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閑來札記:閑話“快樂投資”
2023-03-25 19:31:14 來源:雪球 編輯:

(本文作于2023年3月23日)


(相關資料圖)

在全球的投資界,人們已經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即那些做價值投資的大師多是長壽,如費雪97歲,鄧普頓105歲,施洛斯96歲,大衛·多德93歲,菲利普·凱睿101 歲,歐文·卡恩109歲,羅伊·紐伯格107歲,彼得·伯恩斯坦90歲,等等,不一而足。目前最為活躍的長壽代表則屬于芒格與巴菲特了,到2024年1月1日,芒格先生就是100歲老人了,而巴菲特呢,則是到了93歲的高齡,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兩位老人居然仍然快樂地工作在自己的事業里,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每天跳著踢踏舞去上班”,樂此不疲地盡情揮灑著伯克希爾這個大大的畫作。很多人只是關注到了這些投資大師的投資佳話,實際上他們活得如此長壽,更應該成為我們談論的佳話,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人活到這個年齡,方能稱得上人生大贏家(有錢、長壽、有人愛)。——相比較之下,那些英年早逝的富豪們,盡管積累了一生花不完的財富,但就他們人生的全程來講,絕對算不上大贏家。

那么,究竟是先天的基因決定了他們長壽,還是人生的快樂又讓他們如此長壽呢?

這個問題可能如究竟是雞先生蛋呢,還是蛋先生雞一樣,是令人難以解開的世界之謎。我投資的朋友“謙和屋”@謙和屋,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并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我記憶中他還曾想就這個話題出本書,但目前也不知是否有了清晰的研究結果。其實,在我看來,既然是世界之謎那就讓它繼續“謎”下去吧,這些投資大師長壽的佳話倒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那就是要做到快樂投資,從而樂享人生。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快樂投資呢?

結合我個人的切身體會,我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因為我自己畢竟是快接近“耳順”的年齡了,雖然相比較于芒格、巴菲特我還算是個“年輕人”,但畢竟也算是一把年紀的人了,所以,我自認為還是有點資格去談一談的。

一、走正道,才能走完全程,并讓自己越來越快樂

今天網絡的發達,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目不暇接的是,官場上一些腐敗的官員紛紛落馬,最終早早地結束了自己本應該輝煌的人生。我們也很難想象,他們以后被關在“小黑屋”里會保持人生的快樂,進而長壽。我先扯這個話題是什么意思呢?因為依我的人生經驗,最考驗人性的兩個地方,一是官場,一是股市。在這兩個地方,如果自己的修為不夠,德不配位,就像長著紅屁股的猴子一樣,爬得越高,最終紅屁股越會充分地暴露出來的。而走正道,才能走完全程,并讓自己越來越快樂,這一點,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股市,我認為均是可以應驗的。

很多的投資者,特別是年輕一些的投資者,一進入股市就急切地想一口吃個胖子,恨不能立馬實現自己的財富自由,殊不知,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若想做成功,哪有如此輕而易舉的路徑可走呢?其結果最終大多數人掉進了坑里,甚至因此而耗盡了青春年華,甚至損害了自身健康,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在股市里可以說比比皆是,不勝枚舉。當然,我也不否認,這個世界上也確實有交易的天才,他們依靠上天賦予和后來訓練的嗅覺,進而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自己財富的“驚人的一躍”,但這樣的交易天才究竟有多少呢?至少我至今仍然沒有碰到,反而我接觸到了一些成功者,均是依靠走正道,依靠時間和復利的威力,盡而讓自己實現了財務獨立。

所以,每每有人與我談論這個話題之時,我總是如此設問:市場上活躍著那么多精英人物,為什么你自己就覺得比他們聰明呢?如果覺得自己并不是那么聰明,那就不如退而求其次,先將自己定位于一個笨人,至少是普通人,然后再確定自己在投資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這表面看來是一個投資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人生哲學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思維打通了,我們才會有投資“馬拉松”全程的開始。

當然,熟知我的投資朋友們知道,我之所謂這個投資的正道,甚至是唯一正確的正道,就是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因為這才是保證我們走完人生和投資全程的最底層的邏輯支撐。

