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恰逢我國與國際竹藤組織聯合發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滿一周年。這一年,也是湖南滿懷決心向“千億竹業”發起沖刺的起步之年。
作為竹資源量全國第三地區,湖南曾在2018年提出力爭4年接近“千億竹業”。當年,全省竹產業產值為285億元。到2023年,這一產值已穩步提升到594億元,但距離“千億竹業”尚遠。2023年11月,湖南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8年全省竹產業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隨著“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發布,可以說為竹產業發展打開了前所未有的“黃金通道”。湖南“千億竹業”宏愿能否實現,已到關鍵時刻。這一年,湖南做了什么?未來,湖南還要如何做?近日,記者探訪竹業發展的方方面面,聚焦這次任重道遠的征程。
1.多個賽道分布有優勢企業
4000多家企業實現全竹產業成鏈成群
要實現“千億竹業”,企業的能量是決定因素。如何看待湖南竹產業企業?
不可否認,相比竹產業年產值過千億元的四川、福建等省,湖南竹產業企業規模小、低端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弱點突出。
“目前,全省登記在冊的竹業企業有4000多家,年產值過億元的僅11家,最高約4億元,是我省唯一躋身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的竹業企業。”省竹產業協會會長歐陽碩龍認為,這一弱點也正說明湖南竹產業發展尚有巨大空間可挖掘。
從另一個方面觀察,湖南竹產業的產業鏈條的完備性也可圈可點。
“涵蓋了竹資源培育、竹傳統加工、竹精深加工、竹筍健康美食、竹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歐陽碩龍介紹,目前,全省竹產業中一、二、三次產業占比分別為23.4%、57.3%、19.3%,實現了從竹筍、竹頭到竹莖、竹尾、竹屑的全竹利用,開發出重組竹材、家具家居、竹玩具、竹餐具、竹纏繞管、竹集裝箱底板等17大類400多種產品,全竹產業成鏈成群。
南竹占湖南竹資源的95%以上。眾多企業圍繞南竹做文章,一批企業脫穎而出,在越來越多的賽道占據了有利位置。
湖南專鑫竹森工貿有限公司在過去7年里,從零起步發展成為省級龍頭竹業企業,帶動全省竹產品出口大跨步。
11月中旬,公司生產車間里10多臺設備正在抓緊生產,一根南竹經過10多個工序,被制作成刀、叉、勺等餐具。董事長陳紅專告訴記者,這些產品深受歐美國家航空領域、高端酒店和餐飲定制場所青睞,今年公司又成功拿下一份超5000萬美元的海外訂單。
在湘西南,由湖南億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領,形成從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向周邊輻射的竹集成車廂板材產業鏈條。
近兩年,該公司每月通過懷化國際陸港向美國、歐洲、日本及澳洲等地發運超過30柜產品,年銷售額高達2.4億元,不僅為當地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還成功帶動1000余人就業。
在湘南,中集、九通、銀山、佰龍、豐源等竹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持續擴能增效,竹木復合板、竹餐具、竹滑板、竹管道、竹筍、竹炭、竹粉等成為核心產品,取得竹業專利50余項,其中,竹滑板占據全國市場份額40%。
在洞庭湖區,竹板(建)材、裝配式建筑、竹地板、竹家居、竹涼席、竹工藝品、竹筷(簽)等已在全國打響知名度,還誕生了全國最大的復水筍生產加工基地和集散地,年銷售額逾億元。
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里,前不久落成的一座3層樓高的全竹建筑引人注目。公司董事長薛志成介紹,這是全國最大體量的裝配式竹建筑,從屋頂的梁到支撐的柱,從室內的裝飾到戶外的庭院,全部采用自主研發生產的竹質工程材,“無論是強度、硬度、柔韌度,與中高端木材比不相上下。”
小眾的箬竹,也在桑植縣催生出全國最大的粽葉生產企業康華公司,年產值達到2億元。
“現有竹業企業構建起良好基礎,也具有巨大潛力。”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有信心5年內建成規模以上竹產業龍頭企業150家、年產值15億元以上示范園區10個,作為實現“千億竹業”宏愿的排頭兵。
2.“扶大強基”加速起步
專項資金從每年900萬元上調到6600萬元
被22萬余畝竹林環繞的麻塘苗族瑤族鄉,是邵陽綏寧縣有名的竹鄉,立冬后竹林進入砍伐佳期,當地砍竹隊連日扎在竹林。
“不缺竹子,缺路運下山。”砍竹隊隊員周永漢邊說邊揮柴刀,幾刀下去一株粗壯南竹“咔嚓”倒地。今年,綏寧縣統籌一筆竹產業專項資金,以獎代投修建竹林道,僅三寨村就修好220公里竹林道。周永漢說,打通了竹子出山通道,企業敞開了要、砍竹隊甩開了干。
湘中的雙峰縣竹產業起步較晚,但近幾年已發展成為全縣經濟建設重點。今年,《雙峰縣促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獎勵辦法》出臺,獎勵對象涵蓋了一、二、三產業。通過專項資金引導,雙峰縣加大了促進資源管理和構建現代化加工體系力度,為逐步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的竹產業新格局夯實基礎。
在湘北,湖南“第一竹鄉”桃江縣提質升級的進程更是快馬加鞭。省林業資源調查監測評價中心對全縣約250家筍竹加工企業調研,指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品同質化嚴重。不久后,湖南省現代竹產業研究院落戶桃江,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省林科院、省竹產業協會等作為主力,發揮智庫作用,著重推進竹產業科技創新。
