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洋研究員團隊,利用祝融號火星車獲取的短波紅外光譜和導航與地形相機數據,在著陸區發現了巖化的板狀硬殼層。
通過分析光譜數據發現,這些類似沉積巖的板狀硬殼層富含含水硫酸鹽等礦物。這標志著,祝融號實現了國際上首次利用巡視器上的短波紅外光譜儀在火星原位探測到含水礦物。
據了解,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于2021年5月15日著陸于烏托邦平原南部(北緯25.066°、東經109.925°)區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國印記。截至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北部低地的烏托邦平原區域行駛1年,累計行駛近2千米,獲得了大量科學探測數據。
在新研究中,劉洋及其合作者通過對祝融號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器(MarSCoDe)獲取的短波紅外光譜和導航與地形相機(NaTeCam)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了一種形貌上類似沉積巖的巖石類型—板狀的亮色巖石,其通常部分被灰塵和土壤覆蓋,顯示出剝落的表面,表明受到熱應力和風成作用的物理風化。
研究人員利用短波紅外光譜在亮色板狀巖石中探測到之前軌道數據在該區域沒有識別到的含水礦物,這些光譜具有~1.9μm和~2.2μm吸收特征,推測其為含水硅或含水硫酸鹽。
研究團隊認為,上述亮色巖石與海盜一號火星著陸器原位觀察到的破碎巖石在形貌上相似,是一層本地發育的硬殼(duricrust)。但海盜結形成。祝融號著陸點的硬殼可能更耐侵蝕,并在周圍松散的土壤中形成厚層(圖3),這需要大量的液態水,僅靠大氣中的水蒸氣無法形成。
該發現表明,火星在亞馬遜紀時期的水活動可能比以往認知的更活躍。祝融號著陸區(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廣泛區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礦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可供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原位資源利用。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