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滬深交易所修訂發布指數基金開發指引;首批養老目標基金最高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22%;8月銀行理財到期規模達2.8萬億元丨大資管一周情報
2023-08-14 10:00:3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21世紀資管研究院 吳霜,實習生秦李欣 綜合整理

一、監管和政策

1、 證監會集中修改、廢止42部證券期貨制度文件,持續開展證券期貨規章制度系統性清理

為貫徹落實《規章制定程序條例》《證券期貨規章制定程序規定》等相關要求,證監會近期組織對證券期貨規章制度進行了清理,決定對6部規范性文件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對1部規章、23部規范性文件、12件部函等文件予以廢止。主要包括:一是根據改革要求和上位法制定情況,對《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財務報告審計截止日后主要財務信息及經營狀況信息披露指引》等6部規范性文件的部分條款進行適應性調整,包括調整相關文件的制定依據等;二是鑒于所規范事項已由新的規則予以規范或者已不存在等情形,對《關于境外上市公司非境外上市股份集中登記存管有關事宜的通知》等36部制度文件予以廢止。

2、 中國證監會及香港證監會就推動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機制達成共識

8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就推動大宗交易(非自動對盤交易)納入互聯互通機制達成共識,即境外投資者通過滬股通、深股通參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參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非自動對盤交易。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進行的大宗交易以及通過港股通進行的非自動對盤交易將同步開通。

3、 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3年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促進財產保險高質量發展

8月10日,金融監管總局召開2023年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座談會。座談會上,各位代表委員結合各自工作和調研實際,深入剖析當前財產保險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在加快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設立專業科創保險公司服務科教興國戰略、發揮農業保險作用促進農業發展、加快發展航運保險解決“卡脖子”問題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4. 滬深交易所修訂發布指數基金開發指引,提高指數和指數產品對投資者需求以及國家戰略的響應速度

8月10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基金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1號——指數基金開發(2023年8月修訂)》、《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業務指引第1號——指數基金開發(2023年修訂)》,適當縮短非寬基股票指數基金開發對指數發布時間的要求。本次修訂在現有規則基礎上,將非寬基股票指數產品開發所需的指數發布時間由6個月縮短為3個月。

5. 證監會同意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期貨注冊并確定為境內特定品種

證監會近日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全資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期貨注冊并確定為境內特定品種。下一步,證監會將督促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做好各項工作,保障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期貨的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

6. 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完善交易制度,推動活躍市場

為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交易便利性和通暢性,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10日表示,將在完善交易制度和優化交易監管方面加快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完善交易制度方面,研究將滬市主板股票、深市上市股票、滬深兩市基金等證券的申報數量由100股(份)或其整數倍調整為100股(份)起、以1股(份)為單位遞增。同時,研究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機制。在優化交易監管方面,上交所表示,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平衡好保持交易通暢和打擊過度投機,保障市場功能有效發揮。深交所表示,將堅持規則監管、精準監管,平衡好保持交易通暢和打擊惡意炒作,著重對異常交易行為或涉嫌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管。

二、行業和機構

人事變動:

- 8月7日,華潤銀行公告稱,根據工作安排,宗少俊辭任該行行長職務;同時,聘任錢曦擔任行長,從8月5日起至其任職資格獲得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核準前,由錢曦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8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準王良招銀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8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監管核準陳博愷浙江農村商業聯合銀行股份董事、行長的任職資格。

-8月10日,興業銀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陳信健先生為第十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

持續回暖可期,高風險偏好客戶占比回升,銀行理財或迎來29萬億新時代。7月跨季后,理財規模快速回暖,7月份增加1.61萬億元至27.2萬億元,為年內新高。盡管8月理財到期壓力增大,但機構普遍預計,下半年理財規模繼續回升,年末或可達29萬億元。此外,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顯示,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提升,2023年6月末,一級(保守型)和五級(進取型)投資者數量占比分別較上年末提升1.3pct和0.3pct,高風險偏好客戶占比的回升,有助于后續理財公司更好的發揮多資產、多策略的配置優勢,進一步豐富含權理財的產品譜系。(財聯社)

