生產自由區。1991年,馬瑙斯設立國際保稅倉庫。馬瑙斯的開放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資,成為亞馬孫地區的經濟增長引擎。然而,這片彌足珍貴的綠色家園也面臨著巨大威脅:1969年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孫地區的森林被毀掉11萬多平方公里。2003年8月到2010年的8月,巴西亞馬孫地區的熱帶雨林減少了約20萬平方公里。
巴西官方數據顯示,2004年亞馬孫雨林砍伐面積一度達到27772平方公里,此后整體呈下降趨勢。2012年,亞馬孫雨林砍伐面積為4600平方公里,達到一個低點,很大程度上扭轉了國際社會對巴西破壞雨林的印象。這讓巴西一度成為“世界環保模范生”。但此后,亞馬孫雨林遭砍伐的現象有所抬頭。INPE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亞馬孫雨林消失5012平方公里,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為6624平方公里,而到了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又增加至7900平方公里。衛星數據顯示,當前,亞馬孫雨林每分鐘流失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僅今年6月,亞馬孫雨林消失近千平方公里,接近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的面積。據英國《衛報》報道,今年7月亞馬孫雨林縮減1345平方公里,創下單月新高。
巴西《Exame》雜志稱,亞馬孫地區的火災通常是由于清理土地引起的。伐木工人砍伐木材后,有投機者將土地上剩余的植被燒毀,然后把土地賣給農民。據巴西媒體報道,截至8月23日,今年以來巴西發生森林火災超過7.8萬起,比去年同期增加84%,其中近一半發生在8月。地處亞馬孫地區、與玻利維亞交界的朗多尼亞州居民稱,雖然每年都有火災,但今年尤其嚴重。INPE數據也顯示,今年的火災是201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巴西亞馬孫雨林地區的水上人家。李曉驍攝
巴西人為“要環保還是促發展”爭論不休
巴西是一個人口超過兩億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壓力讓與亞馬孫雨林有關的政策在“是要環保還是促發展”中不斷拉扯。2018年巴西的一項官方統計顯示,當年第三季度,巴西失業時間超過兩年者近320萬人,創歷史新高。而其中,地處亞馬孫雨林的阿馬帕州失業率最高,達到18.3%。阿馬帕州首府馬卡帕是該州最大的城市,《環球時報》記者在當地采訪時看到那里的基礎設施落后,市內道路幾乎沒有一條是平整的。據了解,該州非公務人員的月工資只有不到800雷亞爾(1雷亞爾約合1.8元人民幣)。在亞馬孫州,最低月工資標準為998雷亞爾。但記者實地走訪該州時,當地民眾表示,許多非公務人員收入根本達不到最低標準。博索納羅總統也時常抱怨,“巴西沒有足夠的資源”“亞馬孫地區這么大,你將如何在這樣的地區打擊違法活動”。
自然因素導致亞馬孫火災危險性大增,但政治因素也在“火上澆油”。巴西《環球報》稱,2019年的頭幾個月,巴西政府制定政策,支持削弱森林砍伐控制機制。博索納羅和環境部長薩列斯對嚴格的監督制度提出批評,一些地方官員在執行打擊非法采伐者的任務時受到干擾。英國廣播公司稱,“巴西歷任政府都將國際非政府組織和歐洲領導人視為外國勢力,反對他們干預巴西本國事務”。但博索納羅的表態最為激烈,他認為“非政府組織可能希望借著雨林大火來對其進行討伐”。
圍繞亞馬孫雨林的爭議,在巴西隨處可見。有巴西議員提議廢除《森林法》中的法律保護區,結果引發國會內部的激烈辯論。分析人士稱,“這項提議起到鼓勵砍伐森林和燃燒開荒的作用,發出了有罪不罰的信號”。巴西艾米利奧·格爾蒂博物館的研究員稱,當法律制度、環境審查、當地政府執法能力等跟不上的時候,就會促使砍伐和焚燒亞馬孫雨林的現象激增。
圍繞著如何利用“地球之肺”,巴西的官員也是立場對立。在一些巴西政府官員看來,只要不是非法砍伐,那么,“亞馬孫開荒”就是為生活在森林地區的人們創造“經濟活力”和收入。據統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種植大豆和開辟養牛牧場是雨林“被開荒”后的主要用途。以1996年至2006年為例,這期間亞馬孫雨林被砍伐的土地中近80%變成牧牛場。也有不少巴西地方政府官員反對砍伐亞馬孫雨林。巴西阿克里州前州長維亞納稱,砍伐森林并不聰明,會引發經濟混亂,森林被非法破壞后,地里長出的是“有毒食物”,而人們不愿接受這些“有毒食物”。維亞納希望政府必須清楚“環境才是生產者的盟友”。他表示:“在21世紀的今天,必須把保護環境同發展經濟協同起來。”
亞馬孫雨林大火正讓全球驚呼“地球之肺”受到嚴重傷害。但也有巴西科學家表示,地球根本沒有“肺”。圣保羅大學物理學家阿特薩索認為:“‘地球之肺’是一個過時的概念。地球上沒有肺,但生態系統之間存在相互作用。森林幾乎消耗了它產生的所有氧氣。大部分氧氣是由海洋浮游植物產生的。”《自然·地球科學》雜志近期的文章也說,亞馬孫雨林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遠低于此前預期,該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可能也遠低于過去的假設。
巴西《當代報》近日采訪了一些生活在亞馬孫地區的民眾,他們的態度各異。里貝羅出生在亞馬孫地區的朗多尼亞州,非常了解那里的生活,他說:“亞馬孫地區的人們忍受著泥濘,還得忍受火焰。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政治站位,必須聲援亞馬孫地區的人民。”生活在阿馬帕州保護區附近的伊戈爾稱:“大火每年都會有,但是今年尤其多,煙霧讓我們窒息了。”位于中部馬托格羅索州的馬塞多稱:“為了后代,我們必須采取行動。如果全球變暖,50年后的情況會怎樣呢?”然而,也有不少巴西民眾認為,有關火災的報道夸大其詞。阿馬帕州農民雷耶斯稱,“到處是火燒火燎的景象”太夸張。有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總說到處都在抗議,好像全巴西、全世界都是亞馬孫雨林了。”也有民眾稱,接受外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一邊說保護雨林,一邊卻暗地里幫農民非法放火,“亞馬孫不應該有非政府組織”。
巴西政府對“地球之肺”的態度,讓法國、愛爾蘭等歐盟國家不滿,它們已表示,若巴西不全力撲滅雨林大火,歐盟與南美國家之間的巨額貿易協定將出現變數。“歐盟-南方共同市場”之間的自貿協定談判已持續了20年,今年6月28日,雙方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協定還有待締約各國議會批準方能生效。南方共同市場是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4國1991年建立的拉美區域一體化組織。這也意味著,這場亞馬孫雨林大火帶來的政治影響將蔓延到巴西的鄰國。
關鍵詞: 地球之肺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