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乘數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簡單地說,貨幣乘數是一單位基礎貨幣所產生的貨幣量。
完整的貨幣(政策)乘數的計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別代表法定準備金率、超額準備金率和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貨幣(政策)乘數的基本計算公式是:貨幣供給/基礎貨幣。貨幣供給等于通貨(即流通中的現金)和活期存款的總和;而基礎貨幣等于通貨和準備金的總和。
貨幣乘數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決定?
現金比率(k)
現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現金比率的高低與貨幣需求的大小正相關。因此,凡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現金比率。例如銀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導致生息資產收益減少,人們就會減少在銀行的存款而寧愿多持有現金,這樣就加大了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與貨幣乘數負相關,現金比率越高,說明現金退出存款貨幣的擴張過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減少了銀行的可貸資金量,制約了存款派生能力,貨幣乘數就越小。
即流通中的現金占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k值大小,主要取決于社會公眾的資產偏好。一般來講,影響k值的因素有:
(1)公眾可支配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可支配收入越高,需要持有現金越多;反之,需持有現金越少。
(2)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預期通貨膨脹率高,k值就高;反之,k值則低。
(3)社會支付習慣、銀行業信用工具的發達程度、社會及政治的穩定性、利率水平等都影響到k 值的變化。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k值越大,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越大。
超額準備金率(e)
商業銀行保有的超過法定準備金的準備金與存款總額之比,稱為超額準備金率。顯而易見,超額準備金的存在相應減少了銀行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額準備金率與貨幣乘數之間也呈反方向變動關系,超額準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就越大。
e值的大小完全取決于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決策。商業銀行愿意持有多少超額準備金,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1)持有超額準備金的機會成本大小,即生息資本收益率的高低。
(2)借入準備金的成本大小,主要是中央銀行再貼現率的高低。如果再貼現率高,意味著借入準備金成本高,商業銀行就會保留較多超額準備金,以備不時之需;反之,就沒有必要保留較多的超額準備金。
(3)經營風險和資產的流動性。如果經營風險較大,而現有資產的流動性又較差,商業銀行就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額準備金,以備應付各種風險。
一般來說,e值越大,貨幣乘數越小;反之e值越小,貨幣乘數越大。活期存款法定準備金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準備金率rt) rd和rt的大小是由中央銀行直接決定的。若rd、rt值大,貨幣乘數就小;反之,若rd、rt值小,貨幣乘數則大。
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
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均由中央銀行直接決定。通常,法定準備金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貨幣乘數越大。[1]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高于活期存款,各國中央銀行都針對商業銀行存款的不同種類規定不同的法定準備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準備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這樣即便在法定準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改變也會引起實際的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改變,最終影響貨幣乘數的大小。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貨幣乘數就會變大;反之,貨幣乘數會減小。總之,貨幣乘數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超額準備金率、現金比率及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間的比率等因素決定。而影響我國貨幣乘數的因素除了上述四個因素之外,還有財政性存款、信貸計劃管理兩個特殊因素。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