廣發固收:8月銀行理財到期規模達2.8萬億元,達2023年以來最高點。廣發固收最新研報稱,展望8月,理財贖回壓力加大,整體存量產品到期規模為2.8萬億元,達2023年以來最高點。細分來看,壓力主要來自于定開型產品,其開放規模環比上升5370億元至2.4萬億元,且以3個月內短期限產品為主。其中,業績不達標的定開型產品開放或到期規模為5158億元,為二季度以來最高點,這部分中53%是可投股票固收+類,或受權益市場表現拖累。(財聯社)

25萬億元銀行理財大調倉:現金存款占比猛增,債券資產漸“失寵”。25萬億元銀行理財資產呈現大幅調倉態勢。從數據來看,銀行理財固收類產品占比已達95.15%,是資管新規改革后的峰值。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上半年整個銀行理財資產配置正在悄然轉向,此前配置的核心資產——債券占比持續下行,而現金及銀行存款占比大幅提升6個百分點。市場人士表示,現金及銀行存款類資產占比大幅提升,與銀行理財繞道保險資管做存款及追求穩定收益低波動的資產有關。(上海證券報)

公募基金規模首超銀行理財,7月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回升。近日公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3年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5.34萬億元,被規模達27.69萬億元的公募基金反超,暫時退居資管行業規模次席。對于銀行理財規模的下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半年規模下滑是受去年末理財產品破凈余波、6月末理財資金回流至銀行存款的影響。業內人士透露,7月以來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已有所回升。(21世紀經濟報道)

公募主動量化規模已近千億,近期更見小爆款。今年市場風格更加極致,風格輪動加快之下,量化投資卻憑借分散的持股、較為均衡的風格在沒有主線行情中另辟蹊徑走出相對較好的業績,尤其是在與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相比之下,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關注并投資量化公募產品。截至8月8日,包括國泰君安量化選股、國金量化多因子、渤海匯金量化成長、招商量化精選、國金量化精選等多只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10%,穩健的業績吸引著投資者跑步入場。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募主動量化基金規模已經逼近千億。量化基金也并非沒有缺點,規模是業績的天敵這一條在量化基金上表現的更為明顯。不少量化基金策略容量有限,規模很難做大,有些產品可能常年處于限購狀態。(財聯社)

公募掘金科創板步履不停,多家頭部基金獲科創100ETF首批授權。聚集大量“硬科技”企業的科創板成為公募基金重要的產品布局陣地。繼首批上證科創板成長ETF獲批并火速啟動發行后,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獲悉,多家頭部基金公司已拿到科創100ETF的首批授權,即將上報相關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已成為公募重要配置方向,據興業證券測算,截至二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科創板的配置比例為10.02%,較一季度末上漲0.88個百分點,繼續超配科創板。多家受訪機構表示,當下中國科創行業正進入新一輪創新周期,這將衍生出一系列的投資機遇,看好科創板的長期發展空間。(上海證券報)

嚴監管持續,4家私募被去取消會員資格。8月11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其官網連續發布13張罰單,4家私募及其相關負責人受到處罰。具體來看,華物(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安賜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燕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家私募均被中基協取消會員資格,并撤銷其管理人登記,其法定代表人和合規風控負責人均受到相應處罰。此外,上海鑫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中基協取消會員資格、公開譴責并暫停受理私募基金產品備案六個月。(上海證券報)

