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7月28日訊 7月22至23日,2023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23)在福州市舉行。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創立于2015年,至今已舉辦九屆。本次大會以“數智領航·共筑未來”為主題,聚焦國內外人工智能的研究進展和學術前沿。由10余位海內外著名科學家領銜,云集10余個國際學術機構、近50所高校、300余家企業、20家科研院所的140余位各領域專家同臺交流。
人工智能是通往未來科技的鑰匙,也是近年來最熱門、發展速度最快的新技術領域之一。而想要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進步,除了在學術領域加大投入外,基礎建設和相關應用的支撐同樣必不可少。尤其AI學習訓練和推理相關的算力,更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近日國家科技部發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建設的批復通知,同意9家平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16家平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從而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鋪平道路。
作為提供算力的核心硬件,CPU和GPU成為桎梏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相關行業所采用的CPU與GPU大多源于海外,而近兩年劇變的大環境,使得我國算力產業的發展面臨“卡脖子”的巨大風險。如何在CPU和GPU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的國產替代,成為中國科技界亟待解決的難題。而在這方面,龍芯中科等掌握芯片自研核心技術的國產廠商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龍芯中科是為令我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芯片“龍芯1號”得以市場化運作而誕生的企業。上世紀末,隨著計算機的快速普及和互聯網時代大幕的徐徐拉開,對于海外中央處理器的依賴問題逐漸凸顯。為突破缺乏國產CPU的困境,中科院計算所組織了由胡偉武領銜的“精兵強將”,以“兩彈一星”精神為榜樣刻苦攻堅,終于在2002年研制出“龍芯一號”。而為了將國產自研芯片推向市場,2008年,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得以成立。2022年龍芯中科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國產CPU第一股。
近年來,隨著龍芯產品快速打開市場,龍芯中科也在進一步加大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力度。而每年數億元的投入,也為龍芯產品帶來了技術上的不斷突破。據信息顯示,龍芯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發布的下一代產品3A6000芯片,采用了全新設計的LA664核心,相對于前一代產品3A5000芯片,相同頻率下整數通用性能提升40%,浮點通用性能提升60%,性能已達到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水平。
另外針對人工智能算力場景下大量使用的GPU芯片,龍芯中科也早在2017年就開啟了有針對性地技術研發工作。2022年7月,龍芯中科宣布在自研處理器配套橋片龍芯7A2000 內部,首次集成了自主研發的統一渲染架構的GPU核,這也意味著龍芯中科在GPU研發領域終于取得重大突破。而據最新消息,龍芯中科針對工業控制領域及筆記本電腦專門設計的龍芯2K3000,也即將宣告完成,該芯片集成了8個核心及龍芯自主設計的新款GPU,性能預計比同樣8核心的國產芯片提升30%至50%。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