二、降低自己的預期,反而有可能收獲超預期的快樂

在我個人的家庭中,我外祖父是活得最長壽的人,他活過98歲才溘然長逝,而且在此之前一直身體很健康,甚至在他97歲高齡時,我去看望他,他還要走出來送送我。他為什么如此長壽呢?在他在世之時,我望著他滿臉蒼桑的樣子經常在想:一個人活到這么大歲數,要經歷多少人生的風霜雪雨?。?!這或許其中有基因的先天決定作用,但觀察他老人家的一生,他向來是一個清心寡欲的人,而且性情上向來不溫不火,在我記憶之中從來沒有看見他發怒生氣過的樣子,他平時最大的奢侈消費就是能夠吃上一次燉魚,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偏愛的飲食,而對于改革開放以來過上的富裕日子,他心里一直是滿足不已,經常說這輩子沒有想到、沒有想到??梢?,一個人唯有降低自己的生活預期,反而更容易帶來超預期的快樂。

生活上的經驗如是,投資上也是如此。我經常見有的年輕人,一進入股市給自己定下年復合30%以上的收入預期,好家伙,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如果一個人從30歲投資10萬元,且保持30年30%的復利增長,他60歲時會是多少錢呢?2.62億;若是保持40年30%的增長,到他70歲時會是多少錢呢?36.12億。如此高的復利增長是斷然不可能實現的。如果非要實現,他可能就會產生一些變態的行為,諸如上杠桿之類,而這對于很多投資人來講,往往是一條不歸路。要知道巴菲特伯克希爾近60年的年復合收益才是19.8%。所以,我們看到,越是投資時間越長,越是投資大佬,他們的收入預期反而是降低的,比如段永平說,如果非談收入預期的話,他是年復合增長12%(實際上,他是從來沒有什么收入預期目標的)。至于我本人呢,實際上也并沒有什么收入預期,如果說非要有的話,那就是我自己念念不忘的“三個跑贏”,即跑贏通脹、跑贏長期無風險利率、跑贏基準指數,如果在跑贏基準指數的基礎上,再多一兩個小點點,如達到年化12%左右,我自己也就心滿意足了。熟知我的朋友知道,我投資二十多年,實際上的收益是遠高于這個收入預期的,所以,自己時常感覺很滿足,也很快樂,甚至自己私下在家里,與愛人聊起來,自己總還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

所以,我們投資人要永遠記住這一點,正像細菌也無法永遠復制(否則假以時日,細菌會充滿我們整個宇宙的),我們的金錢財富也不會有違自然規律般地野蠻成長的,否則世界上的財富會慢慢全流到你家的!

三、不忌妒、不抱怨,因為完美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存的

忌妒與抱怨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也是我們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東西。當然,忌妒是我們人類前進的進步動力,也是個人一生發展的進步動力,特別是在年輕時期,有適度的忌妒心甚至是可取的,因為唯有如此,才會讓自己見賢思齊焉。然而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個度,這個忌妒之心自己要控制在適度的范圍之內,否則,一旦不如自己所愿,就容易滑入抱怨的深淵。我們在平常生活或工作中會發現,有些人一生都會處于這種灰色心境之中,而且年紀越大,似乎讓他們如其所愿的事情越來越少,因此,生活或工作中會時時抱怨不已、牢騷不已。

