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行業如火如荼,短短幾年時間,發展速度便如同脫韁野馬。
然而,對一眾歐洲國家來說,電池產量不足已經成為制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
目前,中國和韓國擁有全球重要新能源汽車電池廠商。 隨著歐洲新能源市場表現強勁,需求量也迎來井噴式爆發。 毫無疑問,中韓爭奪的下一個電池市場必將是歐洲。
這對渴望電池生產自主化的歐洲來說,顯然已是燃眉之急。
歐洲計劃建設 38 個超級工廠
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飆升,加上亞洲電池制造巨頭搶占歐洲市場的明確意向,歐洲迫于壓力,已經開始著手在歐洲大陸構建自己的電池工廠網絡。
根據歐盟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ransport & Environment,T&E)6 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現有項目中已建設或正在建設的超級工廠總數達到 38 個,預計總年產量為 1000 千兆瓦時(GWh),相當于生產 1670 萬輛純電動汽車,成本超過 400 億歐元。
其中,面臨從化石燃料汽車轉型的壓力,各大汽車制造商也正在將資金投入電池生產。
初創公司 Northvolt 在瑞典的一個工廠正在建設中,并籌劃建設其它更大的工廠;
德國巨頭大眾汽車投資 Northvolt,并計劃建設另外五家電池廠;
擁有阿爾法羅密歐、克萊斯勒、雪鐵龍、道奇和菲亞特等品牌的 Stellantis 集團正在開發自己的電池品牌;
電動先驅特斯拉希望在柏林附近的未來超級工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之一,并在 2030 年產能達到 250GWh。
除了汽車制造商開始發力,歐洲各國政府也明確表示會支持這些項目,因為他們希望歐洲大陸在未來的汽車制造中保持引領作用而不僅僅只是附庸。
也因此,歐盟于 2017 年成立歐洲電池聯盟,想借此減少對亞洲進口電池和其他技術的依賴。該聯盟被稱為 “電池領域的空中客車”,涉及包括汽車制造商和能源集團在內的數十家公司。
但是 T&E 報告也預測,想要達到如此數額的年供應量并不容易,期間仍然會嚴重依賴亞洲電池和技術,這種情況甚至會一直持續到 2029-2030 年。
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的行業分析師埃里克?科斯特(Eric Kirstetter)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鑒于需求的驚人增長,制造商要打破電池制造商的寡頭壟斷地位,將面臨重大利害關系。”
由此可見,歐洲想要在短期內實現電動汽車電池的自給自足并不現實。
歐盟欲憑借高額投資實現自給自足
“預計到 2025 年,我們將能夠滿足汽車制造商對電池的所有工業需求。”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他認為,歐洲大陸需要在已成為關鍵部門的領域實現戰略獨立。
但在研究公司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的分析師奧利弗?蒙蒂克(Oliver Montique)看來,這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因為電池工廠也需要原材料,而歐洲的原材料顯然并能不滿足這一龐大需求。
蒙蒂克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全閉環的供應鏈,但礦產資源的來源又是一個難題。其中絕大多數電池材料需要在非洲大陸被提取、精煉、加工并生產成電池,為此必須通過大量資金來保證原材料的正常供應。
據謝夫喬維奇介紹,目前歐盟已經在 70 個項目中總計投資近 200 億歐元,用以確保電池的自主性,包括開發鋰、鎳和石墨等關鍵原材料的獨立供應。
另外,為了開發較少依賴亞洲公司主導的鋰離子技術的新一代電池,歐盟委員會于 1 月啟動了一項耗資 29 億歐元支持的研發計劃。
據 T&E 預計,歐洲電池生產能力若飛速提升,對材料的需求將顯著增加。到 2030 年,歐洲對鋰的需求預計將飆升 18 倍,同時也需要五倍以上的鈷。
為此歐洲大力發展電池技術并定下了新的目標,即 “更少的材料,更多的電池”,希冀到 2030 年,完成每千瓦時電動汽車電池所需鋰平均含量下降一半的任務。
另外歐洲境內,德國和捷克共和國擁有大量鋰儲量。而且歐盟也在確保來自可靠合作伙伴的原材料供應,比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和智利等國家,以保證不會受到商業限制或者政治方面的威脅。
不得不提的是,歐洲在超級工廠的建造上也有著自己的要求,他們希望建造比亞洲或美國污染更少的工廠。目前歐盟正在根據這一要求制定一項具體協議,該協議將對如何獲取原材料和回收廢舊電池施加標準,以完成其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綠色協議目標。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