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可以穿短袖了”、“萊茵河部分地方水位下降到40厘米”、“西班牙整個七月熱死2000多個人”......這些讓人震驚的標題并不是出自某些人的閑聊吹牛,而是來自主流媒體的報道。
今年夏天,全球都在熱浪籠罩之下。拿上海來說,今年所出現的極端高溫(40攝氏度以上)天數是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多的一年。熱浪還沒平息,據氣象部門上周預報,未來一段時間內,上海仍然將維持高溫天氣。
全球范圍內的極端炎熱天氣不但直接影響到了很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在潛移默化中加劇了世界范圍內天然氣的供需不平衡。
綜合媒體報道,2018年世界天然氣發電在總電量中的平均比例約為23%。從網上公開資料可知,2021年英國天然氣發電占比接近四成,是全球天然氣發電占比最高的國家之一。這還不是最厲害的,2021年,愛爾蘭天然氣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6%。
由于和煤炭發電相比,天然氣發電產生的碳排放大約要少一半,有利于歐洲國家的節能減排計劃,2021年天然氣就承擔了全歐洲20%以上的發電量。此外,對于歐洲來說,天然氣還要被用于供暖、工業生產制熱等眾多關鍵環節上。
這還是一個雙螺旋的互相推升過程。我們很容易想到,天然氣價格的飆升也將反過來推高整個歐洲的發電成本,使這些國家的電力價格不斷突破歷史新高。比如,據外媒上周報道,明年交付的法國電力價格將上漲4.6%,至每兆瓦時495歐元的歷史新高。
在天然氣供應不足的炎炎夏季,全世界付不起電費人們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而且這可能不是一個短期問題。
據財聯社援引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的觀點指出,極端高溫等氣候變化的影響將至少持續至21世紀60年代,近期席卷北半球的罕見高溫天氣未來可能將成人類夏季的“新常態”。
可見,隨著世界范圍內極端氣候的頻率在未來將保持較高的水平,天然氣價格的波動勢必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效應,關系到很多人的生活。
決定天然氣價格的邏輯
其實,決定國際天然氣價格走勢的底層邏輯非常明確,就是供需關系的變化。我們先分別對出口和進口兩端進行分析。
以液化天然氣貿易為例,出口方名單里的國家都是世界主要能源大國。美國能源署最新報告,截至今年上半年,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其中71%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至歐洲。
澳大利亞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據Statista數據,2021年澳洲出口了約1081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排在世界第一;卡塔爾出口了約1068億立方米,排在世界第二;美國以950億立方米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三;俄羅斯、馬來西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分列4~8位。
當然,這里我們只計算了液化天然氣的出口,也就是海運這條線。像俄羅斯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主要是以天然氣管道走陸路出口。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2021年,俄羅斯出口了約250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占其生產的約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36%。其中,84%的俄羅斯天然氣是通過管道出口的。
在液化天然氣進口方名單中,東亞國家和歐洲國家排在最前面。
2021年歐洲進口天然氣3410億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氣2328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1082億立方米。
以俄羅斯天然氣為例,2021年,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土耳其、意大利、白俄羅斯和法國)是俄羅斯天然氣最大的進口地區,占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總額的近75%。
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歐盟27個國家大約40%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于俄羅斯。
即使歐洲的進口量已經非常之高了,在進口天然氣量上,東亞三國依然傲視全球。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世界液化天然氣的前三大進口國就是中、日、韓三國。中國已超過日本,居各國之首。幾年來,中國需求一直在持續上升。2021年,進口同比增長了12.8%。日本和韓國緊隨其后,分別為第二和第三大進口國。
2021年,中國和日本是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最大的目的地之一,合計約占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的10%。
我們來看下一中國今年以來的進口情況。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5357.2萬噸,與2021年同期相比減少10%;進口金額2033.9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50%。
據國際商報報道,在管道氣進口上,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天然氣增量較多,進口來源國保持穩定,依次主要為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及緬甸。且由俄羅斯向中國輸送的管道氣量明顯增加。
在液化天然氣進口上,據金聯創的數據顯示,1~6月,中國的前三大進口國依次為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俄羅斯排在第四,占比達到6.3%,進口量同比增長7.5%。上半年,中國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大幅度下降,同比劇跌75.8%。據S&;;;;P Global數據,2022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需求或將再增長7%。
以上,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了全球天然氣的主要進出口方的情況。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世界各地天然氣的價格必然有很大的差異。主要天然氣生產國國內市場的價格會便宜很多,而主要進口國的天然氣價格就要貴得多。
整體上,據東海證券研報,2021年以來,海外天然氣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主要由于極端天氣的用電需求大、海外減少燃煤發電、亞洲對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需求強勁等因素影響。
歐洲天然氣價格在大幅上升中,歐洲市場TTF相對于東北亞價格出現溢價。近期,英國天然氣價格與美國基準亨利中心天然氣價差甚至達到3.5倍以上。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日本媒體8月初的報道,亞洲的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已漲至往年夏季平均水平的近10倍。該日媒認為,亞洲的上漲主要是受到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影響。
我國上半年天然氣進口量下滑。持續的高氣價挫傷了國內進口商采買液化天然氣現貨的積極性,而歐洲和東亞市場的價差,又導致部分長協資源被轉售至歐洲,高氣價抑制下游用氣的積極性,國內天然氣需求萎縮。
可見,決定東亞國家近期天然氣價格的源頭在歐洲。今年受地緣政治影響,全球能源價格都在飆升,國際天然氣價格屢創歷史新高。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