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載:印度那爛陀寺的僧房,寬皆方丈許。維摩禪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說。
《傳燈錄》云:既為化主,即處于方丈,同凈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
(資料圖)
——題記
方丈,一丈見方,原指僧房,后引申為職務之稱。
我對方丈的理解,最早是寺院住持及住持住的地方;出家后讀《維摩詰經》,說到三萬二千人入于方丈小室,而“能容不迫迮”,不禁感嘆芥子納須彌的不思議境。2018年隨江蘇省佛教代表團去印度朝禮,到過那爛陀寺舊址。斷壁殘垣之間,仍可見當年之盛況,印象較深的,便是高高墻壁圍起一格一格的小房間,入門極低狹,必彎腰方可進。史料記載當年在此求學的萬千僧人,就是住在這樣丈許寬之室。青燈黃卷之下,年輕的生命,用信仰和毅力傳承著燦爛的佛教文明,那時初來的玄奘大師,想是也住過其中一間。讓我對丈室之詞,又有了直觀的認知。
祥符禪寺的丈室,位于靈山中軸線大佛腳下右側的配殿,中國傳統建筑,二層獨立小院。南北為長廳,北廳是日常招待賓客處,左側隔出一間,是家師無相長老寮房;南廳為祖堂;西面三間,一間打印室,一間儲藏室,一間為我的宿舍。樓上設辦公區域及寺院文化陳列館,西側一間是師公茗山長老臥室。天井置四缸,缸內水蓮,春生夏長,秋枯冬隱,伴著四季輪回。雨天客稀之時,常與家師,立于室外,看雨滴如注,沿廊而下,拍打在荷葉上,每當此時,家師多半是要打開話匣子,談起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乃至更久遠的往事;有的時候,也講一些奇事,記得有一次說到,他曾親見過因太高興而笑死之人,也曾目睹太悲傷哭泣而離世者;也有的時候,不說什么,只是靜靜的站著。恍然間,二十多年的光陰,就這樣流淌而過。
第一次去丈室,是1998年的端午,記得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剛出家不久的我,對真華法師《參學瑣談》中描述的參方行腳十分著迷,于是背著一個大包,里面是當時幾乎所有的家當,從江西九江一路參學,先是乘船到南京朝禮祖庭數日,又搭車至無錫,黃昏時分,終于來到了祥符禪寺。
心里想著要參禪悟道,隨學當代大德,自身根器粗劣,不知能否討單成功,很是忐忑。到了大殿禮佛,沒有找到客堂,就誤打誤撞的來了丈室,剛好碰到無相長老,問明來意,便帶我到一角的辦公室,長老親自登記,見我緊張,長老很是慈祥,開玩笑說:“咱還是小老鄉,70年代下放農村時曾去你們的鄉鎮參加過工作。”跟著長老去僧人院安單時,天已經放晴了,瞥了一眼四個水缸,被雨水澆過,清清爽爽的樣子。
住下一個多月,與二三道友,少年同參,壯志豪情,總想著要一起努力,在無錫去恢復一座荒落的古寺,發愿要建設成為最好的修學叢林,典范道場。于是一起去向長老告假,長老聽了,并未如預想的斥責,也沒有嘲笑我們異想天開,只是久久緘默,就點頭同意了。這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非常的慚愧。
那之后半年多,每次法事活動,知道長老要來,都提前躲避,那種心情,無以言表,總是有種不知如何面對之感。我們這一代人,我們的父輩、祖輩,似乎都不善于表達情感。記得有一次,預先不知,突然看到長老一行從正面向大殿走來,我趕緊從側門溜了出去,現在想來,真是年輕啊。后來在與長老長久相處的時日里,長老也從不提及、不拆穿我的囧態。
1999年6月1日,鼓起勇氣,重回靈山,無相長老說:“十方叢林,十方來十方去,鐵打的常住,流水的僧,都是緣份,要好好發長遠心,好好學佛。”我感愧無已,在長老的慈悲顧念下,從此便安下心來,踏實常住,下定決心一切聽招呼,努力的學習叢林清規。
這時長老開始安排我做悅眾(敲打法器),七月十五,又代維那。千禧年元旦,舉行大型祈福法會,結束后,師公茗山長老讓侍者把我叫到丈室房間,“一板三眼”的指點我傳統的唱腔,每一個轉回都要唱到位,每個板眼都要打到位,一定要不急不緩,方能龍天歡喜。最后勉勵說:“小和尚唱得不錯,要好好發心,將來有機會要去讀佛學院。”那天出了丈室,高興許久。
2000年11月,長老繼任方丈,我代監院,次年正月十五,為方便工作,就安排我搬到丈室的角房,從那以后,便居于此,直到現在。我的“丈室”雖不很大,仍是超過了一丈,至少有三丈許寬。房間冬冷夏潮,雖南向有窗,然對面建筑過高,西有竹林,不得日照。后來家師一直督促我搬到左側條件較好的房間,我想著一則那是家師住過的,二則也住習慣了,懶散耽擱,便就一直未搬,后來稍稍修葺,不再潮濕,住得也很安穩。因臥室小,便在祖堂側面擺了張桌子,寫字看書。
