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統一制式的小紅帽,跟在導游的小旗子后面呼啦啦地走街串巷,曾是不少人對老年團的“刻板印象”。而在如今的老年團中,正活躍著越來越多的年輕身影。
(相關資料圖)
有年輕人選擇“特種兵式旅游”的打卡成就感,也有年輕人向往“躺平式”的慢節奏旅游,正把目光投向老年旅游團。
“被70多歲的老爺爺調侃體力不行”
“跟團去浙江玩了三天,全程費用500元/人。第一天一大早發現車上都是老年人,都是為了去普陀山燒香拜佛。內心一開始還是蠻失落的,本以為肯定不會玩得很好,結果發現還不錯。”
對于大學生小柯(化名)來說,誤入老年團本是意外,卻給她的旅途帶來了不少驚喜。“爺爺奶奶都很和藹,都很溫柔,吃飯的時候很照顧我們。”
“第一天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發現菜不夠,有個爺爺覺得我們吃不飽,自費給我們加了菜,還很禮貌地問我們吃得怎么樣。最后一天的時候,有個奶奶還買了橘子跟我們一起分了吃。 ”小柯回憶道。
資料圖:游客在桂林象山景區觀光留影。 唐夢憲 攝
而相差懸殊的年齡,也并未給老少之間帶來鴻溝。“他們也很愿意和我們一起玩,爬山的時候一起聊天,會關心你。”小柯表示,“有個70多歲的老爺爺,還調侃我的體力不行。”
除了被“投喂”的經歷外,慢節奏的旅途也讓小柯覺得很舒適。
“我們這個團很自由,早上七點多起床,下午三四點鐘就可以自由活動了,很舒服。”她向中新財經表示,自己并不會跟不上老年人的“拍子”:“我自己平時在學校作息也比較規律,早上六點多會起床晨跑。”
“價格合適,行程也都有導游安排好,如果有下次機會,我還愿意選擇老年團。”她說。
“不得不說,老年人比年輕人的精力還要旺盛。”
然而,并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能“hold”住老年團。90后的璐璐(化名)在體驗了一次老年人跟團游之后,果斷選擇了放棄。
“不得不說,老年人比年輕人的精力還要旺盛。他們早上5點多就起床了,到旅游大巴上依然活力滿滿,開啟卡拉OK模式,而我只想睡覺。”
璐璐向中新財經表示,自己難以融入老年團的最大問題出在作息時間上。
“老人們晚上睡得比較早,我們可能還會出去逛一下或者刷手機,十一二點的時候才睡覺,第二天早上又會因為老人們早起的走動聲睡不好。”她說。
璐璐參加的老年團,早起的老人們在旅游大巴上開啟卡拉OK模式。 受訪者供圖。
老年人們的作息甚至改變了酒店原本的安排。“本來人家酒店七點半才開早餐,但由于老人們起床很早,結果酒店變成了七點開飯。等我們七點去吃飯的時候,就基本上沒什么可吃的了。”
“跟老年團旅游最大的好處就是比較省心,因為由旅行社安排的住宿行程,吃住都比較好。行程也不會特別緊湊,可以輕松一點。”
不過璐璐也表示:“如果能和同齡人一起玩的話,節奏快一點也可以。”
“哪里有群?請拉我!”
中新財經注意到,除了去旅行社報名外,不少年輕人還在尋求“老年旅游群”。
“剪發時聽到旁邊一個大姨跟理發師熱聊,我有點感興趣問她能不能把我拉進去,進去就趕上了3月17日的行程報名。”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加入“老年旅游群”的經歷。
一名網友分享的自己加入“老年旅游群”的經歷。 截圖自某社交平臺。
她表示,群里的老年團以短途游居多,價格低廉并經常送贈品來吸引老年人報名,不過會有購物。“不到100元的崇州一日游行程結束,還送了我100個蛋,有鵝蛋、鴨蛋、雞蛋、鵪鶉蛋。”
對此,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羨慕地表示:“哪里有這樣的群?請拉我!”
中新財經加入了某個“旅游養生群”,該群管理員向中新財經表示,他們是與旅行社合作的綜合平臺。“有的老年團會有購物項目,不過都不強制。”
刻板印象背后的“老年團”
吃住省心、慢節奏旅游,是如今年輕人選擇老年團的主要原因。而在人們對老年團價格低廉、購物點繁多的“刻板印象”背后,老年人正在成為旅游團的主力。
攜程數據顯示,“五一”假期,50后和60后用戶的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4成,機票預訂量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門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倍。定制游的恢復速度高于常規團隊游的恢復速度。
資料圖:一旅游團打卡哈密。 史玉江 攝
一名旅行社的負責人向中新財經表示,目前老年人報團的偏好也趨向多元化。“全國各地去哪兒的都有,我們一般會推薦節奏慢、有康養效果的地方。”
而她經手的老年團中,也不乏有年輕人報名。“報團價格除了門票價格外,其他沒什么區別。”
隨著老年旅游熱度的上升,面向老年人的高端游也逐漸增多。璐璐告訴中新財經,自己所報的六日游老年團,就是所謂的“純玩團”:“3500元/人,沒有購物項目。”
不過,除了自身與老年團的適配度外,也有人表示自己被老年團“坑”了。“被旅行社坑騙了,除了便宜沒有好處。”
上述旅行社負責人表示,報名長途老年團,對“低價游”仍要慎重考慮:“建議報團時盡量考慮2000元/人以上的團,購物點會比較少。”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