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傳媒網>資訊 > 正文
經銷商“反水”、季銷“滑鐵盧” 零跑汽車的轉型十字路口
2023-04-22 02:19:40 來源:維科號 編輯:

讓“子彈”再飛一會。

作者:李勇


(資料圖)

編輯:吳雙

風品:令煜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新能源汽車,風景中國獨好。

4月18日,上海國際車展如約而至。1000余家企業參展秀肌,新能源占據了C位,以至有輿論感嘆:取代燃油車的市場大勢再度確認。

只是,繁華背后也是烈火烹油。開年以來,部分新勢力的銷量表現并不理想。比如,2022年多次月銷破萬的零跑汽車,今年一季度總銷量才堪堪破萬,賣不動了么?

1

一季度“滑鐵盧”背后

要知道,零跑創始人朱江明曾言:“如果零跑 2023 年銷量上不去,那后面也就沒什么希望了。”

基于此,2023年零跑喊出的目標是20萬輛。這意味著Q1滑鐵盧后,若想完成年度目標,需從四月起月銷超兩萬輛。能雄起么、好如愿么?

不得不拼了。于零跑而言,銷量便是生命線。

回顧發展歷程,自2015年成立以來零跑便在與時間競賽,四年時間便推出了量產車型零跑S01。

公開資料顯示,零跑S01定位于電動跑車,價格比肩豐田思域。憑借無框車門、車內穹頂式天幕窗等炫酷設計,該車不僅符合年輕人審美,還提升了續航能力,收獲不少好評。

然而,好評不代表銷量。2019年,零跑S01全年銷量約1000輛,僅完成預期目標的10%。目前已經停售。

此后,零跑吸取叫好不叫座教訓,產品設計和定價都有了調整,憑借零跑T03爆火,終于迎來起量春天。

據懂車帝,零跑當前在售車型包括T03、C01以及C11純電/增程版。2022年,T03交付量61,919輛,較2021年增加58.2%;零跑C11交付量 44,371輛,增加1,019.1%。而2022年9月開始交付的零跑C01,去年交付量為4,815輛。

深入產品層面,TO3定位微型轎車,覆蓋5.99萬元至9.95萬元價格段;C01定位中大型轎車,覆蓋14.98萬元至28.68萬元價格段;C11定位中型SUV,覆蓋14.98萬元至23.98萬元價格段,價格線、車型線豐富不少。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表示,零跑產品體系和定價體現了錯位競爭思維。如價位相近的T03與五菱Nano EV,前者要比后者充電時間更短,動力更強、多一個氣囊。再如價位相近的零跑C01 2023款525舒享版與AION S 2023款Plus80科技版三元鋰,前者功率更高,扭矩更高,開起來更順暢。

2023年3月1日,零跑發布C11增程版。售價14.98萬至18.58萬元,大幅拉低增程式SUV基線。且相比C11純電版,新上市的增程版綜合續航里程要更長,應用場景更豐富。

死磕質價比、性價比。根源在于企業高管對銷量、規模的追求。此前,朱江明曾直言,當前是搶市場的階段,走得慢會被別人甩在身后。

2022年9月,隨著成功上市,資本加持期許背負下,零跑對銷量和規模的追求變得更加強烈。

這也是2023開年增勢沒能延續,輿論強關注的原因所在:前三季交付量1139輛、3198輛、6172輛,較去年同期下滑了85.9%、6.9%、38.64%,策略失靈了么?

要知道,3月1日零跑推出新品的同時,也調整了在售車型價格:

零跑T03起售價由之前8.25萬元降至5.99萬元,降幅2.26萬元;零跑C11起售價由18.58萬元降至14.98萬元,降幅3.6萬元;零跑C01起售價更由19.38萬元降至14.98萬元,降幅達4.4萬元。

力度足夠大,為啥還是銷量變臉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產品配置隨之調整,如零跑C01便把L2級輔助駕駛功能取消了。

雖然C11車系單月鎖單達10000+。降價立竿見影,可在行業分析師郭興看來,降價同時減配的做法,不利零跑的市場競爭力,間接讓質價比、性價比打了折扣。同時,價格戰傷人傷己,對賬面貨幣資金不多的零跑而言,需避免陷入低價泥潭。

2

新周期之戰

零跑差在哪?

或許,也有無奈與急迫。看看特斯拉、小鵬等咄咄降價,一向看重銷量份額的零跑又怎能不選擇跟注?