“這些基礎工作不能單純通過市場調節實現,更不能指望企業或竹農扛起重擔。”省林業經濟發展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單打獨斗的小農經濟時代早已過去了,打開“黃金通道”政府必須拿出真金白銀布局統籌發展。
《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出臺后,我省竹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上年900萬元/年上調到5000萬元/年,省林業部門同步配套投入竹產業發展基礎建設資金1000多萬元。
“不搞大水漫灌,重在‘扶大強基’。”該負責人介紹,總共有66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建設3個竹產業示范縣、10個竹產業示范園區,支持推進相關科研項目、創建竹林林下經濟示范點和打造“瀟湘竹品”公共品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其中超過1000萬元用于修建竹林道和組建專業采伐隊、規范農用車運輸竹材、開發竹材運輸裝備等,立足打通竹子到企業“最后一公里”。
桃江縣是我省竹產業產值最高地區,綏寧縣是湘西南竹產業集群中心,雙峰縣則在竹產業品質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上頗有成效,因此,省林業部門從竹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撥付2400萬元,向3個竹產業強縣分別投入800萬元,計劃連續支持兩年。
“對于表現優秀的縣,第三年再額外獎勵400萬元。這意味著,只要表現優良,我們最多可以獲得2000萬元專項支持資金。”綏寧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真金白銀的投入極大調動了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升級發展竹產業的積極性。
據省林業經濟發展中心跟蹤調查,實施“扶大強基”僅一年時間,桃江縣、綏寧縣和雙峰縣在完善竹加工體系、強化科技支撐等方面均有所進展,10個竹林林下經濟示范點初具雛形,我省正加速開拓竹產業發展新局面。
3.敢想還要會干
抓住“以竹代塑”的風口才能盡快起飛
“今年有兩場活動,讓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湖南專鑫竹森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專告訴記者,9月下旬,中國2024“以竹代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全省筍竹資源培育及加工技術培訓接連在桃江縣舉辦,而會議及培訓期間,大量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幾乎都是塑料制品。
受到竹資源劣勢特性的限制和木材、塑料等市場的競爭壓力,長期以來,我國竹產業發展都面臨著較低的“天花板”。到2023年底,全國存續竹加工企業1萬多家,竹產業年產值剛超過4000億元。
“不抓住‘以竹代塑’的風口,很難在短期內突破‘天花板’。”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李賢軍教授認為,湖南竹產業科研力量在全國處于前列,特別是有吳義強院士領銜的竹材資源高值利用團隊,加上技術具有流動性,因此,我省抓住“以竹代塑”風口,最大的難點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如何做大市場。
“雖然一直呼吁限塑,但去年全國塑料產業產量同比增長3%。”歐陽碩龍說,搶奪塑料市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表示,目前,湖南代塑竹制品品種少、市場競爭力不強,與政府對相關企業支持政策不完善、產品推廣力度不夠有關,“需要強化多部門政策協同,將‘以竹代塑’產品納入政府采購支持范圍,在全省層面推動公共機構、連鎖商超、酒店、外賣平臺、餐飲公司等總部龍頭企業落實‘以竹代塑’倡議,形成先行示范引領效應。”
陳紅專對國內外“以竹代塑”市場需求進行了調研。“潛力是巨大的,日用、文旅等領域可以使用以竹材替代塑料生產的購物袋、文具、餐具、家具等,工業生產領域可以使用竹車輛內飾產品、竹質包裝材料等,建筑建材領域可以使用竹纏繞復合管、竹格柵、竹質板材等。”陳紅專希望政府部門能統籌“以竹代塑”產品發展基礎和市場需求,每年發布一次“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精準識別替代場景,提升替代比例,“有了市場,‘以竹代塑’產品研發技術將同步提高,成本也會下降。”
“從長遠看,持續做大做強竹產業,我省還應加大高附加值竹基高性能復合材料的自主創新。”李賢軍教授介紹,今年,我省啟動的一個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竹基高性能復合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便發力高性能竹基鈉電硬碳負極材料、竹炭儲氫材料和鈾吸附材料、竹基高性能碳纖維材料等新材料領域。據了解,新一代儲能鈉電池硬碳負極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對未來產業的發展規劃為實現50萬噸南竹高值化利用,年產值預計30億元至50億元。
更長遠的謀劃還延伸到了竹資源育種。“我們依托岳麓山實驗室林科院片區,正在對全省現有竹資源進行精準化的評價分析,下一步將開展具體產品應用類型區劃研究,也就是,搞清楚哪個地方竹子更適合加工哪種類型產品。”省林科院竹木研究所所長楊明告訴記者,他們還期望通過育種技術,提升竹筍品質;通過精準培育技術,對毛竹胸徑、竹壁厚度、材質、竹高等指標實現可控培育,以滿足不同產品對原材料的需求,從原料端破解產業鏈瓶頸。
若短期突破和長遠謀劃合力而為,實現“千億竹業”便是水到渠成。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