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水利部組織完成東北黑土區侵蝕溝調查
2023-08-28 23:48:07 來源:經濟日報客戶端 編輯:

為切實落實黑土地保護法有關要求,水利部組織松遼水利委員會以2020年為本底,完成了東北黑土區侵蝕溝調查工作,基本掌握了侵蝕溝數量、分布及變化情況,為進一步推進侵蝕溝治理、加強黑土地保護提供了重要依據。

本次調查范圍為東北黑土區108.75萬?,涉及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246個縣,以2020年2m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為基礎,輔以亞米級高精度遙感影像,采用遙感解譯、野外驗證、典型區實測等方法,全面調查溝道長度50m及以上、溝系匯水面積不大于50?的侵蝕溝。

調查顯示,東北黑土區侵蝕溝總數量為66.67萬條,其中主溝39.36萬條,支溝27.31萬條。溝道總長度23.24萬㎞,溝道總面積4029.57?,溝壑密度為0.21㎞/?。按溝道長度分級,50-100m的侵蝕溝占12.91%;100-500m占69.49%;500-1000m占12.68%;1000m以上占4.92%。


【資料圖】

東北黑土區侵蝕溝中有近九成屬于發展型侵蝕溝,達58.96萬條,經過治理或溝道植被條件較好的穩定型侵蝕溝為7.71萬條。

東北黑土區侵蝕溝主要分布在耕地上,耕地面積雖然僅占東北黑土區總面積的三成但集中了近3/4的侵蝕溝,達49.48萬條。耕地侵蝕溝的溝道數量、溝道長度、溝道面積分別占東北黑土區侵蝕溝的74.22%、70.74%、69.11%,平均每平方公里耕地上約有侵蝕溝1.45條。東北黑土區耕地侵蝕溝直接占毀耕地面積達417.72萬畝。

通過選取4個侵蝕溝高度發育典型區,利用2021年侵蝕溝逐條實測數據與2018年實測或影像解譯數據對比顯示,東北黑土區侵蝕溝特別是耕地侵蝕溝呈數量增加、溝道擴張趨勢,典型區內每100?每年新發育侵蝕溝數量在4-6條之間。

據了解,侵蝕溝的形成發展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東北黑土區雨熱同季、降水集中,黑土土壤疏松、抗蝕能力弱,在降雨形成徑流沖刷地表作用下容易形成侵蝕溝。同時,東北黑土區耕地墾殖率高,地形坡緩坡長,順坡、斜坡耕作是其主要耕作方式,由于缺乏配套的排水、截水等徑流調控設施,坡耕地匯水面大、匯流歷時短、水流量大、沖刷力強,進一步加劇了東北黑土區侵蝕溝發育擴張,特別是耕地侵蝕溝尤為嚴重,直接蠶食耕地,影響糧食安全。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東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按照有關規劃,落實專項投資,“十四五”以來,累計治理侵蝕溝2.11萬條,保護耕地664.65萬畝。通過抽樣調查,已治理侵蝕溝保存率為85.9%,總體保存良好。經過治理的侵蝕溝溝頭溯源、溝底下切、溝岸擴張基本得到控制,能夠持續發揮水土保持作用,有效緩解了侵蝕溝道對耕地的蠶食和切割,為糧食生產和黑土地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深入落實黑土地保護法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東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守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一是以耕地上的中小發展型侵蝕溝為治理重點,加大侵蝕溝治理力度。加大中央和地方資金投入,以耕地中的中小發展型侵蝕溝為重點,對于長度大于100m的耕地發展型侵蝕溝依托專項工程實施治理;長度小于100m的耕地發展型侵蝕溝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保土耕作開展治理。同時大力推廣柔性治溝技術,遏制溝頭前進和溝岸擴張,增強溝道保土能力,改善溝道生態環境,加快治理進程。

二是以完善溝道排水體系為核心,分類施策、系統治理。編制松遼流域水土保持規劃,制定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標準,進一步明確黑土區侵蝕溝治理思路、重點、目標任務與技術路線。針對侵蝕溝形成的動因和機理,構建科學的耕地排水體系,實施溝頭溝坡溝底加固防護,科學配置工程、生物措施,發揮綜合防治效能,防止侵蝕溝變寬變深變長。

三是落實各方責任,形成侵蝕溝治理合力。依法落實地方各級政府保護黑土地的主體責任,構建中央地方緊密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落實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土地使用者責任,建立用養結合、保護效果導向的激勵政策,轉變不合理開墾利用方式。結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改革,調動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治理侵蝕溝,加快侵蝕溝治理步伐。

四是強化對不合理生產建設活動的監管。依法嚴格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開墾、破壞黑土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嚴格落實建設項目對耕作層土壤進行剝離和利用的責任義務,促進黑土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利用。(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