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以來,中東多國良性互動,地區局勢進一步趨向緩和。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等國際積極力量的推動下,中東地區國家謀求發展與合作、加強戰略自主,中東格局正經歷深刻調整。
“美國在中東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3月10日,中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復外交關系。
隨后在4月6日,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和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北京舉行會晤,宣布兩國從即日起恢復外交關系。
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的話說,伊沙兩國關系由此進入了新階段。
沙特和伊朗都是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雙邊關系長期緊張。但是自恢復外交關系以來,兩國民間交往增多,雙邊貿易升溫,兩國元首也有望實現互訪。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穆斯塔法·胡什查什姆用“里程碑式的發展”來形容這個轉變。
胡什查什姆指出,伊朗和沙特兩國長期因宗教派別、安全等問題關系緊張,雙邊關系的改善會給區域內多個國家帶來經濟繁榮和安全穩定。
胡什查什姆還說,隨著美國在中東地區逐漸失去立足點、失去影響力以及失去在該地區的霸權統治,該地區國家意識到,通過智慧可以解決問題。
“現在是遠離美國、聯合制定相關機制,以結束敵對關系、恢復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恰當時機。”
在國際社會對中國努力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給予積極評價的同時,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在中東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歐洲《現代外交》雜志評論稱,中國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增強,突顯了美國正在喪失其作為“全球警察”的傳統作用,這也標志著,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政治實力在下降。
文章指出,與美國的干預主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強調和平與穩定,傾向于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沖突。中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作用日益增強,而隨著中國在塑造國際關系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政治格局正發生變化。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報道截圖
土耳其《沙巴日報》評論稱,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中東國家,甚至對其盟國,也越來越排斥,因此,該地區國家開始尋求減少對西方依賴。而通過使外交關系多樣化,海灣國家試圖在該地區建立一種新的權力平衡。
文章指出,在西方國家與中東國家之間的信任衰退的同時,中東國家與中國之間的信任卻在增加。目前,中東地區政治發展的勢頭和西方國家傲慢的態度將使兩者關系更加疏遠。
土耳其《沙巴日報》報道截圖
巴格達大學政治學教授艾曼·沙馬里認為,現在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做決定的不再是單一的決策者。沙伊和解標志著美國在西亞地區主導地位的下降,更體現了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和平發展理念在中東地區受到了廣泛認可。
阿拉伯國家正形成政治合力
沙特伊朗關系的改善,讓持續了8年的也門沖突迎來轉機。
4月9日至13日,沙特與也門胡塞武裝進行了直接和談,雙方代表就全面停火、實現和平進行了討論。
隨后,沖突各方還啟動了新一輪的換俘工作,整個過程平穩順利,總共近1000人獲釋。
美聯社報道截圖
今年以來,敘利亞與多個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也開始出現明顯回暖。
4月1日,敘利亞外長時隔10余年首次正式訪問埃及,雙方決定深化外交、經濟等領域合作。
路透社報道截圖【題圖為埃及外長舒凱里(右)在埃及會見了來訪的敘利亞外長梅克達德(左)】
4月12日,敘利亞和突尼斯發表聯合聲明,敘利亞將重新開放駐突尼斯大使館。
4月18日,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訪問大馬士革,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舉行會談。這是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以來,沙特政府高級別官員首次訪問敘利亞。
路透社:費薩爾正式邀請巴沙爾出席今年5月在沙特利雅得舉行的阿拉伯聯盟峰會。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薩爾基斯認為,阿拉伯國家逐步意識到,動蕩的敘利亞國內局勢和中東安全形勢不利于任何一方,敘利亞重回阿盟不僅能讓復雜緊張的地區局勢得到緩和,還有助于阿盟國際話語權的提升,幫助阿拉伯國家形成政治合力。
好消息還源源不斷。
同樣是在4月,卡塔爾與巴林決定恢復兩國間外交關系,土耳其和埃及也同意把兩國外交關系恢復到大使級。
德國之聲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所所長牛新春認為,更為重視發展是中東國家走向和解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能源轉型等因素的沖擊下,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日益成為這一地區的共識。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李鵬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閆明 張哲
監制丨關娟娟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