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本報記者 晉浩天
(相關資料圖)
與談人
石偉平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
陳如平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胡 娟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何為人才競爭力,如何提升人才競爭力?圍繞這一主題,本期特邀三位教育學者,從不同研究視角展開探討。
人才競爭力的內涵
記者:何為人才競爭力?人才競爭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陳如平:基礎教育領域的人才競爭力,通常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基礎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才在基本學術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方面的效能。
人才競爭力涉及很多方面。具體到基礎教育,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公平,即不同性別、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狀況的學生,在基礎教育資源分配、高質量課程和教學、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普及程度等方面享有的優質公平。二是學習成果,即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等基本學科的成績,以及這些成績與國際標準的比較。三是技能培養,即教育體系在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如語言能力、數學運算能力)和21世紀技能(如協作、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的效果。四是教育創新,即教育體系在采用和推廣新的教學方法、技術應用和課程設計方面的能力。五是教育體系適應性,即其能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的需求變化,并為個體未來教育路徑和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胡娟:教育的兩大重要主體是學生和教師。因此,高等教育人才競爭力既包括所培養人才的競爭力,也包括教師隊伍的競爭力;既包括高校擁有和培養的人才的數量、結構和質量,也包括人才培養、人力開發的科學過程和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制度環境。理解高等教育的人才競爭力,關鍵在于把握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即所培養的人才應具備為國家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的能力。
從人才培養角度看人才競爭力,有兩點在認識上尤為重要:一是不同于商業競爭力,人才競爭力應是人才在競爭時顯示出的能力,而非在競爭中形成的能力。過于強調競爭,會導致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目的性過強,從而引發視野狹隘、能力單一等問題。而且,過于強調競爭,也不利于人文精神的養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人的競爭力是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展現的全面人格、智識和能力等,是非純粹功用性的,是不同于物的競爭力的。二是整體人才競爭力不是個體的簡單疊加,而是多元人才類型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不僅要培養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也要造就更多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
石偉平:職業教育人才競爭力主要指技能型人才的競爭力。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密切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時刻回應勞動力市場之變。可以說,被市場認可的人才,才稱得上有競爭力的人才。
技能型人才競爭力主要表現為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技能優勢。一是技能匹配度,即人才所具備的技能與工作崗位所需之間的匹配程度。匹配度高,意味著人才能夠勝任該崗位的工作要求。二是技能熟練度,即人才在特定技能方面的嫻熟程度,這能夠反映出其是否具備高效完成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與操作技巧。三是技能稀缺度,即人才所擁有的特定技能在勞動力市場供需之間的不平衡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能否獲得更優質的就業崗位、職業發展機會等。四是技能復雜度,即人才掌握技能內在架構與組合的多樣程度,決定著其在人工智能時代所從事工作崗位被替代的可能性。五是技能遷移度,即人才將所學技能應用于不同情境的能力,決定著其能否自如應對瞬息萬變的工作世界。六是技能鉆研度,即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更新技能、追求卓越的專注度,直接影響著其能否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提升人才競爭力,成就之下亦有挑戰
記者:目前,提升我國人才競爭力的難點何在?
胡娟: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且有質量的教育體系,成效顯著。2023年,我國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已達4763.19萬人。目前,為進一步提升人才競爭力提供良好的結構性保障,關鍵在于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結構。
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實現有三個特點:一是高度重視發展高職教育。這既直接回應社會需要,實現起來也相對容易。二是“存量決定增量”的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完成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平均時間是30至50年,而我國只用了20年左右,在短時間內實現規模的快速增加,必然是“什么條件具備上什么”。三是發展的產業結構背景是以第二產業為主。我國2002年已邁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但2012年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才超過第二產業。發達國家在開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之前,一般就已進入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狀態。
綜上,第一個特點是大多數國家在教育大眾化階段都存在的,而第二、第三個特點為中國獨有。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要適應當前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調整任務較為艱巨。以類型結構和學科結構為例展開來說——
在類型結構上,與發達國家常見的“紡錘形結構”不同,我國形成的是“金字塔形”的高等教育類型結構:高職院校,無論機構數量還是招生規模占比均超50%;以“雙一流”大學為代表的研究型大學,機構數量和招生規模占比則較小,機構數量占比不到5%,招生規模占比不到6.5%。這種底部沉重、頂部陡峭的類型結構,不利于人才競爭力和國家創新力的提升。
