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嘉琦
“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好好念書,我念得挺好;告訴我要考好大學,我考上了;告訴我要出國留學,我也留學了;回來告訴我,找不到工作。是我錯了,你錯了,還是誰錯了?”
1月4日,在百度財經智庫、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獨家出品的【硬觀點】直播中,如實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基金、券商行業的就業門檻越來越高,如果他再年輕20歲,估計也找不到工作。就業形勢嚴峻,他很能理解當下年輕人復雜甚至憤怒的心情。
【資料圖】
2022年11月,16-24歲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為17.1%,相比7月19.9%有所回落,但仍處在高位。直播中,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指出,中國正面臨經濟衰退性失業與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并存的局面。去年四季度,全國高校畢業生景氣指數僅有0.56,低于1,預計2023年的青年失業率仍將處于高位。
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人口學與城市更新學者毛大慶分析,中國的青年勞動力人口到2030年以后會開始下降,到2040年缺口將迅速放大,勞動力紅利大概還能勉強支撐十幾年。但如果不利用這段時間產生勞動力紅利結構的轉型,未來是非常麻煩的。專家們指出,中國亟需提升教育的職業化、專業化、實操水平,扭轉盲目追逐文憑、人人都想做白領的觀念,通過新就業形態創造更多崗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最近年輕人中流行‘人礦’一詞,我看到后心里一驚。”管清友說,過去老提勞動力紅利,不就是“人礦”嘛。勞動力紅利背后是低成本勞動力、血汗工廠以及資源環境的代價,無法持久。中國需要推動人力資源與就業結構的轉型,但這個轉型也并不容易。
一半以上醫學生不從醫,要人的就業崗位沒有人
2022年,有1076萬大學生畢業,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教育部預計,2023年有1158萬大學畢業生。當下,中國青年人,尤其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面臨嚴峻挑戰。
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持續。曾湘泉指出,GDP增速2022年一季度為4.8%,二季度2.5%,三季度3.0%。當經濟實際增長低于潛在增長率時,城鎮調查失業率就會上升。11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7%,這和疫情造成經濟下行壓力、有效需求不足有關。
2021年上半年,58同城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接近5。彼時,曾湘泉去青島做調研,了解到,一家2000人的企業招工很困難,需要雇11家中介公司招工作。而今,58同城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下滑,那家企業也只用一家中介公司了,這一家中介公司還在裁員。
專家們指出,過去兩年,政策突然變化導致幾大行業的就業萎縮。房地產直接帶動就業雖然只占3%點多,但其上下游57個行業所帶動的就業占全部就業的40%左右。此外,“雙減”政策也造成教培行業的青年就業斷崖式下滑。類似的萎縮還出現在互聯網行業。
眼下,高校畢業生數據也不容樂觀。曾湘泉指出,去年四季度,崗位需求同比下降14.3%,而高校畢業生求職人數增加33%。現在不光是2023屆,2022屆甚至2021屆的畢業生也遇到遇到一些找工作的問題。而疫情防控放開后,崗位需求短期內還不會大幅度增加。
另一面,就業難也與教育求職觀念造成的結構性供需錯位有關。“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學生就業不好,經濟好的時候,大學生就業也不好。”曾湘泉指出,人才供給端的信號錯誤、管理錯誤和人力資本投資錯誤,也導致青年人的結構性失業。中國大學普遍重理論、重概念,輕動手能力,許多就業率非常低的專業不斷擴招,出現一些過度教育問題。
“大家都去追一紙文憑,追回來以后發現手里并沒有真本事,或者并沒有真正的就業‘扛把子’,這導致一大堆的人在大學期間就處在迷茫中,處在‘人生無意義’的狀態下,進而又往研究生、更高學歷上考,其實仍然不能解決人生有意義的問題。”毛大慶說。
