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的天氣是在高溫和暴雨中反復橫跳。
(資料圖片)
杭州5年級男生方平安,跟著媽媽騎行川藏線,要從成都騎到拉薩。母子倆6月28日出發,途中休息了幾天,目前騎行一個月左右,已有1400多公里,平均每天40-70公里。
前天,他們已經按照計劃到達了魯朗。
“這一路不輕松,我們遭遇了暴雨、高溫、高反等各種問題,行程進度條已有90%,我相信,兒子能順利堅持到最后。”媽媽朱女士自信地說。
受訪者供圖
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
已經翻過12座了
前兩天晚上9點,記者聯系上朱女士,她和兒子當天騎了70公里,剛在一個村子里落腳,住在一戶當地人家里。
方平安是杭高教育集團啟成學校的學生,睡前剛完成作業,寫了一課新學期的生字。
“兒子已經吃好、洗好,我再整理一下今天的照片和視頻。”朱女士說,最近連續幾天都在翻山,都是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前面翻折多山,高反頭痛,實在騎不動,推車推了好久。“前兩天翻過了海拔4600多米的業拉山,感受了怒江七十二拐的顛簸,路差彎道多,下坡下來一身灰,4000米以上的山我們已經翻過12座了,還剩2座,小伙子越來越黑。預計過幾天能到拉薩,好想家里的弟弟啊。”
騎行中,一天的安排大致是這樣的:
平均7點以后起床,如果頭天特別累,第二天8-9點起床出發。出發時帶上包子、牛肉餅等干糧,如中午騎行在路上,就在路邊野餐。如果路過飯店且時間充裕,就進店吃。中午或下午騎累了,可以就近躺著休息半小時。下午趕路,基本在天黑前到達目的地。晚上,兒子9點左右上床睡覺,媽媽稍微晚些。
今年5月從杭州騎到太湖練手
全程418公里
“這條川藏線,我和孩子爸爸以前都騎過,我是2010年騎的。早就想帶兒子也來感受一下這條線的美,對人的意志力和耐力也是極大的挑戰。”朱女士說。
都說小男孩的精力是用不完的,在家廢媽,朱女士說不如帶他到戶外騎行,放放電,“走出來總比在家補課、看手機好”。
平安喜歡騎車,常跟著爸媽一起騎,從最初在小區里騎,后來騎車到西湖,從2公里到5公里、10公里,再到50公里、100公里,循序漸進,不斷加大難度。媽媽說,是在有意識地鍛煉兒子的體力,也培養意志力。
去年5月,朱女士帶兒子,從杭州騎到千島湖老家,2天騎了180公里。途中花了好幾個小時,翻了一座山。“兒子的表現比我想的好,下面可以再加碼了。”
今年五一假期,母子倆從杭州騎行去太湖,到了太湖繞了一圈后,再回到杭州,全程400多公里,一共騎了5天。
當時她發了朋友圈,說:“差點累傻,腿痛屁股痛肩膀痛,但哥哥真棒啊!418公里是新紀錄,再一次證明了,孩子只要有興趣,再遠再累的事情他都愿意做。”
各種安全準備
心理上的準備最重要
因為家里還有個弟弟,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是攝影師,時間比較自由。這次是母子倆一起出發。6月27日一考完試,第二天晚上就出發了。兩人要走318川藏線,預計整個行程約30多天,花費控制在2萬元。
318川藏線是318國道中成都到拉薩的路段,這條路在北緯30度線上,被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整條路線上,需要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包括折多山、卡子拉山、東達山、業拉山(怒江山)等。
為了出行順利,全家早早準備起來。
先去修車,調試好,再把自行車、修車工具等裝備打包寄到成都。接著是準備騎行服、沖鋒衣等衣服,帶好各種藥品,還有手機、單反、運動相機等電子產品。
除了這些東西,心理上的準備最重要。“這次出去不是單純媽媽帶著孩子,我倆更是隊友,需要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在一個人撐不下去的時候,另一個人去支持他。”朱女士說。
