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大家就要迎來上半年的最后一個法定節假日端午節了,這一次又可以連放三天假了,開心嗎?想好要去哪玩了嗎?可也就在最近,網上也爆出來一個事,有專家稱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并列最晚的端午節之一,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說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并列最晚,除了今年還有哪年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為什么說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并列最晚
原來,就在最近有天文學家表示,今年因為增加了一個“閏四月”(陽歷5月23日-陽歷6月20日),端午節在陽歷中的對應日期相較去年向后推遲了18天——去年是6月7日。而21世紀100年內一共有3次端午節最晚的年份,分別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對應的陽歷日期都是6月25日。所以說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并列最晚的端午節之一。但事實上,陽歷6月25日還不是最晚的端午節日期,最晚的是出現在陽歷的6月26日,如1906年。
不明白什么是“閏四月”?天文專家表示,中國幾千年所采取的傳統農歷實際上為陰陽合歷,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歷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歷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下來就已超過一個月。
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采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歷“置閏”的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置閏”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歷庚子鼠年為閏年,增加了一個“閏四月”。這個“閏四月”從陽歷5月23日開始至陽歷6月20日結束。受“閏四月”影響,自此以后,庚子鼠年內的農歷節日,如端午節等,在陽歷中的對應日期相較去年來說,都將向后推遲18天。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陽節、龍舟節、正陽節和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在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起源于天象崇拜,從古代的端午節演變而來。仲夏的端午節,當升到正南方的時候,是龍的日子,也就是線所說的“天空中”。在端午節,龍星既是“贏得中間”又是“贏得權利”,這是好運的象征。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代明星文化、人文哲學等多個方面,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民俗融合成一個整體,節日習俗內容豐富。賽龍舟和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這兩種習俗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并一直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最初是由吳越南部的祖先創造的一個祭拜龍族祖先的節日。據傳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于5月5日從汨羅江跳下自殺。后來,人們也把端午節作為一個節日來紀念屈原。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說法。一般來說,端午節起源于古代先民,他們選擇“龍騰”這一吉祥的日子祭祀龍族祖先,在夏季注入“祛病防疫”的時令風尚,把端午節視為從中原,北部開始的“惡月惡日”,并附有屈原等歷史人物的紀念內容。端午節習俗的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也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文化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祝端午節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以來,它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易經乾卦》,端午節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遺產節。
2020年端午節的假期計劃已經公布。今年端午節將從6月25日至27日放假三天。端午節期間,有賽龍舟、過端午節、采藥、掛艾草、吃粽子和穿香包等習俗。目前,許多地區已經推出了各種主題活動,以吸引游客,并顯示豐富的當地風俗在這個節日。
今年的端午節注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年的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并列最晚,下一次為2058年,這一次何不和愛人、好友一起度過,然后相約2058再過一次!不得不說,2020年端午節具有特殊意義,相信今年的端午節網紅們會好好利用一把,這一次網紅經濟概念板塊或許會因為端午節出現一次拉升,讓我們拭目以待!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