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國家最近對企業尤其是民企的力挺,毫不含糊。
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到10月8日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強調“穩經濟的關鍵是穩企業”,到10月10日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再到10月14日國新辦就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這套助企組合拳既全面,又給力。
三里河近期與企業家們交流時了解到,當前部分行業企業確實遇到一些困難,存在預期不穩、信心減弱等情況。對此,國家看得真切,該出手時就出手,此番對企業的力挺,問題導向突出,針對性很強。 違規執法增多怎么辦?立馬糾正
近段時間,一些企業對擾企執法、創收執法問題反映強烈,“遠洋捕撈”式執法令企業深受其害。對這種違規執法行為,國家果斷叫停,且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10月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強調“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10月14日表示要“著力加大對不規范檢查、過多過濫檢查的糾治、整治和規范力度”。
叫停違規執法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提升執法水平。市場監管總局14日表示,將加快出臺推行服務型執法具體舉措,制定行政執法行為規范,對企業更多運用提醒告誡、行政指導等柔性措施。
這些都在向全社會傳遞一個明確信號:國家將堅定不移地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
缺乏安全感怎么辦?法治護航
要解決當前經濟面臨的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既要促進居民部門消費,也要促進企業部門投資,而企業敢投資、愿投資,關鍵是讓企業家有安全感,換言之就是要有穩定的預期和信心。
在穩定民營企業預期方面,法治作用不可或缺,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此時公開征求意見,意義不言自明。
草案第一次將“兩個毫不動搖”等寫入法律,并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些內容成為法律制度后,就具備了穩定性和剛性約束。
這部法律的最大作用就是給出定心丸,用法律解決民營企業家們最顧慮的問題,讓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可以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對三里河表示,相信民營經濟促進法會加快出臺,這將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其對經濟的意義,絕不亞于“X萬億”。
缺訂單、融資難怎么辦?硬核支持
一些企業面臨訂單不足、融資困難等問題,相關部門都在積極想辦法去解決。
訂單不足的背后是需求問題,國家千方百計提振內需。四季度,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再推出一批促消費、擴內需的具體舉措,幫扶企業拓展市場、釋放活力,比如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
融資困難的背后是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不暢。為此,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目標有三,一是直達基層、二是快速便捷、三是利率適宜,并要求銀行原則上要在1個月內作出是否授信的決定。
企業面臨難關,國家硬核支持。缺信心就強信心,缺訂單就擴需求,缺資金就通渠道。這些措施都不是喊口號,而是實打實,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助力企業爬坡過坎。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