長途騎行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內容。她和兒子在家里做了各方面的準備預案,比如遇到暴風雪、高溫天、下雨怎么辦,遇到高反頭痛怎么辦,天黑沒到目的地怎么辦,飲食不合胃口怎么辦,每天要花多少錢……
“為了這趟旅程,我們準備兩年了,最主要是心態和意志力的準備。這一路上需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和體力,才能順利出發。”朱女士說。
整個騎行中,母子兩人騎車、翻山、看美景,日常還做了些照片與視頻的記錄,發表在個人的視頻號上,取名為《方哥帶媽騎川藏》,收獲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其實是我帶他,這么起名,主要是想激發起他的主動性,這一路,他基本沒什么讓我操心的,還反過來經常照顧我,遇到大雨等困難,他也沒叫過一聲苦,讓人驚喜。”朱女士說。
在安全方面,她也有很多考慮,比如帶了很多藥品,應對不同情況,包括葡萄糖、腸胃藥、維生素、頭痛藥、發燒藥等。不過現在川藏線比較成熟了,一路上需要的藥品,也能隨時買到。“孩子能不能騎川藏線,我覺得這不是大人自己決定的。首先要看孩子是不是感興趣,孩子想,這是第一步的。之后就是陪孩子一起做好各種準備,包括生理和心理的。”
遭遇騎行三大考驗 高溫、下雨和高反
下面就來看看平安的騎行記錄:
7月4日:今天預計要騎130公里到雅安。8點多出發,一口氣騎了20多公里,下午力氣不夠,遇到川藏線騎行第一個難題:高溫。下午3點多實在騎不動,找個地方休息一會,騎一會再休息。為了防曬捂得嚴嚴實實,又累又熱,在邛崍的一個農家小院住下了。
7月5日:從邛崍騎到雅安,一直在爬坡,騎了70多公里,風景也不好。邛崍出來是大上坡,一直不停。
7月8日:50多公里騎得懷疑人生,高溫、爬坡和大貨車。海拔上升了1300米。在路邊野餐時,有點搞不明白自己為啥要來川藏線吃這個苦。媽媽說,她的字典里沒有放棄這兩個字。我在小樹蔭里倒頭就睡。
7月9日:新溝村出發,爬坡18公里,海拔上升800多米。風景特別美,穿行在峽谷中,陽光灑在山林里,把高山和溪水染成各種顏色,溫度也非常適宜。騎不動就推,到了瀘定,翻過二郎山。
7月10日:遇到第三個大考驗——下雨。氣溫從30多攝氏度直降到15攝氏度,從瀘定到康定,行程50多公里,但海拔上升有1000米,差點累傻了。遇到一位好心人,載我們一程。
7月11日:上午逛逛康定城,中午出發,有太陽,但有風,涼快。到了城外,都是爬坡,看到貢嘎雪山。到了目的地半個小時,我就忘記了疲憊,媽媽說這是你達到了目標,有了成就感,做事就會有動力。
7月12日:翻越折多山時,遇到新難題——高反。我聽說過高反,但是沒有真實感受過,折多山讓我明白了高反的可怕。
早上6點起床,7點半出發。出門就是大坡,騎不動,只能推車。越往上,腦瓜子越疼,腦袋里像裝了漿糊,后腦勺一跳一跳地疼。媽媽趕緊給我拿藥吃,吃完藥還是不太舒服,躺在媽媽懷里睡了半小時才好點。之后推了7個小時,21公里上坡。終于到頂,下山連續大下坡。上山有多痛苦,下山就有多美好,這個可能就是人們說的先苦后甜。
7月15日:適應了高原騎行,我騎得比媽媽還有勁兒。路上下雨了,穿上雨衣褲,鞋子還套著塑料袋,完全不用擔心。空氣霧蒙蒙的,山上環繞著云霧,山色空濛雨亦奇。媽媽的雨衣是紅色點點的,騎起來像一顆移動的大草莓。
7月16日:剪子彎隧道和卡子拉山。一天經歷多種天氣,早上下雨,后來晴,風景美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翻出隧道后,下冰雹了,氣溫只有7攝氏度,后來坐車翻了卡子拉山。
7月17日:目的地是世界高地天空之城——理塘。望山跑死馬,明明最高點的房子在那里,但轉了無數個彎還沒到,最后一公里灌了包葡萄糖。下山后下大雨,2個小朋友喊我們去避雨,喝了熱熱的酥油茶,繼續上路,一口氣騎到理塘。
