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傳媒網>資訊 > 正文
京津冀暴雨過后,小農戶仍陷在氣候適應的困境中
2023-08-17 13:52:52 來源:騰訊網 編輯:

近日,還在 “60年來最大暴雨”余波中的京津冀地區又開始經歷立秋后的高溫,這個夏天真可謂“水深火熱”,也讓公眾再一次見識了極端天氣事件的厲害。


(相關資料圖)

城市的生產生活已基本恢復,但極端天氣對農民的影響卻非一時一地,而比想象中更為持久。先是六七月份多個40度異常高溫日的炙烤,再到最近的“60年來最大暴雨”,對農民來說,這兩個多月的極端天氣意味著什么?暴雨之后,他們又該如何收拾殘局,為下一次不期而至的極端天氣做準備?

1

“全軍覆沒”

7月29日到30日,河北保定連著下了兩天大雨,眼看著家門口的水一點點漲上來,陳子彧每回想起那一刻,仍覺得心驚膽戰。第二天晚上10點多,“水就要到腳面了,雨停了。”再下一兩個小時,積水就會灌入家中。

那樣的話,大半個村子將泡在水里。有辦法的村鄰們都躲進了城里。一旦家里被淹,陳子彧和家人也只能盡快逃出去、找地方避難。人們后來才知道,河北保定那兩天的平均降雨量就達到了141毫米,將近常年平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陳子彧和家人在保定清苑區北李各莊村經營著一家生態農場“沃翠源”。農場占地100多畝,主要種小麥、雜糧,還有少許蔬菜、西瓜。其中20畝玉米種在幾十年未曾過水的備用行洪道里。

●7月底的暴雨把陳子彧家即將成熟的玉米淹到只剩玉米尖兒。圖片:陳子彧

雨后,這條溝里嘩嘩淌滿了渾黃的洪水,翠綠色的大片玉米植株被淹得只剩下尖兒。直到大雨過去兩周,溝里的積水仍遲遲滲不下去。不用說,這些玉米全部絕產,晚西瓜和西紅柿也死得一顆不剩。

他粗算了一下,光這20畝玉米就損失5萬元產值,“而且還是按照常規玉米來算的。”他們家種的是有機玉米,投入的肥料和人力成本高,定價也高,損失只會更重。

泡壞了的土地,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修理塌方地塊,重新整地,讓太陽曬地,等土壤墑情合適,就趕緊種上白菜。

相比之下,位于北京順義的小柳樹農場則幸運許多。順義區位于北京東北郊,不是這次暴雨的重災區,降水量相對較小,而且農場周邊的排水條件也不錯,因此免遭洪災。但農場依然蒙受了巨大損失。

“我做了十年農業,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小柳樹農場的負責人柳剛說,“土壤積水飽和,很多菜淹死了:露地種植的西蘭花,芹菜,西紅柿,水果玉米,羽衣甘藍……以及所有生長期短的葉菜,全軍覆沒。”

●柳剛和工人們在育苗棚搶救菜苗。

育苗棚被淹了。雨停后,柳剛和工人沖進去搶救菜。他們穿著長筒雨靴,一腳下去,深陷進泥里,水一直漫到小腿肚子,灌入雨靴。

“姜都能給淹死了。”柳剛感到不可思議,“姜怕旱,老得澆水。過去幾年下雨都沒死過。”他估計,光這些菜的損失,大概就有10萬元。

此外,大棚也被暴風雨損壞了。小柳樹農場以生產蔬菜為主,除了露地種植,也建有冷棚、暖棚。這次受損的主要是冷棚,積壓在塑料棚布上的雨水直接壓塌了棚子。

不光減產,菜的口味也明顯變了。柳剛覺得是雨水里有大量酸性物質,讓菜變得又澀又苦,“反正我覺得不好吃,我都不好意思和人推薦。”

●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上,屬小柳樹農場的葉菜種類最多,口感也很好。圖為柳剛在市集上展示農場的紅薯苗。

2

排澇功課及格了嗎?

