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27日,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科技創新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科技創新組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武漢都市圈在科技創新協同方面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武漢都市圈是以武漢為中心,由武漢與周邊的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天門、潛江九市構成的城市聯合體,是湖北省產業和生產要素最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區。以占湖北省三分之一的面積、二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全省三分之二的地區生產總值。
《行動方案》既有總目標、也有硬指標。方案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武漢都市圈創新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圈內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9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突破24000家。
作為武漢都市圈的主要核心,武漢將帶領八城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預計到2025年,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武漢都市圈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形成“研發在武漢,轉化在都市圈;孵化在武漢,加速在都市圈;頭部在武漢,配套在都市圈;鏈主在武漢,鏈條在都市圈”的科技創新和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
2023年,黃石將加快推進黃石大學科技園建設。重點圍繞黃石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臨空制造服務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需求,引導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10所高校院所與黃石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科研中試基地、高校成果技術轉移中心等類型高校(黃石)產學研創新中心,打造科創資源聚集區。
共享武漢資源,加強創新主體培育。今年,潛江邀請武漢市知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為潛江企業開展“一對一”科技輔導,輔導55家企業申報高新企業、較上年增長71.88%,51家通過專家評審,還指導202家企業評價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較去年增長320.8%。
5月10日,科技部已確定潛江為第二批創新型縣(市)建設縣(市)。未來三年,潛江將主動對接“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打造武漢都市圈光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樣板區。
“加快研發自主可控、國際先進的工業基礎軟硬件,組建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中部)分中心,為武漢都市圈打造光電子信息、大健康、智能三條創新產業帶提供有力支撐。”武漢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軍說。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