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人們觀瞻南京長江大橋,莫不為其建筑之雄偉贊嘆不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宋代曾在南京長江大橋的西南,即今安徽當涂縣境采石磯一帶,建造過一座跨江大浮橋。這同樣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
采石自古以來,是長江的重要渡口。北宋初,“江南人樊若冰舉進士不中第,上書言事,不報,遂謀北歸。先釣魚采石江上,以小舫載絲繩其中,維南岸而疾掉抵北岸,以度江之廣狹。凡數十往反,而得其丈尺之數,遂詣闕,自言有策可取江南”,創議修建浮橋。
(資料圖片)
老於行陣的宋太祖采納了此議。當時南唐軍力居南方割據政權第一,水師頗強,國都金陵城池深固,易守難攻。宋太祖估計戰事可能曠日持久,為保障兵力增援和后勤供給,決定修建浮橋。
長江自西南方向流經采石磯,采石磯江面稍窄而水急,其上游江面甚寬而水緩,近似喇叭形。因上游泥沙沉積,形成現在的江心洲,已伸展至采石磯的下游。但在宋時,江心洲或尚未出現,或尚未伸展到采石一帶。北宋初架設浮橋的記載,南宋前期關于采石水戰的記載,證明采石一帶尚無江心洲。
據現代的水文資料,在枯水期和漲水期,采石一帶江水流速為0.96米/秒~2.03米/秒,江面寬度為5,250米~5,900米,其中包括江心洲2,000米。因歷代泥沙淤積,江面逐漸變窄,估計宋代采石磯一帶江面,當比現代更寬。在如此寬闊,而又風浪險惡的江面上修建大浮橋,即使從現代技術條件看來,也并不簡單,而在一千余年前的古代,更是不可思議的奇跡。
這種奇跡畢竟出現了。開寶七年(公元974年)閏十月至十一月,宋人利用冬天枯水期,在采石磯建成了浮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5和卷16的記事說,宋“如若冰之策,造大艦及黃黑龍船數千艘”,“遣八作使郝守溶率丁匠自荊南以大艦載巨竹組,并下朗州所造黃黑龍船,于采石磯跨江為浮梁。或謂江闊水深,古未有浮梁而濟者,乃先試于石牌口”,后又“移石牌鎮浮梁于采石磯。系纜三日而成,不差尺寸,王師過之,如履平地”。
南唐君臣聞訊后,張洎說:“載籍以來,無有此事,此必不成。”國主李煜也說:“吾亦謂此兒戲耳!”他們對跨江建浮橋缺乏足夠估計,鑄成了大錯。宋軍建成浮橋后,沿江東下。南唐出兵,企圖“焚采石浮梁”,并未得手。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軍包圍金陵,“自春祖冬”。盡管“南土卑濕”,“軍中又多疾疫”,戰事進展并不順利,但至十一月末,終于攻破金陵,李煜被迫辭別他的“鳳閣龍樓”,充當降王。采石跨江大浮橋對這次軍事勝利,無疑起了很大作用。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浮橋經歷了各種氣象與水文條件的考驗,安然無恙,證明宋人的設計和修造,是完全成功的。
古代浮橋的構造,或在江河兩岸以鐵柱、石柱之類系幾根牽纜,牽纜上縛船,船上鋪板,連接成橋,或以各船下錨矴為主,兩岸系牽纜為輔。陸游《入蜀記》說:
“初,若冰不得志于李氏,詐祝發為僧,廬于采石山,鑿石為竅,及建石浮圖,又月夜系繩于浮圖,掉小舟急渡,引繩至江北,以度江面。”
他建石塔和鑿石竅,正是為了建浮橋系纜繩之用。宋人記載的“巨竹組”,應即是浮橋的纜繩。
然而在江闊水深的條件下,以粗竹繩系纜,強度畢竟有限,估計各船必須下矴石(宋時一般用矴石作錨)于江底,方能保證浮橋的牢固。宋時浮橋往往“治鐵為瑣,辮竹為纜”,才能“極維縶之固”,在采石浮橋上,不會只用竹纜,而無鐵鎖之類的設備。依據現在采石的江面寬度,不妨估計宋代浮橋的長度約6,000米上下,這個數字與實際長度的出人是不會大的。
依1宋丈約為3.1米計,約合1,935宋丈。葉適《利涉橋記》說,“黃嚴縣浮橋”“橋長千尺,籍舟四十”。《淳熙三山志》卷5記載福州兩座浮橋,“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號合沙北橋,南港二千五百尺,用舟百,號南橋”。陳傅良《袁州分宜縣浮橋記》說:“分宜浮橋為舟十有六,袤四百尺,廣十袤之一。”曾汪作潮州《康濟橋記》:“江面一千八百尺,中蟠石洲,廣五十尺,而長如之,復加銳焉,為舟八十有六,亙以為梁。”
按以上四條記載,浮橋大約每隔2宋丈~2.5宋丈,須用船一艘。如依采石浮橋為1,935宋丈計,則須用船773~967艘。宋人記載中的“黃黑龍船數千艘”,當是作構筑浮橋之用的。
這里不妨以南京長江大橋作一比較。南京長江大橋江面正橋長1,577米,連同兩端引橋,鐵路橋總長6,772米,公路橋總長4,589米。采石浮橋估計約6,000米上下,其下可能有七百幾十艘至上千艘黃黑龍船,應是十分壯觀的。長江源遠流長,水量豐沛,居世界第三,僅次于南美亞馬遜河和非洲剛果河。
在世界古代史上,建造如此長跨度的大浮橋,無疑是絕無僅有的。這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
(正文完)
關鍵詞: 武漢長江大橋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