何小鵬近期公開表示,300萬輛的年銷量規模只是汽車公司的入場券,下一個十年,主流汽車公司只會有8家。

沒錯,國補退場、頭部降維、消費緩慢復蘇。面對強力洗牌的新周期,日子不好過的并非零跑一家。比如喊出25萬輛年銷目標的蔚來,4月第二周僅售出700輛,遠遜于理想的6300輛。以至于董事長李斌樸侃如果接下來每月銷量還是1萬輛,就得和秦力找工作去了。

問題是,雖然蔚來2022年負債率超70%、同比增加超7個百分點,可還手握四百多億現金,且30萬以上的主力市場并沒大范圍降價。

相比之下,僅69.5億元現金、負債率大增14.86個百分點至57.14%的零跑,有多少騰挪空間呢?

想要最終留在牌桌,首先需跨過虧損這座大山。

賣多少輛才能盈虧平衡呢?

朱江明此前答案是,年銷達到40萬輛到50萬輛。目前差距肉眼可見,盈利自然挑戰頗大。

深入一度看,銷量只是一方面,一味追逐只會使價格戰延宕,從而削弱企業成長性、穩健力。真正的規模效應還需內部專業化、特色化、精細化破壁,即表里如一,才能真正破題虧損魔咒,反之則可能陷入規模陷阱。

當前,新能源電動化的上半場爭奪已經落幕,即電機、電控,乃至電池的自主可控。

細觀當下佼佼者,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電動自主化水均很高。

以成本最高的電池為例。特斯拉能自產4680電池,比亞迪則在磷酸鐵鋰技術路線上研發出刀片電池。受益于此,兩者毛利率領先行業。特斯拉2022年的銷售毛利率為25.60%,比亞迪為17.04%。由此兩者能更輕松應對價格戰,有更多降價底氣。

反觀零跑,同期毛利率僅-15.43%。2019年至2021年更是令人吃驚的-95.73%、-50.63%、-44.30%。

一步慢,步步慢。如此基本面,如何打得起、打得久價格戰。

而聚集下半場爭奪,開始轉移到智能化。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成了新取勝之匙,特色體驗、品質體驗成為關鍵。

應該說,相比上半場起步晚造成的差距,零跑在智能化方面準備較早。2020年10月,零跑便發布了首款全國產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規級AI智能駕駛芯片——凌芯01。

遺憾的是,兩年多來零跑自動駕駛體驗難言多領先。以零跑C11 2022款智行版510為例,該產品雖搭載了12顆超聲波雷達、10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但輔助駕駛級別也只是L2級。是否有些起大早趕晚集?

個中差距,從披露的研發費中或可見一斑。

2019年至2022年,零跑研發開支分別為3.58億元、2.89億元、7.40億元、14.11億元,占同期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05.98%、45.80%、23.63%、11.39%。

占比持續下降,說明企業研發投入滯后于體量擴張。

同期,以小鵬汽車為例研發費為20.70億元、17.26億元、41.14億元、52.15億元,占總營收比89.19%、29.53%、19.60%、19.42%。

不但體量差距拉大,2022年占比也被后者反超。要知道,小鵬當年營收達268.6億,是零跑的一倍有余。

千言萬語,不如白銀一片。無論成本優化、還是特色體驗、核心技術創新、產業鏈優化,都離不開研發。投入不占優的零跑靠什么在下半場搶占先機?贏在當下及未來?

行業分析師劉俊群認為,不同企業間的盈利能力有別,特斯拉、比亞迪明顯要比其他車企更能適應價格戰,畢竟高毛利擺在那里。另一面價格戰帶來了銷量,卻傷害了利潤。對零跑等企業而言,價值戰之外更應嘗試從技術和成本緯度找方法。站在消費者角度,更重性價比、質價比而不是低價格。零跑要想盈虧平衡,不僅要降價更要提質。

零跑還有逆轉時間嗎?

3

銷量造假疑云 消費者投訴

警惕規模“焦慮”、規模反噬

不算苛問。快速體量擴表催生的煩惱已不可不察。

近日,山東濟南零跑經銷商店長張某舉報零跑銷量造假引發熱議。張某表示,零跑2022年12月交付的8493輛汽車中有4916輛為虛假數據。

同時,張某還表示零跑曾脅迫經銷商將產品掛牌在員工名下沖銷量。經銷商大多通過員工與親屬的名義買車,上好牌照后再折價當二手車銷售。在其看來,零跑授意的上述行為涉嫌套取國補。

另據媒體報道,張某出示數據顯示,2022年12月零跑在山東、河南兩省的總上牌量為1724輛。其中,經銷商掛牌的汽車量達936輛,占到兩省總上牌量54.29%。

面對合作商的實名舉報,零跑方面很快做出回應,經內部核實,張某所言均為不實信息。同時,零跑稱已按照條例規定對張某進行處理。針對不實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零跑已啟動司法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孰是孰非,不作評論,留給時間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禍起蕭墻、友商“反水”不是加分項。零跑辟謠的同時,也需自身反思。

審視兩者沖突點,友誼小船打翻的背后是否折射出規模增長“焦慮”?