值得注意的是,毛大慶指出,就算沒有新冠疫情,由于中國的人口結構、產業結構轉變,這幾年與未來的幾年的就業形勢也不會太好。例如到2035年,中國會增加近4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未來幾年,國家財政壓力將急劇增加。此外,中國正在由單一依靠房地產業轉型為依靠高端制造、能源、生命科學等支柱產業,所有人不得不面對這一現實。“一個14億人的國家要把一個支柱轉成新的幾根支柱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毛大慶進一步分析,中國從2015年開始研究,逐漸退出房地產進入先進制造業等替代性行業,但僅僅五六年,很難創造出同時產生大量就業與大量利潤的行業。未來八年,中國勞動力紅利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但2030年以后,青年勞動力人口開始下降,到2040年缺口將迅速放大。如果不利用今后十幾年進行勞動力結構轉型,未來經濟將非常麻煩。
“很多裝備制造業、高端制造業招工難。最近我走訪了幾家非常好的養老服務集團,也招不到人。”毛大慶舉例,疫情防控放開后暴露出醫療體系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千人對應的三甲醫院和病床數量不算落后,但千人對應的醫師、護工數量在世界排名約90位,還處在落后國家行列中。而調研中,一家醫學院的校長告訴毛大慶,中國醫學院的學生轉化率還不到45%,55%的醫學院學生沒有做醫生,賣藥、賣醫療器械去了。
2023年就業會有所恢復,但不代表收入會大幅提升
毛大慶預判,2023年的就業將有所恢復,餐飲、旅游等行業的就業率會上升,但是整體就業形勢的好轉依賴于很多長期因素共同作用。而且,就業轉好也不意味著收入會大幅提升,在總體行業利潤率較弱的狀態下,現在有個工作、能好好工作已經是不錯狀態。
曾湘泉建議,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通過發現金、漲工資等方式建立收入增長機制,盡量降低周期性失業。同時,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啟動加速折舊,給中小企業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此外,壓縮一些擴招后就業率低的高校專業,減少過度教育的問題。
曾湘泉指出,家政行業有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很多工作不是大學畢業就能做得好。他在北京、武漢調研發現,家政工平均年齡在五十多歲至六十多歲,大量普工也招不到人。中國大陸的家政行業有三四十萬菲傭進入市場,而國內的保姆普遍缺乏專業的技能培訓。因此,中國的職業教育在對接勞動市場時,也應該在專業化、職業化、高質量上做文章。
毛大慶強調,全社會需要一起轉變觀念。由勞動部門、教育部門調整就業以及薪酬體系,解決職業教育升級及其與未來產業的對位問題。當下,中國職業技術人員和從事金融的白領相比,起薪點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家、社會、家庭、個人都應轉變精英觀念,中國的職業教育應該要變得高級,專業藍領人士的收入與社會地位也應變得更高級。
在毛大慶看來,中國需要扭轉成才觀、精英觀。2011年,他前往日本考察了七家養老院,發現養老院里幫老年人洗澡、洗腳、按摩、心里療愈的日本年輕人,很多是研究生學歷。對方告訴毛大慶,干這行、收入不錯,又能學到護理、醫療方面的知識,還能行善積德、積累人生價值。“這方面,我們極度的缺乏。我們的就業觀,都想當高級白領,都想當高管,都想干一個貌似光鮮的工作,但未來吸納勞動力就業的可能往往是這些行業。”
一個月前,毛大慶見到兩位90后創業者,聯合設立了一家立遺囑的線上平臺。獨居或孤寡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平臺的協助下立遺囑、找律師、進行公證。目前,他們已經做了十幾個社區,定時定點給獨居老人打電話,子女付費,二三十人一家小公司還有盈利。
毛大慶強調,雖然不是人人適合創業,但也可以通過“斜杠”創造價值。《成就斜杠人生》一書提及,2008年金融危機中,許多美國年輕人失業,但人生斜杠就會發現更多生存空間。斜杠的左側可能是一份謀生的工作,而右側可能是一份喜歡熱愛的事業。人們的就業觀中應該納入人生的意義與樂趣。每個人,無論高低貴賤,都有斜杠的可能性。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舉例,他訪談過的兩個年輕創業者,是電子商務專業中專畢業,畢業后先打工,后來找到了做“娃衣”的興趣,淘寶網店越做越大。小姑娘告訴張成剛,自己每天都笑醒。“我每天出去吃完飯后,就一邊玩、一邊把娃娃放在某個地方拍照,拍照后、上傳到平臺,就有人下單了。”