7月20日:過海子山,又上升到新高度。輕松騎完20多公里,海子山海拔4600多米。
7月21日:騎了75公里。明天要過金沙江,就到西藏境內了。
7月23日:去芒康海通,上坡50多公里,海拔上升1000米。路上遇到另一個小朋友,比我大兩歲,也騎川藏線,10天就騎了我們16天的路,不搭車不推車,比很多大人都厲害,果真,川藏線上都是大神。
7月24日:沿著紅色的河逆流而上,越往山頂走,河面就越來越窄,最后變成細細的小水溝,最近總是翻山,看到很多河的源頭。
……
如果順利,母子倆預計會在8月5日左右完成此次川藏線的騎行之旅。
在文章的最后,我們也想要提醒大家:這樣的一次挑戰,背后需要長期的運動鍛煉基礎,以及各種心理、生理上的準備。在出發之前,也需要做好各種各樣的預案,并做好路線的選擇,并不是腦袋一熱就可以出發的,希望大家都能量力而行。另外,我們也不建議、更不鼓勵12周歲以下孩子在交通要道上騎行。
這幾天,杭州的天氣是在高溫和暴雨中反復橫跳。
杭州5年級男生方平安,跟著媽媽騎行川藏線,要從成都騎到拉薩。母子倆6月28日出發,途中休息了幾天,目前騎行一個月左右,已有1400多公里,平均每天40-70公里。
前天,他們已經按照計劃到達了魯朗。
“這一路不輕松,我們遭遇了暴雨、高溫、高反等各種問題,行程進度條已有90%,我相信,兒子能順利堅持到最后。”媽媽朱女士自信地說。
受訪者供圖
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
已經翻過12座了
前兩天晚上9點,記者聯系上朱女士,她和兒子當天騎了70公里,剛在一個村子里落腳,住在一戶當地人家里。
方平安是杭高教育集團啟成學校的學生,睡前剛完成作業,寫了一課新學期的生字。
“兒子已經吃好、洗好,我再整理一下今天的照片和視頻。”朱女士說,最近連續幾天都在翻山,都是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前面翻折多山,高反頭痛,實在騎不動,推車推了好久。“前兩天翻過了海拔4600多米的業拉山,感受了怒江七十二拐的顛簸,路差彎道多,下坡下來一身灰,4000米以上的山我們已經翻過12座了,還剩2座,小伙子越來越黑。預計過幾天能到拉薩,好想家里的弟弟啊。”
騎行中,一天的安排大致是這樣的:
平均7點以后起床,如果頭天特別累,第二天8-9點起床出發。出發時帶上包子、牛肉餅等干糧,如中午騎行在路上,就在路邊野餐。如果路過飯店且時間充裕,就進店吃。中午或下午騎累了,可以就近躺著休息半小時。下午趕路,基本在天黑前到達目的地。晚上,兒子9點左右上床睡覺,媽媽稍微晚些。
今年5月從杭州騎到太湖練手
全程418公里
“這條川藏線,我和孩子爸爸以前都騎過,我是2010年騎的。早就想帶兒子也來感受一下這條線的美,對人的意志力和耐力也是極大的挑戰。”朱女士說。
都說小男孩的精力是用不完的,在家廢媽,朱女士說不如帶他到戶外騎行,放放電,“走出來總比在家補課、看手機好”。
平安喜歡騎車,常跟著爸媽一起騎,從最初在小區里騎,后來騎車到西湖,從2公里到5公里、10公里,再到50公里、100公里,循序漸進,不斷加大難度。媽媽說,是在有意識地鍛煉兒子的體力,也培養意志力。
去年5月,朱女士帶兒子,從杭州騎到千島湖老家,2天騎了180公里。途中花了好幾個小時,翻了一座山。“兒子的表現比我想的好,下面可以再加碼了。”
今年五一假期,母子倆從杭州騎行去太湖,到了太湖繞了一圈后,再回到杭州,全程400多公里,一共騎了5天。
當時她發了朋友圈,說:“差點累傻,腿痛屁股痛肩膀痛,但哥哥真棒啊!418公里是新紀錄,再一次證明了,孩子只要有興趣,再遠再累的事情他都愿意做。”
各種安全準備
心理上的準備最重要
因為家里還有個弟弟,爸爸在家帶娃。媽媽是攝影師,時間比較自由。這次是母子倆一起出發。6月27日一考完試,第二天晚上就出發了。兩人要走318川藏線,預計整個行程約30多天,花費控制在2萬元。
