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石化和中石油發起的國內成品油降價在全國多個省份上演。山東, 河南, 浙江, 廣東等省都有較大的油價優惠,私人和社會加油站被迫跟進,導致市場份額之爭,甚至微博熱搜出現“你跌1.6他跌2.1”的熱門話題。那么成品油降價原因在哪?成品油價降價的導火線是什么?
成品油降價咋回事
這輪降價其實是為了消化庫存的價格戰,因為降價幅度大,范圍廣,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錯覺。事實上,降價引發的價格戰在國內石油市場上一直存在,但此前的降價涉及的面積較小,降價幅度較低,沒有引起廣泛關注。此次降價并非由中石化,中石油發起。在過去一兩年里,私營企業一直在以低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價格銷售成品油,但公眾的看法很低。民營企業組織結構相對簡單,市場反應快,價格調整方便,容易通過降價來吸引客戶。因此,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的民營企業對中石化, 中石油成品油的銷量施加壓力
與民營企業相比,中石油中石化組織結構復雜,加油站本身無權調價,市場反應敏感度低,不能像民營企業那樣快速調價,缺乏價格優勢,吸引客戶的能力也相應減弱,所以銷量會受到民營企業的影響。油價八連跌這種價格調整恰恰是通過價格戰來達到消化庫存的目的。
成品油價降價因為什么?
價格戰是雙方的低利潤銷售。與中石化,相比,中石油,民營企業在協調方面相對靈活,運營成本較低。在應對價格戰時,民營企業可以暫時通過降低銷量來應對,對其運營影響不大。中石油和中石化也面臨利潤低的問題,但他們自身的運營成本更高,壓力更大。所以在雙方利潤率都很小的情況下,價格戰對雙方都是一種沖擊,屬于正常的市場競爭。事實上,中石油中石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這場價格戰來增加市場份額和消耗內存。當然,在這場價格戰中,民營企業會受到影響,但影響程度并不大。
目前市場原油供過于求的原因有很多討論,主要原因是煉油用進口原油配額放開帶來的市場供需失衡。
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趨于穩定,成品油消費也開始下降。另一方面,隨著進口原油市場份額的放開,中國煉油廠獲得了進口原油的進口、使用和貿易權,導致市場石油供應量大幅增加,成品油市場競爭激烈。早在2014年,石油進口主要是通過五大國有貿易公司進口原油,非國有貿易公司進口幾十萬噸或者幾百萬噸。2014年后,煉油用原油進口配額限制放開,新增原油9000萬噸,導致市場供應量快速增長,對市場的影響加大。此外,最近私人加油站的低價營銷也對中石化, 中石油,的銷量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最近,由于股份制改革,中石化正在海外上市。因此,有傳言稱此次降價是為了中石化出售海外上市。事實上,這與這場價格戰幾乎沒有關系。首先,中石化本身銷量大,海外上市不需要增加銷量。而且影響企業世界排名的主要因素是銷量,而不是銷量。公司上市的主要因素是效率和利潤,利潤的減少會影響市值,所以降價只是市場的強制。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