張成剛介紹,隨著互聯網與平臺經濟發展,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型就業形態。現在,國內新就業形態主要包括四大類。一是電商就業,比如網店店主;二是平臺服務市場,比如網約車、外賣騎手;三是在線平臺市場,比如程序員、自由職業者可以通過平臺接活兒;四是基于社群經濟和粉絲經濟,比如UP主或自媒體從業者。當下,特別是城市即時配送、網店店主、在線教師等職業,30%多至98%以上的從業者都是大學生。
“怎樣定義一個好工作?”張成剛指出,就業市場缺乏高收入、穩定性、權益保障度好的高質量就業崗位,但一些崗位的可得性不錯,可能成為勞動者在預算約束范圍內找到的最優解就業。比如,數字化運營師、社區團購團長、密室設計師的發展也不錯。大學生可以轉變觀念,打造一技之長,然后主動通過平臺對接市場,找到價值發揮的空間。
截止2021年底,外賣員、快遞員、網絡主播等靈活就業人員數量已經高達2億。中國總人口14億,就業人口7億,2億靈活就業人員占總人口14%,占就業人員的比重為28.5%。而曾湘泉介紹,目前中國傳統非正規就業+非標準就業,算下來是2.4億人,實際規模還要大。現在新就業形態中,社保是較大的制約因素。他建議,中國針對靈活就業建立一套單獨的社保體系,同時推動出臺平臺就業管理條例,給予法律強制性的保障。
張成剛介紹,目前比較突出問題,還有低技能者的工資拖欠與職業傷害問題。針對后者,多地已經開始對職業傷害保險做試點,人社部也出臺了“56號文”開始進行分類,后期制度會更加完善。而針對前者,他則建議,勞動監察前置、勞動仲裁可以擴大適用范圍。
對于當下考研考公蔚然成風,曾湘泉強調,職業沒有高低之分。“大學生一定要改變職業認識和觀念。很多人上大學就為了當干部,但中國大部分是科以下的干部。這說明很多人職業成功觀出問題了。優秀的人不是官做多大、錢掙多少,而是工作做到了極致。”
關鍵詞: 如何實現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硬觀點】1158萬大學生今年將畢業,如何實2023-01-05
- 今日觀點!網友稱新冠陽性大麥網拒絕退票,2023-01-05
- 涉嫌信披違法違規,力源科技剛收完紀律處分2023-01-05
- “暖冬”有望緩解能源危機! 歐洲或迎數十2023-01-05
- 原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受賄、利2023-01-05
- 文旅部:2023年元旦假期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62023-01-05
- 今日熱聞!檢察機關依法分別對吳學民、姚凱2023-01-05
- 錢鐘書故居“鐘書客廳”對外開放2023-01-05
- “昆侖2022”專項行動偵破食藥環和知識產權2023-01-05
- 瓴字五行屬什么?瓴字的字意是什么?2023-01-05
- 非那雄胺片防治脫發2023-01-05
- 福特汽車金融迎董事長變更,公司近年業績連2023-01-05
- 高樂股份因投資20億跨界納米固態電池,收深2023-01-05
- 世界消息!兆麟公園:受傷候鳥的“家” 一2023-01-05
- 泉州2個案例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品牌建2023-01-05
- 第二屆數據安全治理峰會在北京舉辦2023-01-05
- 今日看點:《數據安全治理實踐指南(2.0)2023-01-05
- GE醫療完成拆分2023-01-05
- 世界今日報丨鄉村振興有新招 洛社探索構建2023-01-05
- 詮釋寶馬集團數字化未來發展方向,寶馬i數2023-01-05
- “產品+服務”優化升級,“富德生命康健至2023-01-05
- 傳沙特去年12月石油出口保持穩定 日產量722023-01-05
- 為生命承重 醫護人員堅守ICU病房2023-01-05
- 新聞1+1丨關于XBB 哪些知識你需要了解?|2023-01-05
- 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計劃安排超50次發射任務2023-01-05
- 中國醫院協會、阿里巴巴共同發起鄉村抗疫能2023-01-05
- 每日簡訊:完美世界榮獲2022同花順企業號年2023-01-05
- 全球觀焦點:何穗老公是誰?何穗個人資料介2023-01-05
- 環球微資訊!cucci是什么牌子?cucci有哪些2023-01-05
- 胸口碎大石是真的嗎?"胸口碎大石"的古代意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