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于娜 北京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因旗下兩家醫院被處罰停業整頓,讓背后的上市公司國際醫學本就低迷的業績更加雪上加霜。
國際醫學近日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國際醫學營收、凈利潤都同比下降,公司業績仍未走出虧損,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77億元,同比下降43.12%。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作為國際醫學旗下三大核心資產,2022年度,西安高新醫院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的凈利潤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而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有限公司目前處于公司99%的股權轉讓、交割給商洛交投狀態。
出售核心資產“割肉”求生,還是另有打算?國際醫學在年報的發展規劃中提出,在加快發展優勢重點學科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康復、醫美、養老、輔助生殖等特色專科業務,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持續擴大服務規模,早日實現經營業績的有效改善。
凈利潤又遭重創
國際醫學以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為主業。2022 年,公司旗下運營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等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
西安高新醫院是國內首家社會辦醫三甲醫院。根據國際醫學官網介紹,建院至2017年6月期間,西安高新醫院的年門診量近80萬人次,年住院3.8萬人次、年手術1.9萬人次。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則號稱是按照三級甲等醫院和國際JCI認證標準建設的目前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綜合醫院。
2022年1月,西安兩名患者家屬通過網絡反映了親屬就醫被拒診的事情,一名患者流產,另一名患者離世,分別涉及到西安高新醫院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
經過調查后,2022年1月13日,西安市衛健委對上述兩家醫院作出處罰,要求停業整頓3個月,期滿整改合格后重新開診。此外,西安市衛健委還對兩家醫院作出了警告、全市通報、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等處理,醫院相關負責人被約談或免職、停職。
正因如此,1月13日晚間,國際醫學發布公告稱,由于下屬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停業整頓。根據相關規定,該事項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應情形。公司股票自1月14日開市起停牌一天,自1月17日開市起復牌。公司股票自1月17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國際醫學”變更為“ST國醫”。
同年4月13日,經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同意,因停業整頓期滿三個月且整改合格,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工作。
隨后,國際醫學發布公告,公司股票于 2022 年 4 月 15 日停牌一天,2022 年 4 月 18 日起撤銷股票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將由“ST 國醫”變更為“國際醫學”,股票代碼仍為000516,公司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由 5%變更為 10%。
國際醫學摘帽,停診事件風波已經過去,但長達三個月時間的停診對于年度業績的沖擊才是最強烈的。
2022年年報顯示,國際醫學實現營業收入27.11億元,同比下降7.19%(調整后,下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7億元,同比下降43.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23億元,同比下降49.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61億元,同比增長1.10%。
此前,在2022年半年報披露業績虧損后,國際醫學方面曾在回復《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稱,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自2022年4月復診以來,醫療業務恢復較好,日住院床位已恢復至停診前水平。同時,由于公司整體醫療床位使用量仍處于提升階段,運營成本、期間費用相較于營業收入依然處于較高水平。未來,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經營業績將得到改善。
國際醫學披露的關于202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公告顯示,公司2022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176,682,639.57元,根據有關規定,本年度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1,819,143,345.04元,合計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為642,460,705.47元。
國際醫學稱,鑒于公司本年度業績虧損,結合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發展需要,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和投資計劃,公司2022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將主要用于公司經營發展的資金支出,同時保證公司后續對外投資的資金需求。
靠什么走出困局
國際醫學前身是西安市解放百貨商場,創建于1956年,是西安市及陜西省最大的百貨零售業企業。1993年8月,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陜西省和西北地區第一家上市公司。這得益于國際醫學實際控制人劉建申,他以一己之力收購“陜西第一股”陜解放A,從一家百貨零售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醫療公司。
不過,因民營綜合醫院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較長的特征,大多數民營醫院早期都是虧損狀態。國際醫學近年來業績壓力不斷加大,扣非后凈利潤已連續五年虧損。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國際醫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0.39億元、9.91億元、16.07億元、29.21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1.84億元、-4.04億元、4536.05萬元、-8.22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約為-3434.60萬元、-4.69億元、-6.48億元、-7.51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2 年中國消費型醫療服務的總市場規模約為人民幣1.26萬億元,預計至2025年有望提升至2.39萬億元,未來3年CAGR達 23.78%。隨著國內居民健康觀念、醫療消費理念轉變,主動醫療、保健醫療、美容醫療、康復醫養等新興服務需求增長。
近幾年國際醫學也一直在尋找提振業績的突破口。以注重服務體驗為根基的民營醫療機構,更加重視布局個性化、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賽道。
2022年年報顯示,國際醫學在醫美整形、輔助生殖、康復、婦兒、特需、質子治療等特色專科業務板塊也進行了積極布局,打造特色專科,契合居民消費提升趨勢,以三甲醫院規范化的醫療品質,拓展高附加值醫療市場。
以輔助生殖為例,國家醫學旗下輔助生殖醫學項目于2022年10月獲批開展常規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IVF/ICSI-ET),標志著國際醫學獲得試管嬰兒經營牌照,實現了輔助生殖專科業務布局的重大突破。
同時,按照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規劃建設,集醫療、科研、教學、培訓、康復于一體,設有骨科、康復、婦科、 兒童、產科、整形等十大專科醫院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北院區即將全面投用。
不過,消費型醫療需求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國際醫學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仍處于虧損中,但幅度收窄,實現營業收入10.59億元,同比增長247.40%(調整后,下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74.05萬元,同比增長82.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75.07%。
醫藥自媒體專欄作者肖肖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內穩增長和拉動消費的政策不斷落地,消費醫療需求有望逐步釋放,但是醫美整形等消費醫療并不是剛需,并且就醫者擁有絕對選擇權,對服務效果的要求更高。同時,消費醫療服務提供者既完全走市場化的路線,又必須是保守而謹慎的醫療行為,這對市場參與企業也是一個挑戰。
編輯:顏源 主編:陳巖鵬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