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傳媒網>前瞻 > 正文
【天天報資訊】遼寧鐵嶺:黑土地上的“種田經”
2023-10-23 13:46:01 來源:人民網 編輯:

根根玉米棒碩大豐滿,株株大豆“搖鈴”,田地里的趙玉國被豐收的喜悅包圍,向近百名外地農民講起自己的“種糧經”:“這是我們張莊玉米合作社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地塊,不僅每畝地玉米不減產,還能多得大豆錢。”

在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外地農民到張莊玉米合作社的大田里學習玉米選種和栽種技術。新華社記者楊青 攝

地處遼河上游的遼寧省鐵嶺市,黑土面積廣闊,素有“遼北糧倉”之稱。今年秋收時節,鐵嶺市農業部門組織了一場“田地里的課堂”,讓會經營、懂科技的“老農人”當老師,推廣良種良技。

從事30多年玉米種植的趙玉國是張莊玉米合作社的理事長,承包的2萬余畝地全部采用科技種田。近幾年,張莊玉米合作社嘗試采用無人駕駛拖拉機播種,剛推廣時大伙都覺得投入高,回報少,不值得。

可細心的趙玉國一算,以前農機手人工作業,種出來的地壟寬不一、壟高不等,影響產量。利用北斗導航進行定位后,無人駕駛拖拉機把地種得齊整,壟距相等、株距一致,每畝地最少能多種出100株玉米,平均每100畝地就能多規劃出4畝玉米。

2022年,趙玉國還規劃出一片1060畝的智慧農田,鋪設了多功能氣象站、農情信息采集儀、智能蟲情信息采集設備等設備,從辦公室的大屏幕里,就可以看見農作物生長周期的全過程。

如今,黑土地上機聲隆隆,到處是豐收的喜悅。在鐵嶺市開原市興隆臺村,種糧大戶張權元笑得合不攏嘴,今年他新種植的遼星香稻1號平均畝產1200余斤,產量比一般的香型水稻品種增產14.5%以上。

去年,張權元經遼寧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推薦,試種了遼星香稻1號。從插秧那天起,張權元每天都到地里看長勢,一有難題就給水稻所科研人員打電話,學習如何水漿管理、科學施肥、病蟲預防。

“千好萬好不如良種好。”在測產現場,張權元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個品種濕糧起步價就達2元錢一斤,每畝可比常規品種增收300多元。“明年,我準備將這個品種推廣至1000畝。”

在昌圖縣亮中橋鎮永豐村,村民在裝運剛剛收獲的玉米。新華社記者姚劍鋒 攝

一筆筆賬精打細算,既要算農民的利益賬,也要算黑土地的生態賬。鐵嶺市1009.3萬畝耕地均在東北典型黑土區范圍內,占全省黑土區耕地總面積的36%。截至2022年年底,鐵嶺市已落實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188萬畝。

在鐵嶺市昌圖縣老城鎮,當地通過采用創新的秸稈全量覆蓋保護性耕作種植模式,將秸稈留在地表,刮風的時候土壤刮不走,降雨的時候沖不走,秸稈腐爛之后,變成營養補充養分,這層“被子”,讓黑土地變得更“有勁”。

“以前這地硬邦邦的,現在黑土有機層逐年加深,達到了60厘米以上,夏天一鏟子下去,還能看到好多蚯蚓。”腳踩松軟的泥土,種糧大戶李忠華告訴記者,“養好用好黑土地,糧食才不愁豐收。”(新華社記者武江民、闞思邈)

關鍵詞: 經濟科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環球傳媒網-重新發現生活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