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綜藝又卷起來了。
前段時間,《大偵探7》剛收官,最近《萌探探探案2》和《開始推理吧》同期對打,成了熱搜常客。
《萌探2》延續了吳彤的一貫風格,嘉賓陣容強大,可推理部分依舊“沒有技巧,全憑感情”。
《開始推理吧》是跳槽后的小盒子工作室“改頭換面”后的第一槍,看的出經費在燃燒,可幾位嘉賓尚在磨合期,觀眾和團隊總是逃不出“低配明偵”的魔咒。
觀察各大平臺的片單,今年各平臺對推綜賽道的發力更為迅猛,可兜兜轉轉這么多節目,明偵總是一個逃不過的坎。
再做一款硬核推理的《明星大偵探》,還是反其道而行之,這是推理綜藝面臨的問題。
《奔跑吧,萌探對萌探》
有一類導演,他看上去拍了很多綜藝,其實來來回回就拍了一個,比如吳彤。
《萌探》第一季雖然豆瓣只有5.1分,但熱度一直不錯,典型的高流量低口碑。
《萌探2》也沿襲了第一季的套路和選人思路,宋丹丹、張一山、angelababy、華晨宇、楊迪、沙溢、劉耀文,大部分都是在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明星幫集結完畢的那一刻,一檔推綜就有了基本熱度的保底了。
但從內容來看,推理劇情仍然薄弱,探案、懸疑走過場,推理部分全靠NPC,起承轉合則通過游戲。一群大咖在做游戲時,仿佛跳到了《王牌對王牌》。
《萌探2》第一期就重回了《家有兒女》,劉梅(宋丹丹)和劉星(張一山)同框的時候,不少觀眾的DNA動了。再加上鍵盤和鼠標,熟悉的旋律一響,吳彤真是老煽情達人了。
雖然故事是披著《家有兒女》的外殼,但本質上卻沒什么關系。聚會途中,夏東海因為意外進了醫院,并最終死亡。參加聚會的人都有嫌疑,本來以為會在這個故事框架里面探案,可畫風一轉,就直接進入到了《巴啦啦小魔仙》。
再一波懷舊之后,angelababy、華晨宇、劉耀文開啟了沒頭沒腦的才藝展示環節,之后終于走劇情主線。
劇情環節的問題,一是邏輯過于薄弱,二是嘉賓都沒有入戲。
劇情的邏輯線實在是過于簡單了。幾個人都有謀殺夏東海的嫌疑,但動機都站不住腳。
女兒是因為爸爸不同意交男朋友,兒子是因為爸爸不同意工作,胡一統是因為殺了夏東海,孫子就可以跟自己姓,這種理由過于草率了。
而之后的線索不是靠著嘉賓找證據或者分析,而是通過吳彤或者NPC來cue流程,靠著游戲勝負來解鎖,而且這些很多游戲還似曾相識。
另一方面,嘉賓也始終游離在角色和本人之間。
在《家有兒女》的框架里,夏東海意外進了醫院然后死亡,身為家人的幾位嘉賓卻沒有什么傷心難過的氣氛,直接像背課文一樣陳述自己的經歷。
第一個游戲是異口同聲,通過游戲中嘉賓的表現來判斷誰是影子人(相當于反派),宋丹丹直接不懷疑沙溢,理由是覺得沙溢的智商就是這樣,不太聰明,完全沒有把角色和本人分開,甚至叫的還是本名。
而且,嘉賓們剛剛入戲,吳彤就開始作為導演cue流程,還會真人入鏡,時刻提醒觀眾這不是探案,只是個綜藝。
不過也不得不說,拿捏受眾這塊,吳彤是有一套。熱度是有了,但也確實跟“推理”關系不大。
(小標題)低配版明偵?