家師住在這時,每天清晨,先是燒一壺凈水,祖堂、佛堂供奉,燃香禮拜后,再去上殿。從搬來始,這個工作就由我來接替。家師常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白天事務多,沒有時間,早起一些,早收拾好,就有自己的時間學修了。”我聽了深以為然,便學著家師每天早起,果然可以多出許多時間。這一教誨,讓我受益良多,尤其在后來獨立承擔事務時,我擔心,人一忙起來或會忘記自己為什么做的初心。早起獨處的時間,給了我彌足珍貴的思考空間。
2018年6月19日,家師示寂,七晝夜助念,是在丈室之內;七個期的法會,也是在丈室內;荼毗后的靈骨,仍是在丈室內,暫時供奉在祖堂,直至2018年大寒節,家師舍利入塔。
有約半年的時間,接待賓客之余,我就坐在祖堂側面的辦公桌邊,看書寫字,處理事務。有時遇到難決之事,就抬起頭,看看家師,想著如果是家師在,會如何辦,心情便能安定許多。有一次,一位年輕人來訪,看到祖堂供的骨灰盒,嚇得跑了出去,用驚訝的眼神問我,難道不害怕嗎?他如此說,才發現似乎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每每對坐相向,總覺得師父就在身邊加持我,又怎會嚇唬我呢。
如今,這已成為定課,每天坐在祖堂側桌發呆一會,便覺一天的能量就充足了。去年,使人修葺祖堂,加改隔門,于是又有了另一個“一丈之室”的書房,雖只是草草的屏風門,內外人影依稀可見,有人欲入,見門虛掩,總會要禮貌敲門的。我猜想敲門前,應是有心里活動,如果沒有重要事,似乎不好意思再敲了,于是敲門的手便遲疑了……為此,心里暗喜了許久,仿佛“偷來”的獨處之閑。
從家師離開至今,三年的時間,日常在丈室接待賓客,許多人來來往往,談事務,談人生,談佛理。在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我們一字字閱讀、一本本整理了家師生前的日記;拜訪家師的生前好友、同事,聽他們敘說那時的人與事。2019年農歷五月初六,家師示寂一周年,在家師生前住的隔壁,開辟了一間紀念堂,落成那天,諸山長老一起見證,表示肯定,我的心稍許放下。
家師的形象,應是一位豐富立體的高僧,祥符禪寺是家師一生弘化的歸結,一生行愿的凝聚。我總擔心做得不夠到位,對于家師這樣一位時代大德,僅是圖像的展示,遠不能體現他愛國愛教、慈善濟世的高尚品格;多年來為恢復寺院、傳承文化、培養僧才做的諸多功德。
幸而有諸多專家學者,四眾弟子愿與我一起努力,終于在家師一周年來臨之際,有了金陵刻經處付印的《無相禪師文集》《無相禪師紀念文集》。在閱讀家師生前大量日記的過程中,愈來愈深的體會到,家師生前的種種言行身教,與終生致力的種種工作,皆為愿行。他的愿行,是佛教教育的傳承,是佛教文化的弘揚。斯時方才體會到家師的良苦用心,這正是踐行著佛教如是因、如果緣、如是果,就如三圣殿文教區的建設之因,才有慈恩學院成辦之緣,方有佛教文化傳承可期的未來之果。
2020年疫情期間,學院景區雖常態化半封閉,然常住及學院師生,在家師二周年紀念日,仍能在院安心辦道,誦經追思。這亦是佛教的如是善因緣,如是善果報。如今,家師三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我們請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發行《靈山祥符佛教文化叢書》四冊,同時,家師創辦的慈恩學院首屆本科班也將完成學業。
《纂靈記》記載,一位書生,常在村口望空書《金剛經》,村人問原由,說是“與諸天讀之”,以后很多年,每當下雨時,“唯此地方丈余間,如堂閣下竟無沾濕,于是牧童每就避雨,時人雖在莫知所由。”讀及于此,忽覺我的“一丈之地”,就是家師生前、師公在世時天天讀誦金經的地方呀,原來我們都是前輩大德庇護下的牧童,慈恩浩瀚,何幸如之。
寫完這段文字,已是午后,走出丈室,今年的夏天來得早,院子里的蓮花也開得格外好,一張隨手拍攝的蓮花,被學僧拿去做在線誦讀《金剛經》的宣傳封面。許多道友轉給我看,確實如畫,很是莊嚴。一如許多個夏日雨后,陪侍家師佇立廊前看到的樣子。
靈山普俊
二〇二一年六月于靈山丈室
圖/文 祥符禪寺 攝影/長淼
原標題:“方一丈”室志
關鍵詞: 祥符禪寺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