違規減持,“準百億私募” 玖鵬資產被罰。日前,北京證監局向“準百億私募”玖鵬資產開出警示監管罰單,直指其在參與A股公司東易日盛(該公司注冊地為北京)投資交易時,違反《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公告顯示,經查,由玖鵬資產作為管理人的玖鵬大鵬精選20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簡稱玖鵬基金)曾為A股公司東易日盛5%以上股東;2022年7月25日,玖鵬基金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方式將其持有東易日盛股份比例由5.99%下降至3.99%,其在持有東易日盛股份比例下降至5%時,未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停止交易。至此,這家公募系“準百億私募”,已在近10個月內兩度遭罰,上一次對其做出處罰的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報)

搭ETF發展順風車,私募搶購公募產品。私募基金正成為公募產品的重要“買手”。近日,多只公募基金發布的上市交易公告書中出現了私募的身影,比如銀葉投資、鶴禧私募旗下產品持有嘉實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循遠資產、韞然投資等旗下產品持有國泰中證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ETF等。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三季度以來,超20家私募機構認購了14只公募基金產品。(上海證券報)

首只千億非貨基金誕生,寬基ETF成資金“蓄水池”。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最新規模約為1016.36億元,成為我國公募市場首只規模超千億元的非貨基金。與此同時,7月以來寬基ETF整體吸金顯著,滬深300ETF、科創50ETF的凈流入金額均在100億元以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市場波動較大、投資主題相對不明朗的情況下,寬基ETF能夠更好地分散投資風險,相對適合用來進行權益資產的提前布局和配置。(中國證券報)

新的“吸金利器”,量化私募發力策略創新。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從量化投資業內了解到,盡管下半年以來私募行業新產品發行繼續處于低潮期,但量化管理人正在多個策略線的創新開拓上,展開新一輪比拼。其中,高杠桿的DMA(Direct Market Access)、新的中小市值量化多頭、股票量化多空等策略,正成為全行業新的“吸金利器”。業內人士表示,從不同投資人差異性需求匹配、能否表現出穩健的絕對收益能力等角度來看,量化行業在新策略的研發開拓上,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中國證券報)

超7成百億級私募取得正收益。近日,第三方平臺朝陽永續公布了百億級私募今年前7個月的成績單,其中超7成取得了正收益。根據朝陽永續統計,92家百億級私募今年以來截至7月底的平均收益率為3.07%。其中,68家取得了正收益,占比約為74%。具體來看,有12家百億級私募收益超過10%。東方港灣、康曼德資本、景林資產、仁橋資產等百億級私募均取得亮眼成績。拉長時間來看,近一年百億級私募的平均收益率為-0.77%。(上海證券報)

抄底資金持續涌入,多只港股ETF規模突破百億元。近段時間以來,伴隨資金持續流入,多只港股相關ETF份額持續增長,其中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等產品最新規模均已突破百億元大關。與此同時,伴隨港股市場逐步回暖,部分重倉港股的基金7月以來凈值反彈幅度超過10%。在多家機構看來,未來隨著基本面、資金面等預期持續改善,港股有望進一步吸引增量資金流入。(上海證券報)

加速向買方投顧轉型,基金銷售子公司有助創造更大業務空間。近日易方達基金申請設立銷售子公司獲監管反饋意見,另有數家公司設立銷售子公司的申請待批。目前嘉實基金、中歐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國金基金、九泰基金、萬家基金等多家公募公司成立了銷售子公司。其中,部分基金公司旗下的銷售子公司已成為基金銷售領域的重要力量。業務創新,推動財富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上海證券報)

中證2000發布,進一步豐富規模指數的體系層次。為反映滬深市場微盤證券的表現,為市場提供多維度投資標的和業績基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正式發布中證2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市值規模較小且流動性較好的200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截至2023年7月底,指數的2000只樣本合計總市值約9.32萬億元,占滬深A股市值的比例為10.05%。(證券時報)