關于忌妒之心,我原來認為這常常發生在熟悉的人中間,特別是處于同一層次的熟悉的人中間,正如一個乞丐不會忌妒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一樣。然而因為投資時間長了,會加深對人性的洞察,所以后來我發現忌妒原來也會在陌生人中間產生。比如,網絡上一的一些投資大V,常常會成為眾矢之的,他們投資偶爾上的失誤,便更容易遭受到一些網絡人士的嘲笑,甚至個別的還夾雜著謾罵。如果他們粉絲眾多,而且一段時間的投資業績較差,那更會成為被鞭笞的靶子,那言下之意在說:看,大V們也不過如此等等。據我看來,一些網絡人士似乎特別喜歡愛看這些大V的笑話,因為這些大V的投資業績不及預期,正契合了他們與之“拉平”的某種奇怪心理??磥?,我們人類的這種忌妒與抱怨之心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其實細細想來,這是何必呢?因為歸根到底,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于個人自己的,甚至與他人無關。而且我們必須坦然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并不是完美的,你身邊的人總有人會比你強,或者在某個方面總是會比你突出,至于平等、公平這些東西,那更是我們人類的一種最高理想與追求,既然是最高理想與追求,那自然現實生活中就難免坑坑洼洼的了,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做一切事情,自然也包括投資,均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一切實事求是,如此才會讓自己靜下心來保持住一顆平常心,而有了這種平常心,才會慢慢戰勝忌妒與抱怨這兩個心魔,進而讓自己享受這種平常心的快樂。比如,我們見你長期收益很高,那或許是自己沒有辦法和能力所達到的,那么自己就退而求其次,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能夠取得多大收益就是多大收益,只要自己與自己比(而不是與別人盲目攀比),能夠一天天地進步、一點點地進步,那自然也是能夠讓自己產生很快樂滿足心理的。

有人曾問芒格為什么總是這么幽默,他說,因為這世界本身就是可笑的。是的,我們當接受這個并不完美的世界,當然,也要接受這個并不完美的自己,如此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很理性地看待這個世界了,而因為某某“不公”所產生的一些忌妒、抱怨心理,自然也就損之愈損,以至于“無”的了。我個人的人生體驗,人一旦達到了這種境界,內心必然是長時間充滿著快樂與充盈的情緒的。

四、長期的專注和興趣,方能讓自己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想當年,比爾·蓋茨與巴菲特第一次會面時,比爾·蓋茨的母親曾問他們成功的秘訣,兩人不約而同地答道兩個字:專注。是的,一個人一生中持久地專注做一件事情,天長日久,那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其最后在這個領域的成功也必然的結果。巴菲特之所以偉大,就是他自19歲讀到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豁然開朗”之后,便用自己一生的實踐去專注地描繪伯克希爾這張看似永無邊界的大大的“畫作”。

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的,一個人對一件事保持持久的專注力,才會在自己大腦中形成激勵自己的舒適區,進而產生積極心理學上的快樂“心流”體驗,從而始終保持興趣盎然。我個人認為,在投資上就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們“智人”這一“人科”在進化中始終堅持著“能量消耗最小化”原則,所以我們又是一個十分懶惰的動物,不僅身子懶,思想上更懶(平時我們大腦能不深度思考則不思考,因為大腦深度思考太消耗全身的能量),而投資又是逆人性的,需要做出大量獨立鉆研和獨立思考的工作,所以在投資的早期階段是享受不到這種“心流”體驗的,甚至感覺是枯燥無味的,加之在開始的階段可能還是虧錢的,所以很多人就容易敗下陣來。

所以,要想順利地渡過這段枯燥期,就要“逼迫”自己不斷地保持專注力,而一旦嘗到甜頭,如自己的賬戶開始走上正復利之路,于是那種“帶電”的感覺便會產生了(正向的激勵機制會發揮作用),諸如閱讀公司財報等枯燥的工作也會變得津津有味起來。最終你會發現,投資絕不僅僅事關財富,而且它會不斷提高你的人生哲學修養,不斷深化你對人性的洞悉,加深你對這個世界本原、本質的認知,甚至你平時的談吐都會變得不同凡響起來。于是投資終于成為了你樂此不疲、永不退休的事業,那種“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快樂境界便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了。而當到了一定年齡,你或許還會悟到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樂此不疲、永不退休的投資事業,實際上還是你人生智慧的選擇(如果你在體制內工作,60歲退休以后反而進入投資的黃金時期)!——我經常向自己的愛人吹噓道,我自己就是這樣智慧,呵呵。

我記憶中芒格說過,投資不只是事關財富,它是普世智慧的一個分支。投資時間越長,你越會體會到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而一旦你對投資的認知達到這個階段,難道還不快樂嗎?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