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大國小農”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創新農業經營制度,促進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
2023-06-28 18:33: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莎 北京報道 當前,我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6月27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北京校區舉辦“破題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主題論壇。


【資料圖】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在論壇上表示,我國糧食產量和農民人均收入明顯增長,也實現了一系列制度創新。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農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當前,我國農業還存在農業自然資源稟賦相對不足、農業人口規模巨大等現實的問題和挑戰。

“在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和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雙輪驅動、并行不悖。”陳錫文說。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相結合

我國糧食產量十九連豐,2022年糧食總產量68653萬噸,比2021年增加368萬噸,增長0.5%。

陳錫文指出,雖然我國糧食總產量已達6.8億多噸,但仍需從國際市場進口約1.5億噸(含大豆)才能滿足需求,肉類、奶類也需進口。“我國自然資源稟賦相對不足,糧食安全和食物保障將長期面臨巨大壓力。因此,中央強調要嚴格保護耕地和農民利益、推動科技進步、加強糧食儲備、有效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等。”

同時,陳錫文表示,我國農業人口規模巨大,“大國小農”的現狀難以在短時期內根本改變,傳統分散的、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也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因此,仍然需要不斷創新農業經營制度,加快推進農業人口城鎮化、加快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但要注意從實際出發,避免因欲速而不達,連帶引發新的經濟社會矛盾。

陳錫文指出,從各地農村的實際和發展趨勢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農業經營很可能會形成兩類經營主體和兩種規模經營方式:一類是經營土地、提供農產品的主體,以及提供農業技術和裝備服務的主體;另一類是通過流轉、集中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實行土地的規模經營,以及通過提供社會化服務、實行現代農業技術裝備作業的規模經營。

陳錫文表示,在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和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雙輪驅動、并行不悖。由于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小規模經營的農戶仍將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基本面,轉入土地經營權的經營主體,多數的經營規模仍然不大,難以獨立承擔購置全套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的投資,因此,多數地區要通過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2020年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作業面積已達16.7億畝次,服務農戶7800萬戶。“這體現出在現階段,農業社會化服務具有更廣的適應性和更強的生命力,如果將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 陳錫文說。

數字技術破解農業發展難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汪泓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在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產業振興是堅實的物質基礎,必須提升農業的整體質量和競爭力。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委員、秘書長許世衛表示,當前我國農業農產品雖然生產量大但產業效益不高,產業鏈長但縱向協同性不好。由于行業收益不高,產業內在驅動力不足,而國際形勢不穩定性、突發事件概率加大,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農業數字化是農業發展方式的一次革命,包括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決策、數字孿生,以及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解決農業問題之中都有廣闊的前景。” 許世衛說。

許世衛詳細分析了如何通過數字技術手段,破解農業難題:一是應用數據力量,提升產業鏈效率;二是應用數據技術,貫通協調產業鏈環節,重構農業產業鏈;三是融合數字化技術,建立更為豐富的農業信息技術應用場景,形成新的產業空間;四是應用信息技術,有效化解產業鏈重大風險。

許世衛指出,農業數字化體系的搭建,首先要做好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造,也要加快算力基礎條件建設等;其次是進行農業數字化技術突破,特別是“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這不僅要依靠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更要依靠一線企業的力量。同時,要開展數字化場景應用,做好數字化產業服務。

汪泓表示,在新一輪人工智能革命興起的當下,鄉村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企業在開發和應用中要積極關注農業和廣大農村的需求,促進鄉村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進而賦能農業現代化。同時,要充分認識到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是一體設計、一并推進的事業,企業參與其中,不僅要考慮企業和產業本身,還要從更高的格局和視野上,思考產業對農村現代化的帶動作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會計學教席教授許定波表示,在我國“大國小農”的現狀短期內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政府、企業、農戶等各方力量應該形成合力,改變現有約束條件,降低機會成本。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引導企業,并注意保護農民利益。

(實習生陳鄧璇對本文亦有貢獻)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