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
2023-05-09 06:31:37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萬物之本,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水土流失狀況持續改善,全國水土保持率達到73%。本期邀請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水土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基礎

水土流失的成因是什么?怎樣認識水土保持的重要意義?


(相關資料圖)

張文聰(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開發管理中心主任):水土資源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風力、重力及凍融等自然營力及人類活動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能力遭到破壞和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及水的損失。在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自然生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水土流失也較為輕微。但是隨著人口增加,人類活動增多,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水土流失也隨之發生和加劇。

根據引發水土流失的主要作用力不同,水土流失類型主要有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凍融侵蝕三種。其中,水力侵蝕是指土壤及其母質或其他地面組成物質在降雨、徑流等作用下,發生破壞、剝蝕、搬運和沉積的過程。從全國分布來看,水力侵蝕在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分布,是我國分布面積較廣、危害最嚴重的水土流失類型。據水土流失動態監測,2021年全國水力侵蝕面積為110.58萬平方公里。風力侵蝕是指風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飛揚、跳躍、滾動和堆積,并導致土壤中細粒損失的過程。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我國“三北”地區。2021年全國風力侵蝕面積為156.84萬平方公里。凍融侵蝕是指土體和巖石因反復凍融作用而發生破碎、位移的過程。凍融侵蝕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大興安嶺、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地區,在我國其他地區也有零星分布,但面積不大。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大類。自然因素主要指我國復雜多變的氣候類型和地形地貌特征等。人為因素主要指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開發、城市發展和工程建設等,如毀林毀草、濫墾濫牧、開荒擴種、陡坡耕作、開礦修路及棄土棄渣等活動。

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是不可避免的。這與我國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多山的地形特點和季風降水的不穩定等諸多自然因素有關。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為267.42萬平方公里,其中有相當比例由自然因素造成。122.92萬平方公里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剩余約144.5萬平方公里,最終也只有52萬多平方公里有望徹底“銷號”,其余的只能通過治理實現強度降級。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國凍融侵蝕分布的主要區域,生態環境脆弱,雖然人為活動較少,但凍融侵蝕始終在發展,若要對其進行治理,難度極大,在一定程度上講也無需治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布齊沙漠,戈壁廣布,風力侵蝕嚴重,徹底消滅水土流失不現實,也不可能。綜合考慮水土流失規律、自然地理條件以及技術經濟等因素,我們認為,這些區域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辦法就是嚴格保護,減少擾動和破壞。

人類不合理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近代以來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導因素。隨著我國人口增加,經濟社會發展,農業活動逐漸活躍,加之后期開礦、修路、工程建設等不合理利用,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者加劇了水土流失。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為要的工作要求,在加大預防保護力度的同時,嚴格生產建設工程和生產建設活動水土保持監管,切實看住人為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水土流失防治過程中,要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施策,大力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打好“減量、降級、控增”組合拳。

嚴重的水土流失將導致水土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加劇,威脅我國生態安全、防洪安全、糧食安全和飲水安全。防治水土流失,目的就是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緩解資源環境約束,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總體來講,水土保持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水土資源是生態系統良性演替的基本要素和物質基礎。水土保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工程措施“搭臺”,以喬灌草結合、針闊混交的水土保持林為“主角”,通過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合理配置、有機結合,顯著提高治理區植被覆蓋率,完善植被生態系統,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維系生態環境安全。

二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水土流失產生的大量泥沙,造成湖庫淤塞、河床抬高,直接導致“小流量、高水位、多險情”現象發生,加劇防洪壓力。水土保持通過工程措施的層層攔蓄和植被的覆蓋保護,能形成完整的防護體系,在攔蓄部分徑流、削減洪峰流量的同時,可有效攔截進入江河湖庫的泥沙,守護江河綠水長流。

三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糧食生產離不開水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障。通過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可將坡耕地改造為梯田,并配套農田道路和水利設施,有效提高土地生產力,為糧食穩產高產提供重要保障。水土保持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還能夠提供大量農副產品,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

四是面源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徑。我國絕大多數水源地在山區、水土流失地區,水土流失作為載體在輸送大量泥沙的同時,也輸送了大量化肥、農藥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在蓄水、保土、保肥的同時,還攔截、過濾和吸收大量有害物質,從而減少進入水體的面源污染物,改善水質,能為防治面源污染筑起安全屏障。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質增效

