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累及多系統、致畸率和致殘率高,如何解救 “隱身”的NF1患者?
2023-05-17 13:47:0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實習生洪小瀾 上海報道從剛出生不久即可觀察到咖啡牛奶斑(CALMs),到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椎旁等部位出現體積日益增大的瘤體,甚至有影響認知和腫瘤惡化的風險……這類疾病是一大類罕見的累及神經、皮膚等多個系統的綜合征,即神經纖維瘤病。


(資料圖)

神經纖維瘤病(NF)是累及多系統、致畸率和致殘率高、治療難度大的罕見病,該類疾病主要被分為三型,包括神經纖維瘤病I型(NF1)、神經纖維瘤病2型(NF2)和神經鞘膜瘤病(SN )。其中,NF1最為常見,會造成患者持續加重的疼痛、畸形、功能障礙和心理負擔,甚至危及生命,對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中國暫無相關流行病學數據,推算發病率為5/100萬。

I型神經纖維瘤病 是累及皮膚、神經、骨骼等多個系統的慢性綜合征,NF1患者具有頻繁的臨床問題,需要更長時間、更頻繁的住院,也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社會負擔。NF通常不具備傳染性,但患者可能由于社會認知的缺乏而在社交、教育、就業等方面遭受歧視與孤立,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

5月17日是世界神經纖維瘤病關愛日,值此契機,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藝就NF1疾病診療現狀、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如何實現規范診治等問題進行了分析。

“NF1這一疾病和神經的過度生長或者異常生長有很大的關系。不單單是神經系統的問題,這個疾病是多臟器累及的疾病,會有皮膚、骨骼、臟器損傷和功能障礙等危害。相對來說,這是一個罕見病,所以臨床、公眾對這個疾病的認知、臨床診斷、臨床的干預、疾病管理等方面,都面臨比較大的困難。”王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基于此,在NF1診治過程中,不單單要延長病人的壽命,也要降低或者阻止疾病的進展,同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也是臨床最終的目標。

如何突破診治困境?

I型神經纖維瘤病的全球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3000,約50%患者為家族性遺傳突變。

王藝介紹道,I型神經纖維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由于NF1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所謂顯性遺傳病就是只要爸爸媽媽有一個染色體上面給到這樣的基因缺陷,NF1基因的缺陷,致病約50%。也就是說,如果爸爸或者媽媽存在帶病基因,那么。遺傳給下一代的概率約50%,”王藝說,這種遺傳病從受精卵階段發生突變,會影響整個全生命周期,由于它影響皮膚、神經系統、骨骼,大腦認知,因此會導致不同系統非常復雜的癥狀。

NF1疾病的遺傳性導致了癥狀的復雜性。由于NF1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NF1腫瘤抑制基因的生殖系突變所致,NF1的基因突變導致腫瘤抑制機制發生異常,進而導致多種良惡性腫瘤的發生,累及皮膚、神經、骨骼等多個系統,使得該疾病的癥狀較為復雜,延遲診斷問題極為普遍。

雖然NF1診療路徑明確,但疾病知曉度極低,且患者的臨床表現較為多樣化,患者往往需經過新生兒科、眼科、影像科、神經科、皮膚科,腫瘤科等多學科聯合診療后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調研顯示,NF1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誤診、漏診情況,從癥狀出現到確診,平均時間為 3-5 年。

由于I型神經纖維瘤病常涉及多器官、多學科、多系統,并且發病率較低,神經外科醫生對其臨床經驗較少,這也要求臨床加強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建立。MDT模式也被認為更有利于高效率診治、管理NF1。

王藝表示,MDT在未來對于NF1這樣有藥可治的罕見病來說,今后將規范MDT工作機制,納入更多科室構成學術團隊。同時對成員進行培訓,促進診療均質化、規范化,使NF1患者得到高質量診療。

