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傳媒網>關注 > 正文
央行密集發聲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常態
2021-05-25 08:55:43 來源:國際金融報 編輯:

4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的走強引發市場關注。近期,金融委、央行密集發聲,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常態。

5月24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4408,下調108點。

5月21日、5月23日,金融委、央行接連發聲。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召開會議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稱,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繼續取決于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雙向波動成為常態。

4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上漲,一度升值1.3%。

那么,短期內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的因素有哪些?年內人民幣走勢預計如何?中長期來看,美元弱勢周期是否已開啟?

匯率波動由多因素促成

4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4月份一度升值1.3%,最近一個月持續在6.4至6.5之間波動。

那么,短期內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的因素可能包括哪幾個方面?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外匯需求的角度講,主要是相對利差影響了短期的外匯走勢。從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和美金兌人民幣匯率上來看,基本上印證了其反向關系。利差(中國-美國國債利差)走闊,美元兌人民幣走貶。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來說,短期內影響匯率因素較多,例如:央行政策調整、市場預期、經濟數據波動、利差及短期資本流動、地緣與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等。

在周茂華看來,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主要受兩方面因素推動:一是國內經濟一如預期穩步復蘇,外貿維持高景氣度,外資趨勢流入;二是美聯儲接連放鴿,推動美元走弱。

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內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主要來自對美國經濟復蘇的預期、中國貿易盈余的變化和對中國貨幣政策走勢的判斷,因為匯率是由兩種貨幣的相對價格決定的。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近日指出,目前,已經可以從相關趨勢看出,美元區通貨膨脹壓力開始上升,主要受財政補貼和產能等因素影響;而中國總體上通貨膨脹壓力不是很大,當然,也面臨著進口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壓力,但總體上通脹壓力比美國小。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大趨勢上看是升值的,當然短期還是有可能面臨一定的波動。”李稻葵進一步指出。

年內或呈雙向強勢震蕩格局

據王昕杰介紹,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2020年初以來主要經歷3個階段:

2020年3月份開始,美國開始無限量的QE(量化寬松),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低,利差擴大。

2020年11月開始,大選塵埃落定,經濟增長預期增強,利差走窄。

今年4月以來,疫情反復,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利差再度走闊。

“這三個期間對匯率波動產生了牽引作用,包括美元兌人民幣的走弱到今年年初的有所反彈,再到4月份的走弱。”王昕杰進一步指出。

王丹也對記者分析,今年3月份美元指數的走強主要是因為美國1.9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規模超出了原先的市場預期,同時美國的經濟復蘇和疫苗接種進度好于歐洲。而最近美國的高通脹數字引發市場擔憂,使得美元有短暫走弱。

不過,王丹認為,隨著財政刺激款項的發放,美國經濟在未來2至3個季度將會受消費拉動短暫過熱,從而導致美元走強。

在王丹看來,現階段中國經濟表現很好,尤其是在工業生產方面,但在消費方面或許有不及預期的可能,下半年貨幣政策或仍有寬松空間。“不排除在今年年底前,人民幣會面臨一定的貶值趨勢,但長期來看,人民幣仍然面臨升值壓力,因為中國的實際生產率增速預期高于美國,會產生實際升值的壓力”。

“預計年內人民幣有望在均衡水平附近呈現雙向強勢震蕩格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6.4至6.8附近波動。”周茂華表示,主要是我國經濟延續良好恢復勢頭,外貿維持較高景氣度,全球資本趨勢流入,外匯市場預期平穩。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均衡,托底政策不急轉彎,全球經濟復蘇趨同。此外,美歐經濟復蘇逐步趨同,美聯儲維持低利率超寬松環境,將制約美元指數大幅上行空間。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常態

對于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5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目前,我國外匯市場自主平衡,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匯率預期平穩。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繼續取決于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雙向波動成為常態。

“人民銀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制度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都是適合中國的匯率制度安排。”劉國強進一步指出。

此外,人民銀行將注重預期引導,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5月21日,金融委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金融領域重點工作。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其中,會議指出,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快資本市場改革,推動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深化金融機構改革,回歸本源,堅守定位,遵循綠色理念開展投融資行為。繼續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一個雙向波動的走勢。美元自我貶值態勢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未來它的經濟利好可能對于美元貶值的不支持性也是很強的,所以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之間堅持自己的雙邊波動,還是有非常好的條件支持的。

