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9月12日電 題:穿山越嶺“追光”前行——龍龍高鐵梅龍段下黃田隧道施工側記
作者 郭軍 劉胡 鄒佳興
9月11日23時30分,零星的光點在山谷間閃動,王昆和工友們走進梅龍高鐵下黃田隧道,開展“手拉手式線路隱患排查”。龍龍高鐵梅龍段開通在即,為確保列車運行萬無一失,王昆和其他隧道建設者們每晚都會上線路開展“地毯式”排查。
“這里是當時最難處理的巖溶段,可給我們添了不少麻煩。”王昆在隧道內邊走邊說,這個7公里的隧道,他們足足“走”了800多個日夜。
下黃田隧道全長7377米,最大埋深290米,是整條高鐵建設的“咽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中鐵二十五局項目建設者采取長隧短打、斜井開挖的方式,多點施工、協同作業,用時2年4個月,鑿巖取道,完成了“追光”之旅。
2023年8月28日,梅龍鐵路下黃田隧道實現貫通。鄒佳興 攝
下黃田隧道穿越山區多條地質破碎帶、巖溶強烈發育帶、地下水豐富,地質條件復雜,為高風險隧道。尤其是隧道出口段,施工期間經常發生涌水、突泥、掉塊,施工如同在“豆腐”中打洞。用中鐵二十五局項目四分部副總工程師王昆的話來說:“常規施工手段根本降不住下黃田隧道的‘怪脾氣’!”
針對上述情況,項目團隊經過專題研究、技術攻關,拿出了破題思路——超前預測,動態調整,巖變我變施工變。
在隧道掘進前,建設者采用超前鉆探、物探相結合的綜合超前地質預報法,一方面運用TSP、地質雷達等手段進行長距離探測,為隧道作業面做“CT掃描”,及時將地質預報結果反饋給施工人員,以指導施工作業;另一方面,通過超前水平鉆和加深炮孔,進一步驗證預報結果,隨時對圍巖突變、極破碎、弱圍巖等地段主動實施超前鉆探,有效獲取圍巖相關信息,實現超前管控。
掘進過程中,他們根據圍巖變化情況,嚴格按照“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原則,根據超前地質預報驗證資料,加強超前支護措施,采取大管棚加超前小導管方法,“一長一短”提前加固圍巖,有效提升掌子面自穩性。動態調整支護措施,通過短進尺、快循環,實現“快挖、快支、快封閉”,有效控制圍巖變形。
2023年8月28日,下黃田隧道實現貫通,標志著全線52座隧道全部貫通,項目“咽喉”工程得以順利打通。
據悉,針對下黃田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坍塌、變形等隱患,中鐵二十五局梅龍鐵路項目建設者精心打造“智慧工地”,系列“黑科技”的運用,讓項目建設更加“智慧”,為隧道施工加上了一道“安全鎖”。
回憶起隧道掘進的時光,下黃田隧道斜井工區技術員周子涵摸了摸手中的安全帽,感嘆道:“它就像是我的護身符,陪伴我進洞的每一天!”在那800多個“追光”的日子里,周子涵每天都會認真規范地佩戴上自己的“智慧安全帽”,刷臉通過智能門禁系統,進入下黃田隧道。
“智慧安全帽”是建設者們進隧道前的必要“裝備”,佩戴上它,即便是在距離地表290米的地下深處,管理人員也可以透過安全帽內的智慧芯片,在后臺終端看到每個人的行動軌跡。同時,該系統還覆蓋了人員考勤、緊急撤離、SOS緊急求助、實時監控、軌跡跟蹤、軌跡回放等功能,便于施工精細化管理。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針對圍巖穩定性差、安全風險高、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要求高等難點,該項目建設團隊打造集“環水保管理、隧道自動化監測平臺、拱頂沉降監測、周邊收斂監測、自動化數據采集、安全預警卡控督辦系統”于一體的自動監測預警系統,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風險,實現隧道安全順利貫通。(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緩解城市土地資源供需緊張,國家將鼓勵有序開發地下空間
- 湖北民企崛起!卓爾控股與九州通如何躋身500強行列
- 天天看點: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將于9月下旬在北京舉辦
- 杭州補貼舊房裝修、廚衛改造 每人且每套房最高可領2萬元
- 2024年服貿會:四項中國牽頭的國際標準啟動 世界熱點
- 湖南新田:打響“硒鍶新田”農業品牌走出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每日資訊
- 香港羽毛球公開賽:雷蘭曦、韓悅分別晉級男、女單八強_環球新資訊
- 當前熱點-鄧州市白牛鎮: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 助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 第21屆東博會將于9月24日至28日舉行 參展企業超3000家
- 觀焦點:?西平縣出山鎮與中化MAP農場舉行合作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