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當前焦點!碧桂園時代的終結|地產新周期
2023-01-03 09:48:37 來源:斑馬消費 編輯:

斑馬消費 楊柘

掙扎一年的地產行業,終于交出了成績單,百強房企九成下滑,整體下降超四成。行業老大碧桂園,雖然艱難保住了座次,但少賣了2800億元,銷售額同比下降38.81%至4410.9億元。

關鍵在于,季亞軍萬科和保利,與碧桂園的銷售差距,已經從上千億縮小至300億元以內。照目前的趨勢,宇宙房企將大概率在2023年丟掉老大的地位。這意味著,以高周轉為核心的碧桂園模式,正在走向終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碧桂園來說,短痛,仍然是并未完全解除的流動性危機,長期,則是地產業務重倉三四線、業務價值難以提升,也缺乏像萬科、華潤、招商蛇口、龍湖那樣的“地產+”業務。

當地產新周期啟動在即,分化的、綜合性的地產業務,將逐漸取代上一個時代的高周轉、重負債模式。碧桂園和它的門徒們,何去何從?

高周轉時代終結

11月底,地產老大、宇宙房企碧桂園,給徘徊之中的房地產行業,來了一針雞血。

當月26日,碧桂園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了“碧桂園現房節”的活動細則:從11月26日到12月25日,全國超30省、268個城市、1000+樓盤的現房,最大可獲75折優惠;部分樓盤還有10%首付、買房送家具、瓜分20萬元禮包等重磅活動;業主參與老帶新,有機會獲得最高5年物業管理費權益……

上一次這么干的,是全民營銷、全國所有樓盤一律78折的恒大。

一個“創意”,第一個用的是天才,或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第二個用的,大概率效果一般。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碧桂園這一波優惠大促,也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碧桂園的大部分項目位于三四五線城市,可挑選的余地有限;既然是現房,意味著這些項目是兩三年前就開始銷售,順周期都沒賣掉的房子,到逆周期打折就好賣了嗎?

12月結束后的實際效果,其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克而瑞數據顯示,2022年12月,碧桂園繼續“降價”,銷售均價8081.33元/平方米,同比減少500元左右,環比腰斬。即便如此,銷售情況仍然較為萎靡,單月操盤銷售額218.6億元,同比下降22.73%、環比下降39.45%。

去年全年,碧桂園操盤銷售額4410.9億元,少賣了2800億元,同比下降38.81%,銷售面積523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75%。

剛剛過去的2022年,已經確定是房地產行業的低谷。百強房企近9成業績同比下滑,全年累計銷售規模同比降低41.6%,規模房企整體目標完成率處于歷史低位。

“鉆石時代”領跑的恒碧萬融,恒大去年銷售額只有450.7億元,較2021年的4356.3億元,只剩下一個零頭,排名也降至第34位;融創略好一點,銷售額1607.5億元,跌去七成以上,排名從第三下降至第十一;連最優秀的萬科,銷售額也下降了三成。

所以,碧桂園仍然能保住行業老大的位子,實屬難能可貴。

但是,萬科、保利與碧桂園的差距正在縮小,2021年銷售額分別相差1000億、2300億,去年都只剩下不到300億元。

當碧桂園全面收縮以求安然過冬,萬科、保利這些優等生,已經開始以豐厚的現金儲備為基礎抄底。新的一年,碧桂園很有可能會讓出老大的位置。

這或許意味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碧桂園時代”,正在走向終結。行業代表從“恒碧萬融”,走向擴大版的“招保萬金”。

“農民”楊國強,創業多年而不顯。碧桂園2007年銷售額首破百億,已經進入中國房地產十強榜單。但那是“招保萬金”的黃金時代,行業推崇的是SOHO中國這類明星房企。

之后多年,碧桂園在TOP10榜單的后半段徘徊多年。真正的躍升,發生在2015年-2018年期間:2015年,公司銷售額1401.8億元,排名行業第七;之后兩年以接近100%的年均增長成為行業老大,2017年銷售額5500.1億元;登頂之后,2018年仍然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銷售額達到7286.9億元。

但是,從那之后,特別是震驚全國的安全事故頻發之后,碧桂園就跑不動了,2018年-2021年銷售額幾乎原地踏步,直到2022年,栽了個大跟頭。

地產進入新周期

房地產政策收緊數年,2020年推出的“三道紅線”一錘定音,行業最終在2021年開啟下行周期。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整,特別是“三支箭”重出江湖,房地產行業即將走出底部,已經成為各界共識。

任何一個行業,經過調整期,都不會以完全相同的樣子重新歸來。快消、白酒、互聯網、醫療,都是如此,地產行業也不會例外。

地產新周期,我們在上一輪逆周期時刻的各種趨勢性預判,大多會一一上演:

分化,城市分化、房企分化、產品分化。還有多少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能“接著奏樂接著舞”?有些房企注定退出歷史舞臺,哪些選手補位?保障性住宅、純剛需住宅和改善及以上住宅的市場走勢,也會大不一樣。

市場格局將會趨于穩定,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房企,加上一批深耕的區域類房企和一批以“地產+”業務立足的特色房企,在行業各顯神通。

前些年沖擊千億的那些黑馬選手,還有幾匹安在?如今,他們都落入同樣的陷阱。

碧桂園以“高周轉模式”登頂之后,市場趨之若鶩,誕生了一批“小碧桂園”,最典型的便是中梁。然而,中梁將物業公司賣給碧桂園服務之后,仍然處于艱難的自救之中。

事實證明,所有行業成熟期之后的格局構成,其實都大差不差。

從開發到開發+運營的轉變,這其實也是地產行業都看到、且一直在推行的方向。畢竟,賣房是一次性的交易,小區的物業費、商場的流量、公寓的租金,才是長流水。

變革已經撲面而來,無論從哪個趨勢來看,碧桂園都是首當其沖。

如果說流動性危機是碧桂園短期之痛,長期的壓力,則是碧桂園長期重倉三四線城市造成的。

低線策略幫碧桂園抓住了上一輪城鎮化、棚改貨幣化的機遇。但是,這種策略在分化時代,將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去化壓力——所以你看,恒大旗下大多是賣了卻沒能交付的房子,而碧桂園旗下居然有很多現房無人問津。

今年上半年,在碧桂園的銷售金額構成中,有69%來自三四線城市,有31%來自一二線城市。2020年至2021年,在公司權益合同銷售金額中,分別有54%和64%的銷售收入來自三四線城市。

這種“拼多多式”的崛起方式,注定造成了口碑的下滑,“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被調侃為“給你一個五星期的家”,代表了業主們深深的無奈。

長期習慣于大干快上的地產開發模式,導致碧桂園在運營類業務上的缺位。2019年,公司提出“高科技大型綜合企業”的定位,將地產、機器人和現代農業確定為企業發展的“三駕馬車”。

農業板塊的“鳳凰優選”,遭遇大面積關店后,基本再很少提起。楊國強雖然對機器人業務比較上心,但離真正的大規模應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地產業務之外,物業板塊的碧桂園服務也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但它的問題與所有碧桂園的投資業務一樣,當核心地產業務的地位和含金量不穩,副核心和邊緣業務的命運也將難言樂觀。

如今,能拯救碧桂園的,只剩下楊國強家族了。

2022年12月底,碧桂園再次調整董事會,兩位創業元老退出,公司最高決策層進一步深化楊氏家族成員+職業經理人的結構。幾天之后,楊惠妍將減持碧桂園服務的50億港元,免息、無抵押借給碧桂園。

無論是長痛還是短痛,都只能挺下去。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