相比綜藝氣息過濃的《萌探2》,另一檔《開始推理吧》走的是密室+推理的路線。
曾一手打造《明星大偵探》迷綜神話的“小盒子工作室”團隊出走芒果,這對于《明偵》粉來說,算是種背叛,這份情緒多多少少已蔓延到了節目里。
雖說《開始推理吧》框架上像是脫離了明偵的新節目,但處處都有明偵的影子。
《開始推理吧》請來郭麒麟、劉宇寧、宋祖兒、白宇、周深、郭柯宇六位嘉賓,除了郭麒麟之外,其他嘉賓應該都是第一次接觸類似的節目。
第一期節目“真假愛情” 分上、中、下播出,共近4個小時,過長的節目和過于簡單的設定讓不少觀眾看的沒滋沒味。
“真假愛情”是典型的雙胞胎設定,可能是因為第一期節目,劇本的難度相對設定的簡單,但嘉賓們尚處在磨合期,設置中缺少一個偵探角色的核心玩家,場面經常混亂。
嘉賓們經常東一嘴西一嘴,上一秒還在自我介紹,下一秒就去盤時間線,等動機都說了一輪,結果還有嘉賓沒有進行自我介紹。
這樣沒有主線,就會讓節目偏向節目的密室,而不是完整的劇本殺。
在道具方面能看出來節目組是花了錢的,第一期就是大制作,有旋轉暗格和N個密室,大家熱熱鬧鬧的來了把真人NPC的密室逃脫,最后盤案件的時候,發現旋轉暗格的噱頭大過了劇情本身。
新人嘉賓太多就很容易造成不太會玩兒的問題。
比如在分析的時候,大家很容易忽略證據和邏輯,而直接被情感左右。
前兩期節目里,幾位嘉賓都錯過了決定性證據。
“真假愛情”案的決定性證據,是在旋轉的暗格之中以及房間B的門框上留下的帶血跡貓腳印;“神秘房客”案,大家忽略的是房小美家中白色擺件上的燒焦痕跡。
在分析和指認環節,宋祖兒幾次覺得郭麒麟扮演的角色是兇手,但卻拿不出證據和相應的行為邏輯,但她又一直堅信自己的判斷。
不是說每個人都必須選對兇手,選不對就是不會玩兒。而是既然身處這個游戲里,就得形成證據和邏輯的思維,這樣才能順著整個節目走,不然就只能像宋祖兒一樣,最后時刻自己把自己繞暈了。
當然劇本本身也有一定的問題,即使案件結束,但觀眾還是會有佳佳為什么轉移尸體、一開始掉下來的是誰等等疑問,當然也有說法這是個“電視劇”,都是伏筆,但下了這么一盤大棋,能不能圓回來也持懷疑的態度。
(小標題)推理VS綜藝
提到國內的推理綜藝,《明星大偵探》系列一定是難以跳脫的作品,推綜受眾受《明偵》的影響實在太過深刻,有著很深的濾鏡,他們接受的也是這種比較硬核的推理方式。
這個時候,想超越《明偵》,要么做的比它還硬核,要么就做的相反,在綜藝上下功夫,打開新的市場。
選擇跟《明偵》硬剛的,這種思路對劇本和嘉賓要求度很高,缺一不可。
在劇本上《明偵》一直是精益求精的,不僅有多重反轉,而且不少劇本還具有現實意義,這無形當中也拔高了節目的立意。
如在 《2046》《周五見》《恐怖童謠》等案件中,引發出校園暴力、家庭暴力、網絡暴力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探討。
但如此硬核、燒腦的明偵也免不了靈感枯竭。像時間穿越、循環、重置這種設定,不止一次出現在《又沖不上的云霄》《盤絲餐廳》《北方慢車謎案》等劇本中,也很容易讓觀眾審美疲勞。
除此之外,過度的依賴嘉賓也是《明偵》面臨的問題,既需要嘉賓會玩兒,有邏輯,可以帶節奏,有希望嘉賓可以有綜藝感,所以這么多年來,兜兜轉轉還是固定那幾位。
像黃明昊、譚松韻、林更新等新人都曾經被粉絲詬病,覺得與節目格格不入,這也直接影響了節目的精彩程度。
雖然目前是推理綜藝的頭一把交椅,《明偵》還是遇到了瓶頸期。第四、五季的節目因為冗長、題材和嘉賓的原因導致口碑下降。第七季雖然說低開高走,但豆瓣7.8分還是成了整個系列的最低分。
所以復制明偵的路不太好走。
另一個思路是反其道而行之,弱化推理,把綜藝做到最大化,最典型的就是萌探系列。
但這類的綜藝包裹著推理綜藝的外殼,卻會讓一部分觀眾不認為這是一檔推理綜藝,繼而出現有流量,無口碑的情況。
因為“明星真人秀”的本質屬性,滿足了粉絲的需求,也能盤活更多的觀眾,從這個角度看也是擴大推理綜藝基本盤的方式。
目前來看,這兩條路都不太好走。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