在學科結構上,目前呈現“應用導向強、層次結構趨同”的高等教育學科結構:基礎科學薄弱,本科和碩士教育階段理學類畢業生規模占比僅為畢業生總數的6%多,遠低于一些發達國家和主要經濟體;本科階段學科設置集中度高、應用導向強,工學和管理學兩個應用類學科本科畢業生占比達51.23%;不同層次學科結構趨同,同一學科若在本科層次體量大,在碩士和博士層次往往體量也大。這種學科結構,沒有很好地回應社會對不同學科人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還不能有效支撐“寬口徑、厚基礎”的本科人才培養理念,不利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陳如平:我國基礎教育成效顯著,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國家政策環境支持有力,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水平較高。然而,成就之下亦有挑戰,提升人才競爭力面臨的主要難點是:
優質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教育資源分配、教師隊伍素質和專業持續發展等方面有一定差距。在實踐中,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為主導的評價體系依然在發揮作用,忽視學生個性化發展、興趣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功利性做法時有發生。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有待深入,部分教育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存在差距,新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率。對學生創新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有待提升,缺乏相應課程、教學和專業支持;對于有特殊才能和潛力的學生,缺乏更加個性、靈活和一體化的培養機制。
石偉平:技能型人才競爭力的提升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前端、中端、后端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每一環都存在有待突破的難點。
前端難點在于人才生源基礎薄弱。與學術型人才相似,技能型人才同樣需要一定的先天稟賦,生源基礎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決定技能型人才的成才率與成才高度。回顧歷史,在生源基礎有保障的情況下,各級各類職業院校所培養的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發展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不少技能型人才成長為各行業的中流砥柱。然而,目前職業院校生源基礎未及預期,技能型人才培養難度不斷增大,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短板效應愈發明顯。
中端難點在于人才培養質量亟需提高。不同于學術型人才的成長規律,技能型人才成長過程與產業、行業、企業等具有更密切的聯系。然而在現實層面,產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深的現象依舊存在,突出表現為專業設置與勞動力市場用人需求存在一定脫節,課程結構與崗位所需完成的任務結構存在一定脫節,教材內容與崗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體系存在一定脫節,教師素養與“雙師型”教師勝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等。
后端難點在于人才發展環境有待改善。在傳統觀念影響下,相較于學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往往在薪酬待遇、工作環境以及職業發展空間等方面面臨較大差距,這無形中削弱了個人主動選擇技能成才道路的意愿與決心。
優化結構,在關鍵環節下功夫
記者:提升人才競爭力,您有何建議?
胡娟:提升高等教育人才競爭力,關鍵在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著眼提高創新能力,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其中,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是重要抓手,也是當務之急。
在類型結構上,可考慮擴大本科教育尤其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數量和人才培養規模,擴大拔尖創新人才“蓄水池”。在學科結構上,提高基礎學科尤其是理學在本科教育階段比例,注重學科布局層次差異,改變當前不同層次學科結構趨同現象,提高高等教育結構整體效能。更重要的是,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將高等教育類型結構、學科結構、層次結構和區域布局結構結合起來進行優化調整,因時而變,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力量,激發地方和高校的辦學積極性。
石偉平:提升職業教育人才競爭力,需在關鍵環節下功夫:要探索改革以單一分數為取向的普職分流制度。普職分流基本原則,應以學生興趣、潛能為基礎,對其進行系統的生涯指導與測評,幫助學生了解在不同領域成才的可能性,引導其在學術與技能成才道路之間作出理性選擇。
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關鍵在于深度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整合人社與教育部門優勢辦學力量、公辦與民辦學校優勢辦學力量,優化職業教育辦學格局,協力面向產業培養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鼓勵辦學機制創新,發揮市場在職業教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營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制度環境。一方面,健全技能型人才評價制度,構建以技能水平為核心標準的人才評價等級體系,并完善評價標準;另一方面,健全技能型人才激勵制度,鼓勵企業將技能等級水平作為職務職級晉升、薪酬待遇提高的重要標準,從而增強全社會對技能成才的信心。
陳如平:提高基礎教育人才競爭力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久久為功。應確保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教育資源分配應向欠發達地區和弱勢群體傾斜,持續提升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新課程內容適應時代需求,采用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方式改進課堂教學。
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提供充足的圖書、實驗室和信息技術設備等學習資源,改善學校基礎設施,鼓勵使用新技術手段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重視技能培養,保障學生全面發展。推進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積極運用多教育場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加強評估反饋,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定期評估學生學習成果,建立有效反饋機制,鼓勵家庭和社區參與學校教育和改進過程,共同支持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加強宏觀政策引導,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確保教育發展戰略政策的前瞻性、一致性和連續性,建立更加公平、包容、有活力的教育環境,健全教育政策落實保障機制,加強與國際教育機構交流與合作,拓寬教師和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