除了加強診斷,聚焦治療也成為一大方向。目前NF1治療手段也較為受限,其治療原則主要是依據不同的發病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包括外科整形、手術切除腫瘤、放療等,并需要圍繞疾病所累及的臟器整體性評估、診斷、治療、管理、干預、康復。但85%的NF1不可手術,手術風險大且復發率高,術后復發風險為50%,且往往無法徹底切除所有病灶,治療效果有限。

王藝介紹,在司美替尼正式獲批之前,由于治療手段有限,需要建立隊列隨訪并進行干預對癥治療,減少、治療并發癥。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創新藥物獲批治療I型神經纖維瘤病,作為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的NF1治療藥物,司美替尼的MEK靶向抑制的創新機制可以幫助控制瘤體體積,延緩疾病進展,是NF1藥物治療從0到1的突破。

“隨著新藥物的上市,大部分精力會集中在對于那些不能手術的叢狀神經瘤的病人,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可以加大醫保的覆蓋,包括藥物的可及性以及注重治療后對于病人所帶來的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行動和慈善基金幫助有困難的病人,提供積極的可保障的治療;此外,需要提升病人診斷的能力,并對藥物的應用進一步評價,探索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包括劑量、給藥時間、依從性管理。”王藝強調。

讓“罕見病”被看見

神經纖維瘤病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容貌和其他身體外觀上的損害,使得患者往往會受到公眾異樣的目光、歧視和孤立。對大多數公眾來說,或許從未看到過這樣的患者,因此神經纖維瘤病的救治不只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提高神經纖維瘤病的疾病認知,提升罕見病規范化診療,促進社會關愛。

而這也是諸多罕見病患者面臨的同一難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約有2000萬罕見病患者。隨著罕見病從臨床診斷、臨床治療、臨床研究、新技術的應用、新型的靶向藥物或者修正藥物的出現和上市,如何定義罕見病,如何把它更多地納入到罕見病保障的群體中去,成為當今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挑戰。

根據《中國罕見病定義研究報告2021》定義,新生兒發病率小于1/萬、患病率小于1/萬、患病人數小于14萬的疾病劃入罕見病。其中NF1就是一種常見的罕見病,全球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3000,中國推算發病率5/100萬。

在王藝看來,罕見病有以下特點:一是遺傳相關的比例非常高;二是罕見病的起病年齡非常小;三是罕見病現在接近1萬種,但能夠明確病因的大概只有60%,并且基因型無法診斷;四是罕見病之所以罕見,所以臨床醫生可能對疾病不了解;五是罕見病需要做生殖醫學和遺傳學的咨詢;六是可治性的罕見病不到10%。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I型神經纖維瘤病已被認定為罕見病。此前的2018年5月,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五部門聯合公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121種疾病納入目錄,這被視為中國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工作的里程碑事件。不過,I型神經纖維瘤病未被納入上述《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因此持續推動包括NF1在內的疾病納入我國罕見病目錄對患者的治療和生活質量改善至關重要。

王藝還提出,罕見病的納入,菜單式、目錄式罕見病只是在早期或者是開始進行相關的罕見病全程化管理的初期階段,一個比較合適的工作,但是隨著很多新興藥物的出現,它可能不一定在121個罕見病目錄里,所以不能代表罕見病的大量群體。

“不是目錄里面可治療的我們才保障,不在目錄里面的可治療的一樣要保障,這樣整個社會的罕見病診療、管理和保障支持的生態圈才能夠健康地成長。”王藝說。

這也意味著,需要關注所有的罕見疾病,尤其是出現了可以治療的靶向藥物和修正治療的罕見病,無論在不在目錄里,無論今后是以目錄的形式還是以定義的形式出現,都需要有更快、更有效、更適應新型靶向和修正治療出現的管理保障機制,這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關愛日就是號召所有的社會力量,強調藥物規范化使用,呼吁醫保機制、保障體系的完善。具體而言,聚焦解決諸如,罕見病治療藥物是否可以進入雙通道,是否需要加快出臺相關的臨床指南、臨床路徑等,這些工作需要產學研醫共同努力。”王藝補充道。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