318川藏線是318國道中成都到拉薩的路段,這條路在北緯30度線上,被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整條路線上,需要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包括折多山、卡子拉山、東達山、業拉山(怒江山)等。
為了出行順利,全家早早準備起來。
先去修車,調試好,再把自行車、修車工具等裝備打包寄到成都。接著是準備騎行服、沖鋒衣等衣服,帶好各種藥品,還有手機、單反、運動相機等電子產品。
除了這些東西,心理上的準備最重要。“這次出去不是單純媽媽帶著孩子,我倆更是隊友,需要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在一個人撐不下去的時候,另一個人去支持他。”朱女士說。
長途騎行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內容。她和兒子在家里做了各方面的準備預案,比如遇到暴風雪、高溫天、下雨怎么辦,遇到高反頭痛怎么辦,天黑沒到目的地怎么辦,飲食不合胃口怎么辦,每天要花多少錢……
“為了這趟旅程,我們準備兩年了,最主要是心態和意志力的準備。這一路上需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和體力,才能順利出發。”朱女士說。
整個騎行中,母子兩人騎車、翻山、看美景,日常還做了些照片與視頻的記錄,發表在個人的視頻號上,取名為《方哥帶媽騎川藏》,收獲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其實是我帶他,這么起名,主要是想激發起他的主動性,這一路,他基本沒什么讓我操心的,還反過來經常照顧我,遇到大雨等困難,他也沒叫過一聲苦,讓人驚喜。”朱女士說。
在安全方面,她也有很多考慮,比如帶了很多藥品,應對不同情況,包括葡萄糖、腸胃藥、維生素、頭痛藥、發燒藥等。不過現在川藏線比較成熟了,一路上需要的藥品,也能隨時買到。“孩子能不能騎川藏線,我覺得這不是大人自己決定的。首先要看孩子是不是感興趣,孩子想,這是第一步的。之后就是陪孩子一起做好各種準備,包括生理和心理的。”
遭遇騎行三大考驗 高溫、下雨和高反
下面就來看看平安的騎行記錄:
7月4日:今天預計要騎130公里到雅安。8點多出發,一口氣騎了20多公里,下午力氣不夠,遇到川藏線騎行第一個難題:高溫。下午3點多實在騎不動,找個地方休息一會,騎一會再休息。為了防曬捂得嚴嚴實實,又累又熱,在邛崍的一個農家小院住下了。
7月5日:從邛崍騎到雅安,一直在爬坡,騎了70多公里,風景也不好。邛崍出來是大上坡,一直不停。
7月8日:50多公里騎得懷疑人生,高溫、爬坡和大貨車。海拔上升了1300米。在路邊野餐時,有點搞不明白自己為啥要來川藏線吃這個苦。媽媽說,她的字典里沒有放棄這兩個字。我在小樹蔭里倒頭就睡。
7月9日:新溝村出發,爬坡18公里,海拔上升800多米。風景特別美,穿行在峽谷中,陽光灑在山林里,把高山和溪水染成各種顏色,溫度也非常適宜。騎不動就推,到了瀘定,翻過二郎山。
7月10日:遇到第三個大考驗——下雨。氣溫從30多攝氏度直降到15攝氏度,從瀘定到康定,行程50多公里,但海拔上升有1000米,差點累傻了。遇到一位好心人,載我們一程。
7月11日:上午逛逛康定城,中午出發,有太陽,但有風,涼快。到了城外,都是爬坡,看到貢嘎雪山。到了目的地半個小時,我就忘記了疲憊,媽媽說這是你達到了目標,有了成就感,做事就會有動力。
7月12日:翻越折多山時,遇到新難題——高反。我聽說過高反,但是沒有真實感受過,折多山讓我明白了高反的可怕。
早上6點起床,7點半出發。出門就是大坡,騎不動,只能推車。越往上,腦瓜子越疼,腦袋里像裝了漿糊,后腦勺一跳一跳地疼。媽媽趕緊給我拿藥吃,吃完藥還是不太舒服,躺在媽媽懷里睡了半小時才好點。之后推了7個小時,21公里上坡。終于到頂,下山連續大下坡。上山有多痛苦,下山就有多美好,這個可能就是人們說的先苦后甜。
