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與新法案雙重打擊
11月28日,紐約市場上,主流咖啡品種之一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價格上漲4.7%,達到每磅3.23美元,創下自1977年以來的新高,今年其累計漲幅超過70%。主要用于制作速溶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豆,上漲勢頭亦相當猛烈。其倫敦期貨價格隔夜上漲7.7%,達到每噸5507美元,幾乎是年初價格的兩倍。
作為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生產國,巴西在今年8月和9月遭遇了7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隨后又在10月遭受暴雨。這種極端天氣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其咖啡產量的擔憂。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生產國越南已經連續三年面臨供應短缺,導致全球市場上的羅布斯塔豆供不應求。
對于2025—2026年度的阿拉比卡豆收成,業內預計將會減產,這一趨勢可能加劇全球咖啡市場的供需失衡。StoneX的交易員托馬斯·阿勞霍(Tomas Araujo)表示,正當業界希望巴西的咖啡收成能夠緩解市場壓力時,實際情況卻是產量將在未來繼續下降。
除天氣影響外,歐盟即將實施的零毀林法案也對咖啡市場構成了不小沖擊。該法案于2022年提出,原計劃2024年底開始強制實施,要求對在歐盟市場上銷售的包括咖啡在內的7種農產品進行調查。供應商必須證明其產品未在毀林土地上生產,否則或將面臨罰款和禁令。
雖然今年10月歐盟委員會提議推遲法規的強制執行日期,但成員國之間仍有分歧,最終方案可能要到12月中旬才能確定。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市場難以預判,歐洲進口商和烘焙商提前搶購原料,避免潛在的供應鏈風險,進一步推高了咖啡價格。
蔓延至消費端
咖啡烘焙商的搶購行為也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這些商業買家擔心未來供應短缺,即將生效的零毀林法案充滿不確定性。“我從未見過這種局面,”阿勞霍表示,“這不是今年就能解決的問題,烘焙商們已經開始恐慌。”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買到的咖啡會立刻因此漲價。從成本結構看,無論是大公司還是規模中等或較小的咖啡店,影響其成本和毛利的最大因素并非咖啡豆。而諸如星巴克等連鎖大公司多與咖啡產地簽訂長期供應合同以約束咖啡豆的采購價格,建立應對咖啡豆價格波動的對沖機制。
除咖啡豆外,咖啡店的成本還包括房租和人力成本、牛奶采購成本、紙張包材成本等多個因素。如果這些因素都出現成本上漲,其疊加效應有可能帶來咖啡價格的上調,并非由咖啡期貨單一因素造成。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咖啡豆期貨價格的上漲已經逐漸蔓延到了消費端。在亞洲,星巴克韓國公司于7月宣布了咖啡價格調整。從8月2日開始,大杯(473毫升)和超大杯(591毫升)飲料的價格將分別上漲300韓元(0.22美元)和600韓元(0.44美元),而所有中杯飲料的價格將保持目前的水平。該公司表示:“公司承受了推高咖啡價格的市場因素,但由于成本持續飆升,提價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美國食品飲料巨頭盛美家食品也于6月表示,從今年夏天開始將上調部分零售速溶咖啡產品的標價;英國連鎖咖啡店Pret A Manger則取消了原本允許客戶每天可以最多喝五杯咖啡的優惠訂閱服務;意大利咖啡制造商拉瓦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飆升,被迫提高了價格并降低了利潤率。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