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2代酷睿開放了x86高性能混合架構的先河,而就在剛才的英特爾On技術創新峰會上,英特爾推出了它的繼任者13代酷睿處理器Raptor Lake,它在Alder Lake的基礎上大幅提升了P-Core的響應速度,并且增加了E-Core數量讓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大幅提升。
和以往一樣,13代酷睿處理器會涵蓋臺式機和筆記本,包括臺式機的35W、65W和125W產品和移動端的U、P、H和HX系列產品,不過首發的陣容和當年的12代酷睿一樣,只有六款K和KF處理器。
13代酷睿處理器的P-Core數量沒變,和上代一樣最多8個,但最高頻率提升到5.8GHz,比酷睿i9-12900K增加了600MHz,和酷睿i9-12900KS比話也高300MHz,而E-Core數量從8個翻倍到16個,最高可擁有8P+16E共32線程,此外P-Core的L2緩存從1.25MB增加到了2MB,E-Core的L2緩存從2MB增加到4MB,眾多的改良下來13代酷睿處理器最多可帶來15%的單線程和41%的多線程性能提升。
13代酷睿處理器對DDR5內存有更好的支持,現在增加了對DDR5-5600內存的支持,搭配的700系主板支持更多PCI-E 4.0通道,現在Z790 PCH最多可提供20條PCI-E 4.0,比上一代增加了8條,可提供的USB 3.2 Gen 2*2接口數量也從4個增加到5個,用戶也可以在直接在現有的600系主板上直接使用13代酷睿處理器。
Raptor Lake處理器采用改進版Intel 7制程工藝,通道遷移率有非常顯著的提升,相比Alder Lake采用的制造工藝,在經過優化過的全新制造工藝上還是有顯著的工藝提升的。
P-Core采用Raptor Cove架構,可以在更低的電壓中獲得和Golden Cove相同的頻率,同電壓的情況下頻率可以增加200MHz,同時最高的頻率進一步提升了500MHz,最高可以到5.8GHz。這種優化過的電壓和頻率曲線,會讓Raptor Lake在低電壓的筆記本處理器上也會有更好的性能表現。Raptor Cove的L2緩存容量增加到了2MB,而且采用了新的動態預讀取方法,利用機器學習進行實時數據遙測,實現更精準的預抓取。
E-Core依然保持Grace Mont架構沒變,但核心數量翻了一倍,最多能到16核,每組共享的L2緩存容量也翻倍到了4MB,頻率也提升到最高4.3GHz,現在E-Core無論從IPC和頻率上都已經超過了初代Skylake處理器,可以更好的性能并且還具備更低的功耗,具備非常好的能耗比。而且E-Core也改善了預讀取算法,實現了7%的性能提升。
L3緩存容量增大到了36MB,新的智能緩存具有動態包容和非包容兩個模式。包容模式是把所有的MOC數據放在智能緩存中,所以它對單線程的性能提升是比較有優化性的;而非包容模式是有選擇性的把MOC數據放入緩存,對多線程性能有優化的效果。Raptor Lake可以通過動態策略設定智能緩存模式,按照各種應用場景設定適用的包容或非包容模式。
環形總線的頻率也進一步提升,和上代相比最大增幅有900MHz,現在環形總線頻率最高可達5GHz,這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這些提升都降低了整個數據讀取的延時,對像游戲這樣的應用場景受益極大。
Raptor Lake的15%單線程性能提升大部分由頻率提升帶來的,緩存和內存的改進有少量影響,而41%的多線程性能提升是分別由核心數量增加、頻率提升以及緩存容量增加三個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內存改進也有少量影響。
如果把酷睿i9-13900K的功耗調到和酷睿i9-12900K一樣的241W的話,性能依然領先37%,調到115W的話性能依然比后者高21%,甚至酷睿i9-13900K只需要65W的功耗就能發揮出酷睿i9-12900K同樣的多線程性能,Raptor Lake的每瓦性能提升相比上一代是非常顯著的。
新處理器在英特爾硬件線程調度器也做了進一步優化,更新了線程類別邊界,從原來的兩個等級增加到四個等級,可以更好理解前端應用使用情況以及后端程序運行情況,Windows 11 22H2系統也對線程分類進行了優化。
英特爾用酷睿i9-13900K和酷睿i9-12900K對比測試了32款游戲,超過一半以上的游戲有5%以上的性能提升,而提升最大的《英雄聯盟》更是有24%的幀數提升。
和對手的銳龍9 5950X對比的話12和13代酷睿都有不錯的表現,不少游戲都有兩位數百分比領先,但和銳龍7 5800X3D比的話差距就沒那么大了。
關鍵詞: 英特爾On技術創新峰會 英特爾技術創新峰會 技術創新峰會 英特爾技術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