近年來,我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張宇清(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院長):水土保持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了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21年,水利部辦公廳印發《水土保持“十四五”實施方案》,提出加快推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由減量降級向提質增效轉變,人為水土流失監管由重點監管向全面管控轉變,水土保持監測由水土流失面積強度監測向注重管理需求的全面精準監測轉變,發展動力由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數字化驅動轉變。2022年,水利部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時期智慧水土保持建設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水土保持數據標準及管理規則,加快推進全國土壤侵蝕模型研發,完善全國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統,持續深化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同年,印發《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水土保持管理需求為牽引,全面強化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完善提升監測評價體系與能力,充分發揮水土保持監測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

2022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進一步明確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加快推進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今年2月,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用5年時間,全國形成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工作格局,用10年至15年時間,全國適宜區域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實施治山保水、治河疏水、治污節水、以水興業等任務。上述政策文件,對于推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質增效、保障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總體上看,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經由上世紀80年代的367萬平方公里減少至目前的267.42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由38.48%下降到28.15%,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狀況得到根本性轉變。黃河流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經過多年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1.81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由監測以來最嚴重的45萬平方公里減少到23.13萬平方公里,黃河輸沙量大幅減少,歷史性實現了黃土高原主色調由“黃”轉“綠”。甘肅省慶陽市董志塬腹地的南小河溝,溝壑縱橫,流域內有溝谷183條,過去水土流失面積曾經占流域總面積80%以上,旱澇災害和沙塵暴頻繁發生。經過幾十年治理,如今林草覆蓋率超過80%,草木蔥蘢,風景秀麗,成為水利風景區,被譽為“董志塬上的花果山”“黃土高原上的一塊翡翠”。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成效卓著。我國在小流域綜合治理方面已歷經30余年的摸索和實踐,逐步探索出一些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模式。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源于北京,是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水系、村莊和城鎮周邊為重點,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山水林田路村統一規劃,治山、治水、治污協同推進,統籌實施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培育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一種綜合治理模式,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深化與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近4000條具有示范意義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在這些流域范圍內,水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流域水系通暢潔凈,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鄉村特色產業得到培育和發展。以北京市平谷區掛甲峪村為例,這里不僅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并且成為現代化生態文化旅游景區。北京市門頭溝區炭廠村也從曾經的荒溝變成集生態旅游、觀光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經濟溝道,成為產業轉型的成功案例。

建立完備的水土保持監測體系,水土保持管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對地面監測站點的持續建設和不斷優化,天地空一體化監測手段不斷完善,我國已連續5年實現國土面積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年度全覆蓋,可以定量掌握縣級行政區及國家關注重點區域的水土流失動態變化情況。此外,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開始應用于水土保持的各項工作中,水土保持監管能力顯著增強。

把預防保護置于優先地位

我國在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莫沫(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主任):水土流失預防保護是指為防止水土流失發生、發展,預先采取的各項工程建設和管理活動的總稱。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對生態環境良好,但水土流失潛在威脅較大區域,依據實際情況,采取禁止和限制開發等保護性措施,盡可能減少對地表的擾動,控制水土流失發生、發展。同時,對可能產生水土流失的人為活動,包括農業生產活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城鎮建設等各類生產建設活動,實行嚴格監管,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水土流失及可能發生的危害。

近年來,我國全面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為要、自然恢復為主,加大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力度,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增強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以水土保持重點預防區及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區、水源涵養區、水蝕風蝕交錯區等為重點,全面實施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充分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綜合考慮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把預防保護置于優先地位,從政策與管理著眼,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水土流失狀況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重點抓好水土流失源頭防控,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要求,結合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區三線”空間格局,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空間管控制度,分類分區明確不同管控要求,從源頭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著力提升林草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把林草地作為水土流失“減”的重點,加大林草地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修復,不斷鞏固提升林草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充分發揮林草固土保水作用和水土保持功能。

《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劃分的23個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現有水土流失面積110.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3.8%,十年來減少了9.4萬平方公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現有水土流失面積106.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7%,十年來減少了10.1萬平方公里,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持續提升。