美國通脹預期強化引擔憂

有分析認為,4月份,美國PPI和CPI均出現超預期增長。面對通脹壓力,美國貨幣政策緊縮預期相對中國將會更早更強,屆時美債收益率將會進一步上行。

對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戰略發展部婁飛鵬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從美聯儲4月議息會議紀要看,其將延續資產購買直至經濟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主要是由于美聯儲認為雖然經濟活動出現了明顯回升但距離其預期目標仍有差距。

婁飛鵬認為,結合疫情發展和疫苗接種等因素,以及美聯儲的表態,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的時間點更有可能是三季度后,貨幣政策緊縮有利于其債券收益率上升,但更主要是短期債券收益率。

“美國經濟這種情景值得警惕,但不必過分擔憂。”周茂華表示,美國本輪通脹是“暫時性”的,主要受成本推動,并非需求過熱拉動,美國經濟目前處于擺脫疫情困境、逐步恢復階段,短期需求強勁表現主體受空前財政貨幣政策推動,通脹可持續性不足。

周茂華進一步指出,美聯儲“新政策框架”將恢復就業優先于通脹考慮,目前美國仍有超過800萬就業崗位缺失,美聯儲距政策調整門檻仍有較長一段距離。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復蘇領先于美國,同時,國內經濟金融穩健,通脹溫和可控,人民幣匯率彈性足,中美利差遠高于歷史均值等,為我國應對美聯儲政策調整提供充裕緩沖空間。

王昕杰也告訴記者,美國通脹壓力確實是超過了市場普遍的預期,但是最終美聯儲會不會決定縮減QE,還是要看就業市場的水平。往后看的話,美國的下游產能利用率從年初有所回升,如果勢頭能夠保持,并且通脹的環比能保持在長期平均的0.2%水平的話,5月應該可以看到通脹的同比數據見頂。

在王昕杰看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美聯儲的壓力,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就業上,美聯儲有耐心可以等到年底附近的就業市場充分修復。

另外,王丹對記者指出,美國債券市場反映的預期通脹并不是理性的預測,更多反應的是市場的焦慮。一定程度上,預期通脹無法預測實際通脹,美聯儲也不會因為預期通脹上升就提前收緊貨幣政策。

美元弱勢周期開啟?

中長期來看,美元弱勢的周期是否已經開啟?美元指數預計會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

婁飛鵬分析,經濟全面復蘇、通脹、勞動力市場復蘇的持續性等是美聯儲沒有明確緊縮政策的主要掣肘,也對美元指數有較大影響。2020年下半年以來,美元指數總體呈現出單邊貶值態勢,目前處于較低水平。美國經濟基本面及其發展趨勢對美元幣值有較大影響作用,這也決定了美元指數的變化。

在王丹看來,中長期來看,美元弱勢的情況恐怕不可避免。美聯儲長期的寬松政策會腐蝕美元的實際價值,同時美國生產力提高的速度不及中國。疫情以來,美元相對于包括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在內的所有主要貨幣均處于貶值趨勢。資本涌入美國股市將股價推升至歷史新高,也使得金融系統的風險大大上升。

“長期來看,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下降在疫情前就已出現。在特朗普政權之后,美國愈發頻繁地使用金融制裁,不僅影響到被制裁的國家,還有和這些國家有經貿往來的其他地區。這使得許多國家減持美元作為外儲貨幣,轉而依賴多元化儲備,這也將降低對美元的需求。”王丹表示。

王昕杰也對記者表示,美元已經維持弱勢一段時間了,從去年3月無限量的QE開始就處于下降通道。“我們預計美元在未來維持弱勢的趨勢,雖然美聯儲透露出縮減QE購債規模,但可能也沒有那么迅速完全終止資產的購買。直到有確切的信息透露出停止資產購買或者退出QE,我們可能會重新審視對于美元的看法”。

“中長期美元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主要是美國低利率低增長、美國財政貨幣政策缺乏有效約束、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其他貨幣崛起等,削弱美元及資產長期吸引力。”周茂華對記者分析稱。

不過,周茂華認為,考慮美國經濟和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美國中期政策逐步正常化等,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美元仍將是重要的國際貨幣。另外,一國本幣匯率是個相對價格,美元指數走勢還得關注歐元等非美經濟體基本面、政策面及非美貨幣走勢表現。

記者 吳林璞

關鍵詞: 央行 人民幣 匯率 波動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