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近零碳校園樣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獲選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公眾參與示范基地”
2023-08-15 13:56:4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文汐 武漢報道 今年8月15日是全國首個生態日。就在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獲選名單,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下稱“未來城校區”)入選為“綠色低碳公眾參與示范基地”,成為湖北省本年度唯一入選的單位,也是全國唯一入選的高校。

未來城校區多年來將綠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校園的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之中。校園內,沿路鋪設的透水地磚、圖書館的地源熱泵、環繞人工湖的生態濾床等設置,隨處可見綠色環保的設計思路。其中,未來城圖書館在華中地區高校率先使用的地源熱泵系統節能超過30%。

校園建設只是第一步,如何與復合型創新型“雙碳”人才培養相結合,是高校更加重視的任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中國地質大學環境、經管等學院在華中地區率先開設了碳中和概論、碳足跡核算等課程。借鑒哈佛等國際高校的先進經驗,未來城校區還于全國率先引入了“校園碳中和生活實驗室”模式,鼓勵師生共同參與建設一個富有生機和韌性的近零碳校園。

將綠色低碳融入校園建設

在未來城校區內,有一片名為“鏡湖”的人工湖。有趣的是,這一片湖水是依靠校區內設置的雨水收集系統來提供水源,未來城校區主環路內側的單體建筑、學生宿舍屋頂以及綠地均設置有收集雨水的裝置,并將其引入中心水體。

為了凈化水體,湖水周邊還規劃建造了3塊總面積945㎡的微生態濾床,年處理水量約為9.8萬噸,收集處理后的雨水,除了能形成鏡湖這一景觀外,還能用于教室沖廁、綠化澆灌、洗車用水、道路沖洗等方面。

這只是未來城校區將綠色低碳、節水節能理念融入校園建設中的一個縮影。未來城校區早在2011年申報辦校之初,便提出要建設生態型校園。

根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環境科技創新基地”暨新校區事業發展總體規劃》,新校區總體規劃設計既要反映中國地質大學特色,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念,又要符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型校園設計理念。

2021年,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試點,在近零碳校園試點方面提出,試點應著力將近零碳理念融入學校教育、技術創新、規劃、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考核評價,推動建設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公共建筑,以消減校園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為主要目標,形成多層次的近零碳校園模式。

這成為未來城校區建設近零碳校園的轉折點。同年,未來城校區成功申報湖北省首個近零碳示范校園建設試點,并提出8大項32個重點任務,顯著降低校園運行碳排放,其中包括能源、建筑、交通、水資源利用等方面。

“這些并不是在喊口號,我們也切切實實這樣做了,這是我們日常的工作內容?!蔽磥沓切^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羅勛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校園內景觀設計綠化率超過35%。同時,學校大量采用了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光伏、智慧能碳管理系統、智慧暖通、基于自然的中水循環系統等先進技術,生均碳排放量比同類理工高校低30%以上。

2023年6月28日,生態環境部公示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獲選名單,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近零碳校區獲批“綠色低碳公眾參與實踐基地”,成為未來城校區在踐行低碳路徑上的又一殊榮。

為何高校要參與“雙碳”?事實上,每一個校園類似于一個社區、一個微型社會,數以萬計的師生在這里學習、生活、工作,探討校園的碳減排具有一定必要性。

今年5月舉辦的第十九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舉辦了“碳中和校園論壇”,發布了《高等學校校園碳核算指南》以及推進大學校園碳中和的一系列標準編制成果,為針對校園開展碳盤查提供方法學。

羅勛鶴認為,以往建筑、工業、能源等領域談到碳中和較多,高校碳中和還未得到充分重視,但校園也是碳排放比較大的載體。同時,高校還具有培養學生的職能,高校通過學科教育等方式推行碳中和,能夠將理念傳導給學子,從而為各行各業提供“雙碳”人才。

提倡“共同參與”

校園建設只是打造近零碳校園的其中一步,對于高校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創新型“雙碳”人才的培養,而技術和人才也被認為是當前中國“雙碳”產業快速發展中兩個最大的瓶頸。

在羅勛鶴看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中,教育是底座,需要依靠良好的教育來培養“雙碳”人才,攻克前沿科技,提供原創性科研成果。

一些國際高校已經在培養碳中和人才上走在前列。英國高校2010年前后均制定了碳管理規劃,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要求其資助的高校到2050年必須減排80%,美澳等國高校在2015年左右紛紛制定碳中和規劃,這些規劃中也明確了高校在未來40年左右的科研和育人目標。

要培養復合型創新型的碳中和人才,對于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是巨大的挑戰。“雙碳”目標及其任務的綜合性決定了碳中和人才培養教育具有復雜性,在教學理念上,需要從傳統的單學科教育模式轉向跨學科教育模式。

目前,在未來城校區管理辦公室的共同參與下,經管、環境、地信等學院在華中地區率先開設了碳管理、碳中和技術概論等20余門相關課程,每年組織“雙碳”相關學術講座300余場,編著出版《企業碳管理》《碳金融》等教材,并與中碳登簽署教育部首批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

同時,地球科學作為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正在“雙碳”的背景下不斷刷新其內涵?!拔覀兊馁Y源、生態環境、地質工程、地球物理等眾多學科,均是圍繞著地球科學這一個大的類別,地球科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并且與綠色低碳息息相關。目前,在‘雙碳’理論和技術的牽引下,我校的地球科學也正在從1.0逐步升級到2.0階段?!绷_勛鶴表示。

根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關于加快建設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的報告內容,中國地質大學將加快推進新地學教育,其中包括開展新地學教育學理闡釋,進一步揭示新地學教育的價值、內涵和特征。重塑地學教育的價值體系,推動人與地球和諧相處,引領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未來城校區還就碳中和人才培養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圍繞地熱、能碳管理系統等“雙碳”應用場景,打造校園碳中和科教宣傳環線;資助“碳中和”學生社團等。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城校區參考了哈佛等國際知名高校在可持續發展上的理念,于全國率先引入“校園碳中和生活實驗室”模式,鼓勵師生、社區、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建設富有生機和韌性、可持續發展的校園。

“共同參與”也是未來城校區獲批“綠色低碳公眾參與實踐基地”中的重要內涵。在這一理念下,學校廣泛邀請師生、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近零碳校園建設和管理工作,并依靠師生共同參與,制定了全國首個高校碳中和規劃和全國首個校園ESG報告。

“校園也是一個碳中和的實驗室,是一個大的互動場景,在其中可以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進行節水節能等低碳環保方面的有益實踐。”羅勛鶴表示,目前,未來城校區還就學生宿舍低用電計量提出了獎勵機制,鼓勵教師購買新能源汽車、乘坐通勤車等公共交通方式。下一步,還會鼓勵學生參與低碳日的宣傳活動。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