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重點落實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聚焦有效管住人為水土流失增量提出政策措施。建立生產建設項目全鏈條全流程監管體系,嚴格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對不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要求的不予許可。加強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和設施自主驗收核查的跟蹤檢查,采取現場檢查、書面檢查、“互聯網+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在建項目全覆蓋。實行水土保持信用監管,對生產建設單位、技術服務單位、施工單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根據情形列入水土保持“重點關注名單”或者“失信黑名單”,對水土保持違法失信行為實行聯合懲戒和社會監督。實施水土保持遙感監管,構建一套“天上看、地面查、全覆蓋”的監管模式,及時發現并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019年以來,全國年均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8萬多個,依法督促指導生產建設項目落實水土保持措施34萬多個。通過實施水土保持遙感監管,近年來共依規查處違法違規項目12.6萬個,水土保持違法違規項目數量和擾動面積實現“雙下降”,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和設施驗收數量實現“雙提升”,生產建設項目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重點區域綜合治理經驗可借鑒

各地積極探索水土流失重點區域治理,形成了哪些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

王治國(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教授):黨中央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我國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經驗與模式。特別是從1983年國家對黃河流域的無定河、三川河、皇甫川和定西縣,海河流域的永定河上游等8個水土流失重點區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以來,相繼實施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珠江上游南北盤江石灰巖地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試點工程、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等多項重點工程。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治理與開發、生態與經濟、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近期效益與遠期效益相結合,國家投資、地方配套、社會參與,“誰治理、誰保護、誰受益”,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取得了顯著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項目實施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覆蓋率顯著增加,維護和提升了水土保持功能,減少了入河入庫泥沙,改善了生態環境,有效推動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等國家戰略部署,持續推進西北黃土高原區、東北黑土區、西南巖溶區、京津冀地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三峽庫區等重點區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立項實施黃土高原塬面保護、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等工程建設。僅“十三五”時期,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17萬平方公里,實施坡改梯31.1萬公頃,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2562座,治理侵蝕溝6000余條,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1500個,累計超過1000萬名貧困群眾從中受益,年可增收約50億元。截至2020年,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建成淤地壩1.21萬座,修建梯田面積17.87萬公頃,造林9.8萬公頃,人工種草1.1萬公頃,封禁治理32.97萬公頃,小流域綜合治理面積125萬公頃,粗沙輸沙區產沙輸沙明顯減少。通過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帶動示范,形成了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共同治理水土流失良好局面,實現了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雙下降”,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穩定性顯著提升。

陜西省米脂縣高西溝村總面積4平方公里,20度左右坡耕地占耕地面積90%以上,經過70多年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堅持溝坡兼治、治坡為主,坡面修筑水平梯田、營造水土保持林和以蘋果為主的經濟林,溝道修建淤地壩,形成壩系,使荒溝變成旱澇保收、高產高效的基本農田。全村打淤地壩121座,修蓄水池7個,建起水庫2座,建成蘋果采摘園、盤山梯田觀光點等景點,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發展,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860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4378元,探索出一條黃河中游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治理、生態保護與建設和鄉村振興之路。

福建省長汀縣曾經水土流失面積9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為31.5%,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生存環境惡化,貧困加劇。為此,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常抓不懈,一屆接著一屆干,著力恢復植被,采取“山頂戴帽、山腳穿鞋、中間系帶”的治理模式,多層次精準治理,對早期恢復的針葉林進行林分結構調整,形成針闊混交林,對坡地林下水土流失實施治理,打造銀杏公園、柑橘園,建設水土保持科教園、生態示范林,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突出。2020年全縣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該縣注重發揮水土保持效益,建成一批林禽、林花、林藥、林菌種養結合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健康養老產業,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149元,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引領和帶動了全縣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又如南安市實施的檀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除對530公頃水土流失面積實施綜合治理外,強化清淤整治、生態護岸、親水步道、景觀綠化等建設,建設安全生態水系3206米、生態護岸2492米,親水步道711米、綠化帶2492米。項目實施后每年可增加蓄水效益19.53萬立方米,保土0.6萬噸,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初步實現傳統小流域治理提檔升級,邁向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四川省資陽市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項目,實施坡改梯配套蓄水引排水工程,不斷提升田間蓄水灌溉能力,將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治理區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昔日的荒山荒地變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青海省湟中區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大力修建梯田,發展旱作農業和特色產業,探索出了“梯田+馬鈴薯”“梯田+油菜”“梯田+中藥材”等多種發展模式,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項目區形成整齊劃一的梯田,田間道路四通八達,實現了機械耕種和收割,帶動中藥材種植,實現農民增收。當地卡陽村在修建梯田的基礎上,相繼建成花海、徒步場、旅游專線公路等,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村建設初具規模。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