7月15日:適應了高原騎行,我騎得比媽媽還有勁兒。路上下雨了,穿上雨衣褲,鞋子還套著塑料袋,完全不用擔心。空氣霧蒙蒙的,山上環繞著云霧,山色空濛雨亦奇。媽媽的雨衣是紅色點點的,騎起來像一顆移動的大草莓。
7月16日:剪子彎隧道和卡子拉山。一天經歷多種天氣,早上下雨,后來晴,風景美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翻出隧道后,下冰雹了,氣溫只有7攝氏度,后來坐車翻了卡子拉山。
7月17日:目的地是世界高地天空之城——理塘。望山跑死馬,明明最高點的房子在那里,但轉了無數個彎還沒到,最后一公里灌了包葡萄糖。下山后下大雨,2個小朋友喊我們去避雨,喝了熱熱的酥油茶,繼續上路,一口氣騎到理塘。
7月20日:過海子山,又上升到新高度。輕松騎完20多公里,海子山海拔4600多米。
7月21日:騎了75公里。明天要過金沙江,就到西藏境內了。
7月23日:去芒康海通,上坡50多公里,海拔上升1000米。路上遇到另一個小朋友,比我大兩歲,也騎川藏線,10天就騎了我們16天的路,不搭車不推車,比很多大人都厲害,果真,川藏線上都是大神。
7月24日:沿著紅色的河逆流而上,越往山頂走,河面就越來越窄,最后變成細細的小水溝,最近總是翻山,看到很多河的源頭。
……
如果順利,母子倆預計會在8月5日左右完成此次川藏線的騎行之旅。
在文章的最后,我們也想要提醒大家:這樣的一次挑戰,背后需要長期的運動鍛煉基礎,以及各種心理、生理上的準備。在出發之前,也需要做好各種各樣的預案,并做好路線的選擇,并不是腦袋一熱就可以出發的,希望大家都能量力而行。另外,我們也不建議、更不鼓勵12周歲以下孩子在交通要道上騎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世界熱頭條丨?駐馬店市驛城區朱古洞鄉: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為鄉村振興提供“水動能”
- 駐馬店市生態環境局新蔡分局組織開展“悟思想”學紀守紀交流活動
- ?泌陽縣泌陽河“美麗河湖”建設成效顯著 全球即時看
- 世界觀熱點:鄧州市法院開展“送法進軍營”活動
- 世界觀天下!汝南縣“愛心粥”志愿服務項目榮獲河南省項目大賽二等獎
- ?西平縣柏苑街道開展2023年紀律教育宣傳月“明紀律,鑄忠誠”集體學習
- 世界熱門:?息縣縣委書記、縣政府縣長管保臣調研城區項目建設情況
- 環球熱議:多地陸續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哪些人可以多漲養老金?
- 全球動態:win10復制文件很慢沒反應怎么辦?win10復制文件需要管理員權限怎么辦?
- 65歲老人能存三年定期嗎? 老年人存定期要注意些什么?_焦點消息
資訊
焦點
- ?商城縣余集鎮開展誠信宣傳進企業活動
- 天天關注:內鄉縣寶管局舉辦“世界巡護員日,致敬寶天曼的守護者”科普活動
- 熱消息:?光山:就業不用愁 就在“家門口”
- 【全球獨家】?汝南縣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活動
- ?羅山縣委書記余國芳調研指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_今日熱文
- ?息縣法院開展第十二次豫劍執行專項行動
- ?屆中分析添動力 建強隊伍提效能——正陽縣高質量推進鄉鎮村班子屆中分析工作
- 【天天速看料】?節能降碳 你我同行——汝南縣人民法院開展全縣節能宣傳月和低碳日宣傳活動
- 環球熱推薦:省人大常委會趙會生一行蒞臨南陽宛城區法院視察調研執行工作
- 環球快消息!?西平縣出山鎮人居環境治理用藝術打造鄉村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