首批養老目標基金運行5年 最高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22%。從第一批公募基金公司拿到養老FOF(基金中基金)批文至今已有5年。5年來,首批14只養老FOF(亦稱“養老目標基金”)皆取得較好的投資收益率,其中成立以來(截至8月8日)最高累計收益率達到53.12%,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22%;14只養老FOF平均年化收益率約為6.07%。業內人士認為,首批養老FOF成績較亮眼。不過,養老FOF的發展也還面臨一些問題,例如基金規模較小,“叫好不叫座”的現象較明顯等,需要從投資理念的宣傳、產品創新設計等方面繼續發力。(證券日報)

機構加速布局,保險金信托市場快速壯大。當前,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都在加速布局。根據公開數據進行的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友邦人壽、中英人壽等40多家保險公司與信托公司合作,推出保險金信托產品與服務。業內人士表示,保險金信托的門檻更低,能讓更多人群有機會享受信托制度優勢,實現資產規劃、風險隔離、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目標。因此,未來的信托服務不再是僅面向高凈值人群,而是能夠覆蓋更多的中產階級家庭,保險金信托的市場空間也將進一步擴大。(證券日報)

7月標品信托成立規模攀升,資金有望加速入市。7月以來,集合信托成立市場回暖明顯。同時,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大增,整體呈現明顯上行趨勢,成為集合信托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7月以來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約為619.9億元,環比增長逾25%;標品信托產品成立規模約為327.41億元,環比增長超60%。此外,近兩年,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和占比加速增長。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為4.57萬億元,占比提高至29.92%。2021年一季度末和2022年一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托規模分別為2.43萬億元和3.54萬億元,占比分別為15.22%和24%。(中國證券報)

三家上市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托產品,部分信托產品投向房地產領域。目前至少已有咸亨國際、金博股份、南都物業等3家公司同時發布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提示性公告,涉事產品則均來自中融信托旗下。8月11日,財聯社記者從多位投資人、部分中融財富前員工處了解到,目前中融信托部分產品確實已經停止兌付。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托自營渠道產品,因為后者無法統計。目前上述公司雖未披露各個信托產品的具體投向,但從部分已披露的信息來看,有不少涉及房地產項目。據咸亨國際公告披露,其購買的兩款信托產品“匯業497號”和“匯業508號”,分別涉及融創天津項目和融創肇慶項目。(財聯社)

三、市場和數據

7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創下2016年7月以來的7年新低,存量增速繼續回落。2023年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5.77萬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28.9萬億元,同比增長11%;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1.83萬億元,同比下降17.8%;委托貸款余額為11.32萬億元,同比增長4%;信托貸款余額為3.79萬億元,同比下降3.6%;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2.55萬億元,同比持平;企業債券余額為31.37萬億元,同比下降0.4%;政府債券余額為63.9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11.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6%。

7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數據低于預期,居民貸款疲軟。2023年前七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億元。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64億元,同比少增389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339億元,同比少減798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230.92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個百分點。住戶貸款減少200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335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67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378億元。7月末,外幣貸款余額7015億美元,同比下降18.6%。前七個月外幣貸款減少401億美元,同比少減111億美元。

7月M1和M2同比增速繼續雙雙回落。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5.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個和1.3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72萬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個和4.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0.61萬億元,同比增長9.9%。當月凈投放現金710億元。

股票市場:上周大盤震蕩調整,主要寬基指數均錄得3至4%跌幅。其中,深證成指、科創50、中證1000、中證500、滬深300、創業板指、上證50、上證指數分別下跌-3.82%、-3.79%、-3.53%、-3.51%、-3.39%、-3.37%、-3.02%、-3.01%。前期強勢板塊震蕩回調,銀行、保險指數亦同步下跌。通信、建材、綜合金融、房地產等大跌超4%,石油石化、煤炭跌幅較少。(國泰君安)

債券市場:截至上周,隔夜回購加權利率微升至1.33%附近,七天回購加權利率下行至1.76%附近,14天期位于1.77%附近。全周來看,30年期主力合約周漲0.13%,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1%,5年期主力合約漲0.04%,2年期主力合約跌0.01%。(中達固收)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