作為種菜界的技術流,柳剛很少抱怨天氣,第一反應總是復盤自己的技術哪里不到位。

反思這次雨災時,柳剛認為首先還是要做好防水和排水。例如,之前搭建冷棚的材質不合格,用的管材偏薄,需要換成更結實的管子。還有,育苗棚位于農場的低洼處,接下來要考慮搭架子把育苗盆放在高處。

●暴雨過后兩周,小柳樹農場被水淹的菜苗及部分蔬菜大部分都恢復了生長。圖片:柳剛

小柳樹農場搬到順義齊家務村已經有四年了,周邊做了三四十年的國營農場,農田中間都有很大的排水溝,1米多寬,5米深。柳剛當時還不理解,在北京這么干旱的地方,做這么大的排水溝有什么用?不僅會占據耕地,還會影響生產效率。

這場雨讓他看清了這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排水溝的價值。他打算今年冬天好好規劃一下,不僅要挖排水溝,也要在農場地勢低洼的地塊做一些簡易設施,盡量以最低成本把水排掉。

這就是此次雨災帶給他的啟示,柳剛認為,此外也做不了什么。他不會為此而調整種植計劃,對于“抗澇品種”這一說法,他不置可否。柳剛說,作物只有喜旱、喜濕之分,但就是喜濕的也耐不住水泡,關鍵還是要及時把水排出去。

對于小農來說,排水溝的價值,必須結合著成本來考慮。他們的生計,仰仗每一寸土地的產出。所以,一條排水溝的成本不僅體現在挖溝時的人力、機械和時間投入,更需要考慮此后年復一年無法耕種的撂荒成本。

在有的人看來,為了某場不期而至的洪水而閑置一塊土地,是過于奢侈的選項。

陳子彧家此次被淹的20畝玉米,種在備用的行洪道里。但他說明年還是會繼續種。因為這場雨太大、太罕見了,自1963年8月海河流域特大洪水以來,溝里就沒這樣走過水。換句話說,為了避免一年不受災,而讓那條溝閑置60年,不劃算。

●暴雨后兩周,行洪道的水依然沒滲下去。

當我向他文縐縐、熟極而流地搬弄那套氣候工作者掛在嘴邊的常用句子: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只會越來越多,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極端降水概率就會增加多少倍……”

陳子彧說:“真要都是這種雨,什么措施也沒用,我們都得搬家。命都保不住了,哪還管得了地里?”

3

應對極端降水,農民做了什么?

實際上,靠天吃飯的農民對老天爺的臉色并非完全被動忍受,而是一直在自發調整、適應,盡管有時候他們自己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近年來我國有北澇南旱的趨勢,華北雨季降水量明顯增多。一些農民對于多雨夏季的適應,首先體現在種植結構的改變。

以柳剛、陳子彧所在的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為例,農友因為直接面對城市消費者,往往采取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策略。有的農友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多種喜水的“南方菜”。柳剛這次也發現,芋頭不僅沒損失,長得還特別好。

其次,土壤改良也已被證明是應對旱澇的有力舉措。

就在此輪強降雨的前幾天,北京在7月25日迎來了高溫久旱之后的一場大雨。在順義持續3個多小時的狂風大雨之后,小柳樹農園有機種植的玉米被吹成了45度傾斜狀態,而附近常規種植的玉米則完全平躺。

●周邊常規農場近乎平躺的玉米和小柳樹農場的玉米對比明顯。

柳剛認為,玉米倒伏的情況與根系是否發達、以及土壤團粒結構有關,只要有充足的陽光照射,這些45度倒伏的玉米會恢復直立。

柳剛對土壤格外重視,認為生態農業的關鍵就是養出健康的土壤。他早年在日資企業工作,轉戰有機農業后,認真鉆研日本和美國的新型農業做法,用落葉堆肥保持土壤養分均衡、結構疏松、含氣持水。這樣的土壤耐旱澇、對冷熱具有緩沖能力,是應對異常氣候的法寶。

