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4日,在西峽法院丁河法庭“共享法庭”辦公室,法官成功調解一起婚姻糾紛,當事人在法官的指導下在電子調解筆錄上簽字,屏幕另一端參與連線的村干部和當事人家屬也一臉釋然,為這起糾紛得以圓滿化解表示稱贊。
馬某訴龐某離婚糾紛一案,法官受理后,經過與原被告溝通了解,得知雙方對離婚沒有異議,但對夫妻共同財產處置存在爭議。經過與被告進一步溝通,得知因為被告工作太忙,正常上班時間很難請假。為方便當事人訴訟,法官決定利用下班時間組織雙方在法庭辦公室進行調解。原本以為兩人離婚意愿一致,只需要很短就可以結束庭審,結果雙方因為宅基地房屋的歸屬問題爭執不下,一方面被告提供的房屋土地登記信息與其陳述的實際占有控制的土地四至邊界不一致,另一方面被告與兒子小龐的關系也十分緊張,擔心房產給兒子后自己老無所依。一個半小時的調解陷入了僵局,法官只好結束了這次調解。
為避免事實不清引發其他糾紛,法官第二天到被告居住地進行走訪調查,現場勘驗房屋土地實際占地情況,并向村組干部和鄉村四鄰詢問求證,確定了土地的四至邊界。同時,法官還了解到,原被告的兒子小龐在外務工,雖早已成年但還是單身,家里除了宅基地和房屋沒有其他值錢財產。法官通過電話與小龐通過電話溝通得知,因為兩人的婚姻問題,小龐也要爭奪這塊宅基地的使用權以及房屋所有權,以保證母親老有所居,否則將和父親解除父子關系,以后也不愿意給父親養老送終。
由于這三口人一人一個地方,且矛盾較大,村組曾試圖組織調解奈何沒有合適的平臺和時間把他們湊到一起。為妥善化解糾紛,法官在征求原被告同意后,決定通過“共享法庭”平臺邀請村組干部參與調解,于是,在法官的組織下,原告、被告、小龐、村組干部通過一方小小的屏幕聚在一起,經過法官和村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就宅基地和房屋歸屬達成了附條件贈送兒子的意見,并通過線上調解平臺對調解協議進行簽字確認。調解結束后,法官也就此案向當事人進行了普法教育。
去年以來,丁河法庭已累計用“共享法庭”平臺調處各類糾紛20余件,開展普法培訓6次,參與基層調解十余次,不僅方便了當事人,也加強了與基層社會治理力量的聯動,有力推動了“四治融合”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構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司法力量。(供稿:西峽法院 王晶雅 )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