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報道 近年來,美國陸軍似乎陷入對“大國競爭”前景感到“焦慮”的狀態。自現任美陸軍參謀長馬克·米利上任伊始,就強調美陸軍應擺脫反恐戰爭“泥潭”,恢復在常規戰爭中的作戰能力。如今,一心執行美國新《國防戰略》意圖的米利,即將問鼎軍中最高崗位——參聯會主席,但美陸軍似乎在這幾年的“回血”中也只取得有限改進。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發布的一篇專題文章就認為,美陸軍仍未為大規模戰爭做好準備。
文章稱,在美國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即將對美陸軍舉行聽證會之際,美陸軍的情況似乎不容樂觀。在去年的這一聽證會上,參會美軍高級將領坦言,陸軍情況非常“糟糕”。盡管該軍種在裝備、技術創新和指揮結構方面屢屢“出擊”,但一年過去了,美陸軍的境況似乎也只得到有限改善。
馬克·米利
近年來,美陸軍將向常規作戰能力“回歸”的重點,放在部隊戰備狀態提升和對未來武器系統研發的推動上。的確,經過米利“不懈努力”,美陸軍達到較好戰備狀態的現役旅戰斗隊數量有所增加,包括新型戰術導彈和新型作戰車輛在內的裝備現代化計劃也被提上議事日程。然而,這些改進措施似乎都未能抓住美陸軍在過去20年所產生問題的實質。
對于一支軍隊來說,領導層的戰略意識和管理訓練觀念,對軍隊建設的走向具有重要影響。而文章認為,該領域已成為美陸軍目前最大的“短板”。眼下占據美陸軍高層的將領,多數都是在冷戰結束后的“迷茫期”以及持續近20年的反恐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將領的戰爭經驗全部來自低烈度的反恐行動,對軍隊建設的認知也緊緊圍繞反叛亂作戰展開。換言之,多數美陸軍將領的思維方式已經陷入低強度沖突模式的窠臼,使他們很難從自身經驗中轉型。
圖為美國陸軍M1A2坦克
受限于持續多年的反恐戰爭,美陸軍的裝備結構能否適應未來大規模戰爭,也要打上一個問號。雖然美陸軍推出了“未來作戰系統”(FCS)方案,在其中勾勒出無人系統和遠程打擊系統等新型裝備結構,但按美軍發布的規劃,這些系統最早只能在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很可能“剛面世即落后”。同時,FCS方案中羅列的諸多貌似新穎的裝備概念,實際上是美軍早在十幾年前就提出設想的“新瓶舊酒”,也未必能應對假想敵立足于新一代技術而設計的戰法和裝備。
圖為FCS方案發布的概念裝備
事實上,近年來美陸軍對俄軍的“混合戰”產生的恐慌,就是其力量建設與高烈度常規作戰環境不相適應的例證。在高加索、敘利亞等地戰事中,參戰俄軍并非單純依靠更先進的坦克、火炮等傳統作戰力量壓制對手,而是運用信息戰、心理戰等新質戰法與傳統力量相結合,以非正規戰與常規戰法相結合,打出一套“組合拳”,使敵方陷入戰場信息“迷霧”和體系混亂,最終將其擊敗。
對于美陸軍來說,俄軍新戰法不算稀奇。然而,由于在20余年來的戰事中坐享壟斷性軍力優勢,美軍只習慣對能力低下的對手(如伊拉克和阿富汗武裝人員)使用上述手段,自身卻不具備抗擊這些手段的能力。根據蘭德公司發布的評估,美陸軍在作戰中高度依賴現代化通信和網絡系統,既難以抗擊假想敵對這些系統的破壞,也可能在失去系統支持的情況下變得“不會打仗”。在無法摸透未來戰場形態的情況下,單方面地發展傳統作戰能力對于美陸軍幫助其實不大。
美媒文章認為,美陸軍在戰略觀念、作戰能力上的缺失,實質上反映出其所追求的軍力現代化,只是對于二戰/冷戰時代常規作戰能力的“復古式回歸”,而非立足未來需求開展的革新。為了裝扮出一個現代化的“假象”,美陸軍高層將新技術元素加入到傳統力量結構中,試圖以此掩蓋舊有指揮、管理結構與思維所存在的缺陷,從而盡可能延長維持舊體制的現狀。如果美陸軍不能在戰略目標(如構建新型常規作戰能力)、組織績效等方面進行深刻的自我審視和革新,其或在未來繼續處于“糟糕”的困境中。(文/馬騏騑)
關鍵詞: 大規模戰爭,陸軍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