雖然比起依賴化肥農藥的貧瘠土壤,健康土壤能承受更高程度的旱澇,可畢竟是有限度的。

柳剛自豪于農場土壤的透水性比周邊好很多,過去沒遇到水排不出去的情況。當他為農場45度倒伏玉米喝彩的時候,也許不會料到,幾天后又一場持續三四天的暴雨,直接淹死了他的水果玉米。

4

災后管理的挑戰

禍不單行,這輪暴雨結束后天氣并未放晴,而迎來了近十個連綿陰天。地干得慢,導致雜草瘋長,也造成了土壤結構和菌群的失衡。

雨后,常規種植的農場會噴灑大量除草劑。但像陳子彧和柳剛這樣的生態小農,主要通過機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去除雜草。可是暴雨過后,地里過于泥濘,柳剛的小型拖拉機陷入泥里,三天挖不出來,他只好和工人們用犁耙一遍遍翻地。這樣一來,用于除草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增加了三四倍。

另一個難題是,暴雨改變了土壤結構和菌群環境。柳剛解釋說,原先的土壤團粒結構良好,被雨水泡了之后,沙子浮上去,而黏土和石頭沉在下面,需要人為攪拌讓土壤結構復原,否則土地會板結,看上去就像水庫干旱見底后龜裂的樣子。

一旦土壤表層板結,就容易滋生有害菌。這次雨后,農場土壤表面生出一層綠色的微生物,只有通過耙土,讓空氣和陽光進入土壤,才好讓菌群恢復平衡。

“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已經刨了兩遍地了。關鍵還是要靠陽光來晾曬土地。”他說。

陳子彧也密切觀察著土壤墑情的變化。一旦土壤恢復,就要搶時間種白菜。災后村子里絕收的面積不少,所有人都在憂心地等著水慢慢退下去,也都在盤算著同樣的補救措施:種白菜。

因為此時除了白菜,受災的地沒別的可種。而陳子彧已經開始擔心,到了年底菜賤傷農。“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賣出去的價格,都抵不上砍收白菜的工錢,最后都爛在地里。”

除了夏天變得濕潤,京津冀的農友比城里人更敏銳地察覺到氣候變化的痕跡。

還拿白菜來說,陳子彧記得小時候,立秋當天,村里所有人都在地里種白菜,“還就得是立秋那一天,前后都不行。”

但隨著氣候變暖,積溫增加,作物生長期延長,種白菜的日子越來越晚。種早了,白菜會爛芯兒。當地人意識到,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早已不合時宜。

這場大雨也讓陳子彧頭一回見識到,西瓜還能爛到長毛。細推起來,這也和氣候變化有關。今年六七月異常高溫,地溫太高,在西瓜最需要水分的時候等不來雨,澆水也澆不過來,于是一些瓜在眼看著要熟的當口旱死了,總體比去年減產五分之三。

●沃翠源今年的西瓜個頭普遍不大,量也少,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上異常搶手。圖片:農夫市集

陳子彧試著補種了一批晚西瓜。“晚了二十多天,竟然還能長成五六斤。”他感到很意外,因為在過去,這么晚種西瓜,只能長成拳頭大。只不過,這輪暴雨淹死了這批令人驚喜的晚西瓜。

陳子彧說,可能是因為所有作物的生長期都在向后移。他打算明年接著種晚西瓜,并且開始做記錄。

5

氣候適應的成本誰來分擔?

極端天氣為小農帶來的的損失是迅即的,慢性的氣候變化疊加極端天氣的不確定性,更是令小農戶感到措手不及。

然而,農民的認知調整需要時間,而識別新的氣候機會的則需要機遇、連續觀測和相當程度的知識儲備。

區域尺度上以模型推演為基礎的、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種植制度的研究汗牛充棟,卻無法有效指導在土地上埋頭耕種的農民如何規避氣候災害,又該如何利用新的氣候機會。

為了對抗氣候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小農必須付出額外的時間、人力和資金成本來維持生產,而這些氣候適應的成本如何承擔,誰來分擔,答案仍在風中飄。

-這是食通社第?530?篇原創?-

食通社

作者

孔令鈺

前媒體人,公益從業者,關注氣候、環境和食農議題。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環球傳媒網-重新發現生活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