還是那句話,汽車屬于制造業,規模效應是盈利終極法門。但這不只應靠銷量、速度,還應靠精細化、品質化。只有“面子”“里子”兼具才能達成。上述舉報鬧劇,是否側面反映了“里子”缺失?

拋開造假疑云,一些產品質量質疑聲或早有警示。瀏覽車質網投訴發現,有關零跑汽車的品控投訴多達14頁。

4月15日,有零跑C01車主投訴稱,電尾門沒有按時安裝,且產品存在續航里程不準的問題。

4月12日,有零跑C01車主投訴稱,零跑不按時交車,廠商方面提供的生產交付信息均為虛假信息。

3月30日,有車主投訴,零跑C01毫米波雷達支架變形盲區提醒異常;3月1日,有車主投訴,零跑T03動力電池故障導致無法正常行駛;2月9日,有車主投訴,零跑C01車輛電池掉電中控座椅異響。

上述投訴均已經過平臺審核)

客觀來說,作為C端品牌,用戶千人千面,人人滿意并不現實。上述品論也或有偏頗片面、個人成見處。但身處白刃賽道、尤其面對行業新洗牌期,做好品控風控,優化口碑體驗、練好基本功,也是企業發展乃至生存的根基,及時查漏補缺總沒有錯。

磨刀不誤砍柴工,零跑腳步是否該慢一點了?

4

新喜變與新挑戰

轉型十字路口

當然,零跑有戰略定力的一面。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朱江明表示:“零跑一貫堅持以成本定價,沒有品牌溢價,這是我們的策略,所有的產品都是往這個方向走。”

在其看來,隨著生產規模增大,規模效益可以降低成本。未來的電動汽車完全有可能降至5萬元。而當前市場的降價潮,朱江明直言半年前便有預料。

應該說,拋開種種痛點阻點,應對新周期價格戰零跑具備一定底氣。

一方面,零跑強化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造。據朱江明透露,通過全域自研,零跑自造零部件目前大概占到60%-70%的成本空間。

另一面,上市后壓縮成本效果可圈點。截至2022年底,其經營開支總額同比增速118.17%,較2021年的148.74%明顯下降。毛利率為-15.43%,較2021年的-44.30%亦改善喜人。

朱江明曾言,“我們以成本定價追求低毛利,從低端到中端到高端全系列產品,我們定價公式是一樣的。”并基于此認為,零跑低端產品和高端產品在定價方面擁有絕對優勢。

絕對優勢一說是否夸大仁者見仁。但平心而論,零跑策略打法符合制造業發展的一般規律。考量在于,放棄品牌溢價追求規模擴張,注定是一條艱難的道路。畢竟這樣的競爭門檻不高、相似競品眾多。想擺脫紅海競爭,仍需提升自身全域自研水平,加快向高品高端轉型 ,向更可持續的高性價比、更扎實的特色質價比升級。

好在,一些內外喜變為這種轉型提供了支撐點。

從行業層面看,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跌至19.8萬元/噸,較2022年11月56.75萬元/噸高點縮水65%以上。對于電芯依然外購的零跑而言,無疑降本一大利好。

另一廂,零跑海外開局順利。2022年邁出全球化第一步,順利進軍以色列,在特拉維夫、海法等地設立門店。今年出海目標是進軍歐洲、東南亞及中東等地區。新天地帶來的新增量,或令零跑轉型更加從容,也顯得更急迫。畢竟海外市場也是充分競爭、歐美更是高段位,除了性價比、還需特色出圈。

無疑,開年銷量不如意,也是一記洗牌警鐘、轉型警鐘。面對行業變天,包括零跑在內的造車新勢力們已步入一個新發展周期、一個新十字路口,能否及時轉型、精準轉型、決絕轉型,考驗零跑、朱江明的智慧與魄力。

不妨多些時間,讓“子彈”再飛一會。

本文為首財原創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環球傳媒網-重新發現生活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