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如何讓群眾少跑腿,一次性、就近把事情辦完,成為許多公共服務部門的努力方向。在我們身邊,類似的變化正不斷增多:比如,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等,都已經不再需要回到戶籍地,全國各地都可以就近通辦。同樣,上周開始公開征集意見的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也提出:未來婚姻登記也不再需要提供戶口簿,也不必回到原籍辦理。實現種種便民措施,背后需要做哪些工作?還有哪些便利群眾辦事的新舉措?這樣的思路,又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怎樣的促進和推動?《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公共服務,把每件事辦得更高效。
小陳和小周,分別來自安徽的蕪湖和銅陵。雖然兩人的戶口都不在上海,但本周五,他們在楊浦區婚姻登記中心順利領證。從去年6月1日開始,上海作為21個試點省市之一,開始實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對于非上海戶籍的外地人來說,只要其中一人持有上海居住證,就可以在上海辦理婚姻登記。
楊浦區是上海市大學最多的地方,云集了許多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外地戶籍的適婚男女。試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以來,一年間,楊浦區已有1200多對新婚夫妻獲益,省去了專門回戶籍地領證耗費的時間、精力和交通費用。上周五,民政部對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的解讀中專門提到,這些試點城市積累的經驗,為婚姻登記取消戶口簿、可以全國通辦的新規,提供了實踐基礎。
上海市楊浦區婚姻登記中心 郭文軒:實際上,戶口簿上的婚姻狀況存在很多滯后性,很多人實際上已經結婚或者離婚,沒有及時去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去修改,導致實際的婚姻狀況與戶口簿上的婚姻狀況并不一致,最終應該是以全國婚姻登記數據為準。
在婚姻登記處,每一對新人在系統讀取身份證信息后,都要在人臉認證和指紋認證中選擇一項,確保人證一致。隨后工作人員會在全國聯網的數據庫中,對當事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特別是個人陳述的婚姻情況等,一一進行核驗。為確保登記人的身份信息合法、有效,早在七年前,2017年,民政部與公安部就開始在婚姻登記機關,開展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信息共享工作。這種信息共享不但促成了全國范圍內的核驗,也讓結果比戶口簿記載的更新、更準確。
婚姻登記完成后,工作人員都會及時將信息更新到系統中,全國的婚姻登記機關都可以查到。一旦有已婚人士試圖重婚,系統就會立即進行提示。此外,該信息庫還與法院信息、殘聯信息等聯通,對其他婚姻風險也有所規避、防范。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苗青:我認為婚姻登記走在前,能夠給公共服務的數據化提供非常好的參考,醫療、衛生、民政、住房各個領域,為老百姓辦事的空間還很大。隨著國家的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老百姓沒有必要回到原居住地去解決這個問題,讓老百姓可感公共服務做得更好了,更便捷了,節約了更多的時間。
“便民利企”各地都用了哪些辦法?
正所謂“便民利企”,便民的同時,好的營商辦事環境,也能便利個體經營商。以往無論是準備材料還是登門辦理,一件小事可能都要耗費不少時間。今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已發布13個重點事項清單,一個月前新一批清單中又增加了八個,其中就提到了要降低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成本。那么時隔一個月,各地做得怎么樣?還用了哪些辦法讓辦事效率更快一步?
本周四,劉燕來到山東省梁山縣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此行她是受一家小型私人企業的委托,代理為這家公司辦理注銷業務。因為擔心辦理的業務較慢,剛到服務大廳的營業時間,她便踩點趕來,往年辦理手續的時長和程序都較復雜,但這次辦理前她通過咨詢,得知只需來這里,就可以完成多項業務的辦理。
她所辦理到的業務主要是稅務注銷、工商注銷和刻章注銷,因此涉及稅務部門、審批部門和公安部門等多處的業務范疇,以往來說,這些業務只能前往各個單位辦理,但從今年一月份,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后,各地做出響應。從二月份開始,山東省梁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縣市場監管局、縣公安局等8個部門,就共同制定了《梁山縣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改革實施方案》。
據介紹,山東省梁山縣有規模較大的二手車交易市場,這是當地的特色產業。從二月份至本周,半年的時間里,陸陸續續已有六十多家中小型私企在這里感受到了“一窗通辦”帶來的便利,當地也在繼續擴大著辦理的業務范圍,并且加強宣傳力度,以便被更多辦事人知曉。
南京的查女士上個月通過線上服務平臺,已經提交了開辦醫療機構所需的證件和資料,僅十天時間,她便完成了業務的辦理。十年前初次辦理類似業務的回憶,兩個月的辦理時間讓她苦惱。
南京市雨花臺區已在衛生健康領域開展“一件事”改革近兩年時間,雨花臺區作為南京市開展“診所開辦一件事”改革的試點區域,較早建立了全流程線上辦理的機制。
南京市雨花臺區數據局社會事業審批科科長 沈松欽:推行容缺受理,容缺受理就是基本上所有的市縣只要他們提交了材料以后,非主要的重要的要件,其它的要件一般都是可以在領取證件的時候一并提交。對于國家或者政府部門頒發的一些證件,不需要提供任何的證明材料。我們從企業跟群眾的視角出發,這樣就能夠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
據相關部門統計,這些政策的推出后,南京市的各相關事項辦理時間縮短83%,申報材料精簡37%,跑動次數也減少了80%。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度新一批重點事項清單》,在年初已發布13個重點事項清單的基礎上,又再次明確了“高效辦成一件事”新一批8個重點事項清單。其中就提到加強跨部門協同、數據共享與流程優化。此外,也強調了數字賦能的重要性,如此一來,辦事人和相關部門的各種辦事成本都會減少。
公共數據如何讓公眾共享紅利?
隨著各地在探索如何能將辦事效率再提升些時,人們發現數據不再局限于互聯網行業,已經廣泛應用到金融、醫療、城市管理等眾多領域,還能用于資源調度、提升公共服務。數據統計,我國公共數據占數據總量的比重達70%~80%,海量數據背后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就在本月初,廣州公共數據運營平臺正式上線,并發布了37款公共數據產品。涉及金融、醫療、文旅等多個行業。公共數據又該如何讓公眾共享紅利?
廣州上線的公共數據運營平臺,包含電子病歷數據共享在內的37款公共數據產品也集中發布。其中涵蓋金融、醫療健康、環保交通、商業文旅等多個領域。讓沉睡在各部門的數據,變成能運用到實際場景中,便民利企的產品。
當前數據技術不斷滲入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并改變著傳統的城市公共服務模式。在上海,數據交易所近期正式上線“公共數據專區”,300多個涉及公共數據的數據產品已掛牌。以此帶動各行業產業的開發利用,有效釋放公共數據價值。
如今,數據不再局限于互聯網行業,已經廣泛應用到金融、醫療、教育、城市管理等眾多領域。專家表示,我國是全球數據資源大國,未來,各地區各部門還應加大公共數據資源開發開放,使數字流得動,用得好,讓公眾進一步共享公共數據紅利。
面對如何讓辦事變得高效,減少煩瑣的手續流程的同時,讓數據跑動起來、回流共享至城市公共服務,不僅要看到數的便利性,更要關注人的獲得感。從優化“單環節”向 “全鏈條”服務打通,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破解智慧,也需要企業公眾的參與和支持。讓能高效辦理的不僅僅是一件事,而是每件事。也要讓政務服務更加貼心、高效,更加符合人們的期待。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